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是學科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對單位時間內所學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是教師用來檢查教學效果、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學手段之一。因此,作業的設計更應講求實效性,要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做作業的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那么作為語文教學重要內容之一的家庭作業,也就不能局限于課內學習內容中,拘泥于課本知識中,不能把書面作業作為唯一的形式,而更應有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語文素養的提高;有助于學生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有助于學生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及獨立人格的培養。如何有效地布置作業呢?如何使布置的作業能做到既夯實了學生的基礎,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趣味性作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能激發求知的欲望,促進思維的活躍,保持學習的持久。學生的行為方式受情緒影響很大,感興趣的事情干得起勁,反之則消極對待。因此,我們在作業的設計首先要有趣味性,要能"吊起"學生的胃口,使學生一看作業的內容就有勁,就想躍躍欲試,這樣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就會高漲,作業的質量還愁沒保證?這也正迎合了學生的心理特點,并且能夠彌補傳統作業死板、機械、枯燥、乏味的缺陷,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興趣。
如學習《孔乙己》前,我請學生小組合作,填寫《孔乙己履歷表》(內容包括姓名、籍貫、年齡、出生年月、學歷、身體狀況、特長、工作單位、家庭成員、主要社會關系、工作生活簡歷、主要成績、主要優點、主要缺點、總體評價等),以一“表”帶動全文預習,學生興趣濃厚。
二、開放性作業
新課標指出:“語文的學習要面向生活,應該積極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長和興趣指向。所以,教師在開放性作業的設計中,有意識地設計多樣化的作業類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的作業,這樣既能使學生帶著愉悅的情感體驗完成作業,又能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有效發展。
1、作業內容開放
如我在教學《秋天》一課后,在班上宣布:“今天的作業,我們可以自己選擇完成,選擇的范圍如下:1.愛讀書的你,閱讀一篇描寫秋天的文章。2.愛郊游的你,去尋找秋天的腳步。3.愛誦讀的你,朗誦一篇描繪秋天的美文給父母聽。4.愛繪畫的你,用手中的畫筆去描繪這豐收的季節。5.愛文學的你,摘錄歷代文人描寫秋天的詩詞。6.愛習作的你,用優美的語言去描繪這美麗的秋色。”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思考探索,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交上來的作業,就充分顯示了他們的才華。
2、作業結果和答案的開放
學了《飛向月球》后,請學生去查找我國最新研制的宇宙飛船,了解最新航空技術,說說這種技術的先進之處及強大的威力。感興趣的同學還可找找國外的最新航空動向,并與國內的作比較。讓學生在這樣的探究性尋找中真切感悟到航空技術的先進與否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實力。只有祖國實力強大了,才不會所受到外來力量的侵犯。這樣的作業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問題的提出,解決時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學生在探究,在思考,這就是我們所要的。
3、評價作業的方法開放
要打破單一的分數、等級評價方式,形式要活潑多樣。如短語評價、圖標符號評價、動作評價、表情評價、語言評價等。還可以通過展示、匯報、交流等方式來檢查、評估作業。我們要注意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JL方面對學生的作業進行綜合評價。
三、分層性作業
從教育心理學角度分析,學生的身心發展由于先天稟賦以及后天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著差異。要想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就必須采取作業分層的策略,讓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習題,品嘗屬于他們自己的勞動果實。
1、作業量分層。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減輕他們的作業負擔。每課的基礎性練習必不可少,以扎實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至于教師結合課文內容設計的一些拓展性練習,他們可以選做或不做。
如背誦練習,一般學生只需按教材要求背誦有關篇目,對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多選擇一些精彩片段背下來。
2.作業難度的分層
作業的難度應略高于學生知識水平,具有思考的價值,學生才會對其產生興趣。針對學生語文能力有差異的客觀事實,要著重找準每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基礎、發展、創造三個目標,給他們搭建自我發展和提高的平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層次差異把作業設計成難度不同的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從而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較好地參與作業,享受到做作業主人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