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解課文圍繞“臺階”組織材料,安排詳略的寫法
2.把握父親形象的特點及意蘊。
3.感受父親性格中的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對待人生的積極 、健康的心態。
我的問題:
我的發現:
二、課前預習
1、分組比賽查字典并把自己所查到的結果寫下來:
涎( )水 揩( ) 尷尬( ) 凹凼( ) 籌( )劃
黏( )性 鑲嵌( ) 躥( )上 摻( )上 胯( )骨
糟糕( ) 撬( ) 倔強( ) 門檻( ) 茬( )硌( )
2、走近作者
作者簡介: 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興軍分區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調南京軍區政治部創作室任專業作家。1986年《煙雨樓》雜志發表處女作《半個月亮爬上來》后迅速成長。近年來發表小說頗多。
李森祥的小說以農村、軍營兩大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農民的質樸形象。《小學老師》被《小說月報》等選載,獲1991年《小說月報》第四屆百花獎、1990-1992浙江省優秀文學獎。
3、整體感知故事情節
要求:朗讀課文,用第三人稱說說本文的故事梗概。
××家的老屋只有三級臺階,他眼看人家臺階高,受人尊重,決心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可是憑他的經濟條件,要造這樣的新屋得準備大半輩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憑自己一身力氣,干他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干了大半輩子,一磚一瓦地撿,一角錢一角錢地攢,終于蓋起了新屋,砌上了九級臺階。一輩子的心愿得以實現,心頭的喜悅真是無法形容。他卻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4、閱讀課文,思考問題
(1)父親為什么要造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
(2)父親是怎么建起一棟有高臺階的新屋的?
(3)新屋建好了,父親怎么樣了?
5、課文內容概括
問: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嗎?要求簡潔精煉。
6、分析人物形象
父親為了造臺階,為了有地位,受人尊重,辛苦大半輩子,那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大家以四人為一個小組,討論“父親是一個__的人,從__可以看出來。”
7、體會感受
既然父親身上有那么多好的品質,那么文中“我”又是懷著一種怎么樣的感情去寫父親的呢?(補充寫作背景:這篇文章寫于80年代,當時中國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農民,他們身上具有中國有最優秀的品質,而他們身上卻承受著最沉重的生活壓力。)
8、比較辨微:
比較《背影》和《臺階》在立意和選材上的異同之處。
同:
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