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
1、狀語后置句:
①以其無禮于晉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③佚之狐言于鄭伯
2、賓語前置句:
①何厭之有?
3、省略句:
①晉軍函陵
②敢以煩執事
《荊軻刺秦王》
1、 被動句
①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②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2、 判斷句
①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之事)也
②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3 、定語后置句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 介詞結構后置句
①燕王拜送于庭
②見燕使者(于)咸陽宮
③使(之)畢使于(王)前
《鴻門宴》
1、省略句
(1)沛公軍霸上,(沛公)未得與項羽相見
(2)(沛公)坐須臾,沛公起如廁 蒙后省
(3)殺人如(恐)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
(4)君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5)交戟之衛士欲止(之)不內
(6)為(吾)擊破沛公軍
(7)毋從(之)俱死也
(8)豎子不足與(之)謀
(9)沛公軍(于)霸上
(10)沛公欲王(于)關中
(11)將軍戰(于)河南,臣戰(于)河北
2、判斷句
(1)亞父者,范增也
(2)此天子氣也
(3)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5)此亡秦之續耳
(6)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3、被動句
(7)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8)吾屬今為之虜矣!
4、賓語前置句
(9)大王來何操?
(10)沛公安在?
5、介賓短語(狀語)后置句
(11)具告以事
(12)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
(13)良曰:“長于臣。”
(14)得復見將軍于此
《蘭亭集序》
1、 省略句
① 引以(之)為流觴曲水
② 悟言(于)一室之內
2、 介賓短語后置句:① 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
② 不能喻之于懷
③ 亦將有感于斯文
3、 定語后置: 雖無管弦之盛
《赤壁賦》
1、介賓短語后置句:
①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③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④相與枕藉乎舟中
2、定語后置
①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②客有吹洞蕭者
4、 賓語前置
①何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③而又何羨乎?
4、被動句式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游褒禪山記》
1、判斷句:
①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②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
③此余之所得也。
④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介賓后置:
⑴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⑵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寡人之于國也》
1、 判斷句
非我也,兵也
2、賓語前置句
未之有也 。
《勸學》
1.判斷句
①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2.省略句
輮(之)以為輪
騏驥一躍,不能(躍)十步
蟹(有)六跪而二螯
3.倒裝句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狀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
《陳涉世家》
①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判斷句
② 一夫作難而七廟隳。 被動句
③ 陳利兵而誰何。 賓語前置句
④ 謫戌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 介詞結構后置
《鴻門宴》
1. 判斷句
①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②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
③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④亞父者,范增也。
⑤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⑥此亡秦之續耳。
⑦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
⑧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⑨所以遣將守頭者,備他盜之出入非常也。
2. 介詞結構后置.
①具告以事
②具以沛公言報項王
3. ③得復見將軍于此
3、賓詞前置
①籍何以至此
②大王來何操
③沛公安在
4.被動句
若屬皆且為所虜
5.省略句
為擊破沛公軍(省介詞賓語“之”)
加彘肩上(省略狀語“于盾”)
《勸學》
1、賓語前置
①句讀之不知
②惑之不解
2、被動句
不拘于時
3、狀語后置
學于余
恥學于師
《逍遙游》
1、判斷句
①南冥者,天池也。
②《齊諧》者,志怪者也。”
2、賓語前置
①之二蟲又何知!
②彼且奚適也
③彼且惡乎待哉?
《歸去來兮辭》
1、賓語前置
①復駕言兮焉求。
②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2、被動句
①既自以心為形役
《廉頗藺相如列傳》
1、被動句
徒見欺
2、定語后置
計未定,求人不可使報秦者
3、賓語前置
何以知之?
《蘇武傳》
1、定語后置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留在漢者
2、狀語后置
會緱王與長水虞長等謀反匈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