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巧妙的構(gòu)思,無窮的魅力
2.能力目標:進入情境,完成對人物的再評價
縮寫小說,強化對文本的理解
二.教學設想:
1.充分熟悉文本,在教師點撥下迅速梳理故事情節(jié),完成整體感知。擬開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教師則予以啟發(fā)。
2.品味本文巧妙的構(gòu)思 ,從懸念的設置,插敘的使用,對比的手法,明線和暗線的交叉感受作者的匠心,擬用談話法。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1分鐘
2.自讀文本,思考以下問題10分鐘
(1)于勒是怎樣一個人?任選一個角度介紹于勒。
a以菲利普的口吻:唉,我的這一個弟弟
b以船長的口吻:這個法國老流氓
c以于勒自己的口吻:唉,我這一輩子
3.深入文本,研究討論:20分鐘
(1)于勒的一生大起大落,少年時浪蕩,中年時得意,老年時潦倒,菲利普夫婦對他的態(tài)度有何變化?
(2)作品的暗線和明線分別是什么,這樣構(gòu)思有什么好處?
(3)指出小說的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其中憶于勒屬于哪種敘述方式,對情節(jié)的開展有什么作用?
(4)作品扣人心弦,懸念迭起,作者設置了哪些懸念引人入勝的?
(5)作品巧用對比手法,試從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的稱謂,態(tài)度,情感變化等方面予以分析。
4.拓展與探究:10分鐘
(1)有人說,于勒的第二封信是一個美麗的謊言,試談談你的看法。
(2)關于于勒的評價a難以原諒的敗家子b可憐的被遺棄的人,請結(jié)合文本予以辯論。
5小結(jié)和質(zhì)疑:4分鐘
(1)請同學們說說本堂課掌握了哪些知識和技能,獲得了哪些收獲。
(2)還存在哪些疑難問題?
6布置作業(yè):
把小說縮寫到300字左右。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鮮明的人物,多樣的手法;準確的語言,深刻的主題 。
2.能力目標:遷移導用(學習并運用多樣的手法塑造鮮明的人物)
創(chuàng)新(依據(jù)文本重新評估人物及主題)。
3.情感目標: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永葆赤子之心--對弱者的愛和同情。
二.教學設想:
1.精讀20-47段,在學生充分感受文本的基礎上教師點撥引導,理解作者用多樣的手法塑造鮮明的人物;品味作品的語言,探究蘊藉的主題。談話法和啟發(fā)式并用。
2.致用提高:尋找觸發(fā)點,模仿作品進行片段描寫。擬用講練法。
3.拓展深入:重新評價人物形象,進而豐富對主題的認識。擬用討論法。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2分鐘
莫泊桑師從福樓拜,在運用語言的準確和精練上,福樓拜教導莫泊桑說:“我們無論描寫什么事物,要說明它,只有一個名詞;要賦予它行動,只有一個動詞;要區(qū)別它的性質(zhì),只有一個形容詞。我們必須不斷的推敲,直到獲得這個名詞動詞形容詞為止。不能老是滿足于差不多,用類似的語句敷衍了事。”這就是世界文學史上著名的“一語說”的來源。今天我們要向大師學習如何運用準確的語言,多樣的手法塑造鮮明的人物表現(xiàn)深刻的主題的。
2.瀏覽20-47段,思考:8分鐘
(1)于勒的出現(xiàn)如果用兄弟倆突然撞見的形式,好不好?
(2)菲利普夫婦和于勒船上巧遇,作者從哪些方面對菲利普夫婦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請在文中予以標示。比比看誰找的好而且能讀得聲情并茂。
(此為感讀階段。充分感受文本是閱讀教學的第一步,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對話的基礎。忽視或缺失這一階段將導致以下教學的“集體失語”。(1)讓學生明確于勒的出現(xiàn)如果不用兄弟倆突然撞見的形式目的是讓菲利普夫婦有充分表演的空間,(2)則要求學生將菲利普夫婦淋漓盡致的表演一一尋找出來,體會多樣的手法塑造鮮明的人物,同時為下階段教學“準確的語言”作準備。這樣,較有效的完成了感讀的任務,務必使學生形成豐富敏銳深刻的感受)
3.精讀20-47段,討論:15分鐘
(1)莫泊桑師從福樓拜,這位大師指導他從觀察入手,錘煉語言。所以莫泊桑的創(chuàng)作無論描寫什么都“尋找那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動詞,唯一的形容詞”,試從下面的語言中,品味它們是如何透露人物的內(nèi)心隱秘的。
a母親回來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說:“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長打聽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別叫這個小子又回來吃咱們!”(“哆嗦”表現(xiàn)了母親怎樣的心理?“很快”有什么言外之意?)(既然眼見為實了,為什么還要去打聽?)
b母親突然暴怒起來,說:“我就知道這個賊是不會有出息的,……要是被那個討飯的認出來,這船上可就熱鬧了。咱們到那頭去,注意別叫那人挨近我們!”(結(jié)合上文,稱謂的變化意味著什么?)(“挨近”這個動詞能用“發(fā)現(xiàn)”代替嗎?)
