學習目標:
1 理解行道樹的喻意:無私奉獻者。
2 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語言。
3 學會在散文中尋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重點難點:
1、領悟行道樹的無私奉獻精神的崇高精神
2、品味語言并拓展聯想
3、體會形象化的語言
學法指導:
朗讀法,討論法,聯系實際法
預習導學:
1、給加點的字注音:
姊妹( ) 雛形 ( ) 貪婪( ) 墮( )落 點綴( )牙齦 ( ) 繁弦 ( )急管 冉冉( )
2、根據詞義寫詞語:
(1)各種各樣歡快的音樂聲。 ( )
(2)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的事物更好。 ( )
(3)形容繁華熱鬧的夜生活。 ( )
(4)(思想、行為)往壞的方面變。 ( )
3、文學常識:
《行道樹》的作者是臺灣女作家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
文中的“行道樹”象征著 。
學習導入:
同學們,假設你自己是一棵樹,那么你自己更喜歡在怎樣的環境中生活。你愿意來到城市做一棵行道樹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著名女作家張曉風的《行道樹》。
1、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2、總結一下,課文寫的是什么?
獻出濃陰
神圣 迎接光明
制造清新
一身煙塵
與原始森林的同伴比較
行道樹的自述 吸露,玩涼涼的云
痛苦 寂靜黑暗、孤獨、苦熬
奉獻者的形象 與城市的人們比較
繁弦急管、紅燈綠酒
深沉--奉獻精神、深沉的幸福
深入探究:
1、文中的行道樹象征著什么?
2、行道樹承受了哪些痛苦?
3、尋找文章的富含哲理的中心句,并找出關鍵詞
4、“神圣的事業”指的是什么事業?
5、為什么說神圣的事業總是痛苦的?(關鍵是要找出文中行道樹感到痛苦 的地方在哪里?)
6、如何理解“深沉”的含義?
拓展延伸:
1、你最欣賞文章中哪些語句?現實生活中哪一類人也具有文中所描寫的崇高品質?請同學們舉出一些具體的例子并簡單講講理由。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2、找出一語句:“我們是一列憂愁而又快樂的樹“,憂愁是什么?快樂是什么?讓學生思考這個問題。
3、你怎樣看待現實生活中像行道樹一樣具有奉獻精神的人?你認為值嗎?請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展開簡短的辯論。
當堂達標:
1、根據拼音寫漢字。
貪(lán) 點(zhuì) (chú) 形
(duò) 落 (rán rán)
2、選詞填空。
或許所有的人都早已習慣于污濁了,但我們仍然 (固執 牢固 頑強)地制造了不被珍惜的清新。
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辭手法。
(1)我們是一列樹,站在這雙線道的馬路邊,這無疑是一種墮落。
( )
(2)我們在寂靜里,我們在黑暗里,我們在不被了解的孤獨里。
( )
4、思考問題:奉獻是一種犧牲,也是一種快樂,我們應該選擇怎么樣的人生道路?
中考鏈接:
1、(2007天津)麗江是 大精神的納西文化的發 地,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獨樹一 的東巴文化的搖 。
A、博 祥 幟 籃 B、搏 詳 枝 籃
C、博 詳 枝 藍 D、搏 祥 幟 藍
(2008山東濰坊)4.下面一段文字有兩處語病。請先將病句找出來, 然后進行修改。(2分)
①在很大程度上,人類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書籍的形式保存的。②一個真正的讀者就是通過讀書來最大限度地享用這些成果的過程。③而一個人能否成為一個真正的讀者,關健在于他在青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1)第_句有語病,修改:
(2)第 句有語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