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培養概括能力。
2、掌握羅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過程與方法:
1、學習預習,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2、CAI課件演示法、討論法、點撥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態環境遭破壞的深層原因,汲取歷史教訓,愛護生態環境,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羅布泊的過去和現在,并歸納變化的原因。
2、難點: 了解環境遭受破壞的深層原因,明確我們在以后的開發中應吸取哪些教訓。
布置預習
1、 自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2、 收集相關資料:人類破壞環境所釀成的惡果、人類在保護環境方面所進行的努力與取得的成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剛才大家聽到的是著名歌手韓紅演唱的《家鄉》。在座有同學知道她的家鄉在哪嗎?(西藏) 在她的記憶里,家鄉有一條美麗的河,美麗的河水泛清波 ,藍藍的天上白云朵朵,雄鷹在這里展翅飛翔,綠草如茵的山坡滿牛羊。我們會不禁感嘆:多美的地方!其實啊,在我國的西北,迷人的地方不少。今天,老師就準備帶領大家到一處曾經美麗過的人間天堂--羅布泊。(板書)哪位同學能根據它的名字推測出這是一個怎樣的地方。(湖泊)
2、我們來看看這位同學推測得對不對。(投影)“關于羅布泊,《辭海》上是這樣說的:……”可見,這位同學的答案是正確的。羅布泊原本是一個湖,而且是一個非常美麗的仙湖。可如今卻成了荒漠。所以,老師剛才說,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是一處曾經美麗過的人間天堂。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羅布泊發生了如此大的變故?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走進吳剛的《羅布泊,消逝的仙湖》。
二、學生自主感知課文,圈點勾畫關鍵語句。
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帶著相關問題速讀課文,圈點勾畫出文中的關鍵語句,整體感知課文。
教師提示:
1、相關問題:羅布泊曾是一個怎樣的仙湖?什么時候消逝的?現在的羅布泊又是什么樣子?羅布泊為什么會消逝?它的消逝帶來了怎樣的惡果?同樣的悲劇還有哪些?
2、閱讀時需注意掌握的詞語:
①蕭瑟(xiāo sè):形容冷落、凄涼。 ②和煦(hé xù):溫暖。
③干涸(hé):(河道、池塘等)沒有水。 ④吞噬(shì):吞食、并吞。
⑤裸露(lù):沒有東西遮蓋。 ⑥抽水泵站(bèng)
⑦滄海桑田: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三、合作探究
1、說說變化的過程。
羅布泊過去怎樣?現在又變成了什么樣子?請用“羅布泊過去……現在……”的句式進行概括表述。 教師投影羅布泊今昔圖并小結。
2、探探變化的原因。
① 綠洲是在什么時候變成荒漠的?仙湖是在什么時候消逝的?
②“被斯文赫定贊譽過的這片水域于20世紀70年代完全消逝。”綠洲與沙漠,天堂與地獄,滄海與桑田般的變化,沒有千年的洗禮,僅是幾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別,原因何在?(是什么原因讓羅布泊消逝的?) 教師小結投影。
③齊讀課文第12、13自然段,同桌討論:造成羅布泊消逝的罪魁禍首是誰?(哪個原因主要----誰盲目----人類為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四盲”。教師小結:正是人類的盲目、急功近利,才觸使了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字的產生。大家請看:“塔里木河的長度由60年代的……5萬多畝耕地受到威脅。”
3、思思變化的教訓。
①、胡楊訴衷腸 。
由于人們的貪婪與盲目,仙湖般的羅布泊消逝了。羅布泊上生長著一種號稱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樹,那就是生命力極強的胡楊樹,請看他的勃勃生機。(播放CAI課件:昔日的胡楊) (17自然段)
可就是這樣的樹,面對人們無知和無盡的對水的掠奪,今天他成了什么樣兒了?再看。(播放CAI課件:今日胡楊)
它衰敗死亡,樹干扭曲,樹皮全無,僵硬的身軀支撐在沙漠之上。千年不死的胡楊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涸后終于成了干枯的“木乃伊”,整天以沙漠為伴,尷尬的面對人類。
設置情景讓學生角色獨白:“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假設自己就是胡楊中的一棵,請站在他們的角度說一說心理話。
②羅布泊的消逝帶來了怎樣的惡果?
教師小結:自此,羅布泊告別了曾經美麗迷人的日子,成為了令人恐怖的地方。彭家木、余純順等不少著名科學家和探險家先后在這里遇難。復雜多變的沙化環境,使到羅布泊的地形變幻莫測。也正因為這樣,今天的羅布泊被世人稱為“死亡之湖”。悲劇的制造者是誰?悲劇的制造者是人!
③胡楊干枯,羅布泊的消逝,他們的慘狀令人痛心疾首。類似這樣的悲劇終止了嗎?(沒有)仍在其他地方上演著。(播放悲劇重演畫面)
昔日的月牙泉:碧波蕩漾,綠林環繞。
今日的月牙泉:人們盲目的采集地下水,現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勢。
青海湖湖水下降顯著,陸地已向湖中延伸10多公里。真令人痛心啊!
浙江部分地區非法挖沙取土數畝導致農田被毀,河床干涸;農田干涸小孩的腳都可以放進去;四川冶煉廠排出的毒液把原本清澈見底的河流給污染了……
水資源短缺和污染;臭氧層破壞;土壤沙漠化;森林面積銳減;部分珍稀動物和礦物瀕臨枯竭;生態環境屢遭破壞,它們的慘狀實在令人震驚。這些悲劇的制造者又是誰?又是人類的貪婪與盲目!你們忍心看到這樣的悲劇再延續嗎?
④今天,我們喝的是自然甘露;明天,我們喝的將是人類的最后一滴眼淚!請以羅布泊的消逝為例,分組討論人類應從中吸取什么教訓。學生發言、交流。
教師小結并投影:開發要克服盲目性,認識自然規律,認識生態平衡,謀求發展必須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
4、構構變化的藍圖。
文章第23段說:“羅布泊還能重現往日的生機嗎?”請發表自己的看法。
四、課堂小結 :
地球是我們人類共有的家園。家是一個溫馨的字眼,是靈魂的棲息地,是幸福的源泉。 如果家沒有了,那我們還能剩下什么?請看看我們自己的雙手,是創造,還是毀滅?請看看我們自己的雙眼,是熱切的盼望,還是無助與茫然?讓理性回歸吧,我們有理由相信:天會
變得更藍,樹會變得更綠,水會變得更清……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我做起,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
五、布置作業:
1、試寫一封公開信,呼吁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惡化。倡導人們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2、文章的字里行間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引用數據,找出幾個這樣的句子,體會一下他們的作用。
教學反思
通過觀看羅布泊的命運的圖片,讓人痛心疾首。教學時,我更多地考慮營造課堂氣氛,感性資料的觸動、抒情語句的感染。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振動,讓我們一起關心、保護我們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