(2)言為心聲,人物的神情舉止同樣是他們內(nèi)心世界的曝光,揣摩下面句子及劃線處,領悟言外之意。
a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他向旁邊走了幾步,瞪著眼看了看擠在賣牡蠣的身邊的女兒女婿,就趕緊向我們走來。
b菲利普發(fā)現(xiàn)親弟弟后臉色眼神有何變化?說說他心理發(fā)展的過程。
(3)小說中有些話,看似平常,要讀出真實情感并不容易。仔細揣摩下面的話,想一想所表達的情感,體味其在文中的作用,然后誦讀。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滿是皺紋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我心里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
(4)教師小結(jié):以上三題從語言入手,結(jié)合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使我們洞悉了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請同學們再讀文本,各舉一例體會。
(5)結(jié)合文本,談談菲利普夫婦性格上的共性和個性。
(6)聯(lián)系菲利普夫婦的形象和小說中“人們”“小公務員”“船長”的言行,探究作品主題。
(理解是閱讀的深化階段,是閱讀有無成效或成效大小的關鍵。抓住關鍵語詞解讀是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如果沒有抓住,那教學就浮泛了,架空了,對學生學習語言是一個時不再來的損失。所以設計中以語言為抓手,引導學生體會品味,由字詞而句章直至作家的語言風格。抓詞語教學不能面面俱到,搞煩瑣哲學,必須有所選擇,精選文中“例子”精要講解,令學生舉一反三。教師舉“例”后,再讓學生舉“例”揣摩,務使學生通過例子的學習“知書達理”,形成語文能力。如此設計也有利于接受性學習和發(fā)現(xiàn)性學習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完成由扶著走到放手走的轉(zhuǎn)變。)
4.拓展與探究:10分鐘
(1)有人說菲利普夫婦虛榮自私見利忘義冷酷無情,也有人說菲利普夫婦有不得已的苦衷,如果你擔任他們的律師,你如何為他們辯護?
(2)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豐富性決定了主題的多樣性,除了金錢說之外,你還有其他觀點嗎?要求立論鮮明,論據(jù)充足。
(3)閱讀反思與批判
勢利是人類普遍的惡習,是商品社會必然衍生的生活現(xiàn)象,它是超越時代和地域的。所以,金錢至上親情泯滅的“菲利普夫婦”永遠不會絕跡,探究菲利普們成為冷血動物的根源,談談如何才能避免這樣的悲劇?
(以上是教學的品讀階段,力求貫徹新課標要求:提倡多角度和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環(huán)節(jié)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zhì)量。問題設計有從形式到內(nèi)容的“披文入情”,有由淺入深的縱向思維,有揣摩觸發(fā)的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求異思維。設計的依據(jù)是作品的文本意義是作者和讀者共同認識的結(jié)果,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題可以超越作家的初衷,獲得再創(chuàng)造和再發(fā)展。對文本不可強“解”,求統(tǒng)一的“解”,給閱讀以充分的自由,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
5.致用提高:根據(jù)下列情境對人物的言行舉止進行片斷描寫,各選一題完成10分鐘
(1)如果在“特快號”上,菲利普帶女兒女婿吃牡蠣時與于勒劈面相遇
(2)菲利普夫婦在船上巧遇腰纏萬貫的于勒
(在閱讀中得其義理后,閱讀過程并未完結(jié),而要進入最后階段--習讀階段。習讀是閱讀為學的終結(jié)階段,是以“篤行”來加深理解和實踐閱讀學習的所得。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統(tǒng)一。本題設計要求學生努力運用本課所學“準確的語言,多樣的手法”根據(jù)情境再造人物形象。)
6.“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你還有什么疑問嗎?提出來,我們一起來享受探究的樂趣。
(此處設計意在引導學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讓學生學習后有自己的心得,鼓勵學生質(zhì)疑問難,敢于爭辯的精神。)
板書設計:
我的叔叔與勒
莫泊桑
共性:貪婪 冷酷 虛榮 金錢說說
鮮明的人物 深刻的主題 同情說
(語言舉止心理)個性:菲利普 軟弱 無主見 生活辛酸說
克拉利絲 精明 果斷 潑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