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兩首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感情。
2、學習《假使我們不去打仗》,要了解田間“街頭詩”的節奏特點,通過反復朗讀來體會詩歌的戰斗性和號召力。
3、賞析《假使我們不去打仗》,領悟寓正于反的藝術手法。
4、學習《軍帽底下的眼睛》,理解詩人的寫作思路,了解抗美援朝的歷史,從而深入理解詩人所表達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了解兩首詩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難點:體會詩歌的戰斗性和號召力。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媒體:錄音機
教學設想:這是一首帶有很強的戰斗性和號召力的詩。關鍵要領悟寓正于反的藝術手法。詩中描繪的假設情景使人民明白了不去打仗那屈辱亡國的后果,從而激發人們的抗日激情,比從下面抒寫愛國思想和抗日志向,更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更有利于地激發當時國人生死存亡的憂患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假使我們不去打仗》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預習:朗讀詩歌。
三、展示目標
四、授課
(一)交代詩歌的寫作背景及作者情況:
田間的這首《假使我們不去打仗》屬于街頭詩。“街頭詩”是抗日戰爭時期,在各個抗日民主根據地出現的短小精悍、緊密配合當時斗爭,迅時發揮宣傳作用的一種詩歌形式。街頭詩也稱傳單詩、墻頭詩、巖頭詩竺,顧名思義,這些詩歌寫出來后,或在街頭、巖石上張貼,或印成傳單散發,是一種緊密配合當時斗爭,比較直接地發揮宣傳教育作用的詩的戰斗形式。
1938年8月7日,被稱為“街頭詩運動日”。延安詩人在大街小巷,墻頭和城墻上,張貼起街頭詩。《街頭詩歌運動宣言》號召人們“不要讓鄉村的一堵墻、路旁的一片巖石。白白地空著”,認為街頭詩“是使詩歌服務抗戰,創造大眾詩歌的一條大道”(田間:《延安的街頭詩運動》)。稍后,在一些抗日民主根據地,街頭詩運動也漸次得到展開。
寫街頭詩、傳單詩比較活躍的作者有田間、邵子南、史輪等。田間從延安到晉察冀一直是街頭詩運動的積極推動者。他這時期寫的街頭詩,像《假使我們不去打仗》《毛澤東同志》《義勇軍》《呵,游擊司令》《給飼養員》《我是莊稼漢》等。詩行簡短,寓意深長,在樸素的詩句里,充滿著火熱的時代氣息和強烈的愛憎感情。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感知
2、放錄音,感受其中所注的感情。
3、用一句話你的感受。
4、內容研討
(1)“假使我們不去打仗”會有怎樣的結果?請用課文中的詩句來回答。
答:“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還要用手指著我們骨頭說:|‘看,|這是奴隸!’”
(2)這句話怎樣理解?
這是主人的假設,是虛寫,虛中見實。“用刺刀殺”,這是日本帝國主義屠殺中國人民的真實寫照。“殺”已是鮮血淋淋的殘忍;“用刺刀”更說明了敵人的殘忍;“還”字意境更為冷酷;“指我們骨頭說“‘看,這是奴隸!’”一句深刻地提示了侵略者對我們民族尊嚴的踐踏,對人格、國格的侮辱。
(3)為什么敵人是指著“我們骨頭”而不是肉體來說?
因為“骨頭”指骨氣,這不僅是對人格的侮辱,也是對人精神的侮辱。
(4)“看,這是奴隸!”是誰說的話?應該怎樣讀?
這是引用,出自敵人之口。應該用殘暴、譏諷的語氣來讀,以激起聽眾的憤恨之情。
(5)這首詩非常短,沒有一句下面勸說“我們”去打仗,但很能起鼓舞作用,這是為什么?
作者先從反面假設,“假使我們不去打仗”,引起人們認真地、嚴肅地思考。接著寫出這一假設將產生的可怕結果,“敵人用刺刀殺死了我們”,最后,作者又用漫畫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刻畫了敵人兇惡的嘴臉和強盜相,“還要用手指著我們骨頭說:‘看,這是奴隸!’”從而提示了甘當奴隸的可悲之處,激勵人們覺醒,鼓舞人們奮起抗戰,有很強的戰斗性和號召力。
這首詩使人們在假想而又現實的淋漓鮮血面前,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愛好和平,不愿做奴隸,就必須起來戰斗,以革命的暴力反抗侵略者野蠻而慘無人道的蠛。聞一多先生主人這首詩說“爆炸著生命的熱與力”,使人悲憤,催人戰斗。
五、指導朗讀。
重點在于體味“看,這是奴隸!”一句是誰講的,應該怎樣讀。
六、布置作業
預習《軍帽底下的眼睛》。
教后反思:
第二課時:《軍帽底下的眼睛》
一、組織教學
二、介紹寫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胡昭于1952年12月寫于朝鮮戰場的。詩中沒有著重渲染硝煙彌漫、炮火紛飛的場面,也沒有從下面歌頌英勇殺敵、視死如歸的志愿軍戰士形象,而是以戰斗生活為背景,著重展示了另一個世界――戰士們豐富的內心世界。
三、研習課文
(一)讀這首詩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先小組交流,而后全班交流。
(二)這首詩的寫作思路是怎樣的?
作者由救護人員的眼睛到妹妹、媽媽的眼睛,從前線到后方,從朝鮮戰場到整個中國,從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到全國人民對志愿軍戰士的深切期待,聯系緊密,構思精巧。
(三)詩的開頭“透過炮火,透過煙霧”,有何作用?
這兩句簡明概括地渲染了硝煙彌漫、炮火紛飛的戰斗場面,為下方展示戰士豐富的內心世界提供了背景。
(四)詩的最后一節,有什么表達作用?
內容上,表達了“我”保家衛國的決心;結構上,收束了全文,深化了主題。
四、朗讀全詩。
五、布置作業
這兩首詩都以戰爭為題材,構思新穎,意蘊深厚。你還讀過其他以戰爭為題材的詩詞嗎?選一首你喜歡的推薦給大家。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