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描繪景色的方法。
2、 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 感受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 領會文中寫景的方法。
2、 品味生動傳神的語言。
教學設想:突出語文“美”的特點,引領學生分析美的語言,培養美的情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美的導入。
在國外,曾有一個外國朋友問我:“中國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訴我最值得去的地方嗎?一個,請只說一個。”這樣的提問我遇到過許多次,常常隨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峽!”……(----余秋雨《文化苦旅三峽》)
三峽是我們中國最為秀美壯麗的峽谷。今天,就讓我們在余秋雨大師的陪同下,一起走進酈道元的《三峽》,來感受一次美的文化之旅吧!
二、 美的誦讀。
美的文章需要美的誦讀,美的誦讀需要我們掌握正確的朗誦技巧。
要求:1、讀準字音,讀清節奏與停頓。2、讀出感情。
提示:在誦讀時,應注意把握文章所流露出的思想情感。在朗誦描寫山的部分時,應讀出剛健雄壯的美,語速稍快;在朗誦春冬之水時,應讀出那種清幽婉轉的美,語速稍緩;在朗誦秋水部分,應讀出凄清哀婉的美,語氣應低緩凄涼。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誦讀點評。
三、 美的感知。
這篇文章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作者通過生動、傳神的筆觸向我們介紹了秀美的三峽風光,大家在美讀之后,發現了哪些優美的寫景句子呢?
教師提示:①寫出山壯美的句子②寫出夏水湍急的句子③寫出春冬之水清幽的句子④寫出秋水凄清的句子⑤寫出人物哀愁的句子。
學生圍繞以上句子描述三峽不同視角不同季節的美。
教師提問:優美的句子往往具有優美的表現形式,你認為作者在寫景狀物上有哪些成功可取的地方呢?
教師提示:①巧妙的藝術構思。②不斷變換的寫作角度。③豐富的表現手法。④生動凝練的語言。
學生賞析,教師點評、歸納。
四、 美的積累。
語文學習美在積累,通過這篇山水游記的學習,你學習了哪些優美的語言呢?把它們找出來作一次摘抄。
教師示例:
①雅詞。重巖疊嶂 隱天蔽日 沿溯阻絕 乘奔御風 素湍綠潭 清榮峻茂 林寒澗肅 哀轉久絕 空谷傳響
②美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寫山之高。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寫水之急。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寫景之趣。
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引,空谷傳響,哀轉久絕。----寫情之悲。
五、 美的背誦。
學生選取自己最喜歡的文句和段落進行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