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把握全文,了解馬克思的巨大貢獻。
2、揣摩語言,體會平實的語言飽含的深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屏幕顯示馬克思肖像)
(由劉歡《你是一面旗幟》引入。)這首歌是由劉歡演唱的,也我國拍攝的大型紀錄片《世紀行》的主題曲。同樣,在新世紀來臨之際,英國著名的廣播公司BBC舉辦了一次千年最偉大思想家的評選活動,結果馬克思位居愛因斯坦、牛頓、達爾文等巨人之前,被評為過去千年最偉大的思想家。為什么他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呢?今天,我們通過閱讀恩格斯的《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走近馬克思這位歷史巨人。(板書: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 恩格斯 )
明確學習目標:1、把握全文,了解馬克思的巨大貢獻。
2、揣摩語言,體會平實的語言飽含的深情。
二、聽課文朗讀,注意作品包含的情感,初步感知全文,理清文章結構。
1.聽課文朗讀。(略)
2.由文體引入教學內容
這是一篇悼詞,悼詞結構一般分三部分:開頭、主體、結尾。開頭:一般介紹死者逝世的時間,地點,原因,身份等有關情況;主體:主要介紹或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績及生者對其功績的評價;結尾:表達對死者的悼念、勸勉他的親人或對在場的人們提出希望和號召。根據這樣的提示,我們先給這篇文章分段。看看每一部分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1) 開頭--述其哀--悲痛
第二部分(2-7)主體--贊其功--敬仰
第三部分(8-9)結尾--頌其德--悼念
--板書 (課件)
三、把握全文,了解馬克思為歷史科學、為無產階級所作的巨大貢獻。
師:這位哲人曾經這樣回答他的女兒:我的座右銘是,思考一切。這是多么經典而精辟的回答。恩格斯說“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那么,他的睿智的頭腦中在思考些什么呢?(理論貢獻)
(1)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2)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運動規律。
(3)其它領域都有獨到發現。
課件出示馬克思的墓志銘:“歷史上的哲學家總是千方百計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解釋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實踐貢獻)
師:這句話的重點是--
生:改造世界
師:剛才我們梳理的內容是
生:解釋世界
師:那么改造世界集中在哪個段落?
生:第七段;
關于主要貢獻
(1)出版進步報紙和許多富有戰斗性的小冊子
(2)在巴黎等地各組織中的工作
(3)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最偉大的貢獻)
四、揣摩語言和寫法,感受馬克思的偉大精神。
1、品讀第一句。
剛才我們說到,這是一篇悼詞,我們還知道恩格斯是馬克思最好的戰友。所以他寫作這篇文章的時候飽含了深情,基調是深沉含蓄的。下面我們以第一段文字為例子,來探討一下。
指定一生朗讀:“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里,還不到兩分鐘,等我們再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是永遠地睡著了!
另一生評價朗讀質量。
品味這段話中蘊含的感情。
2、品讀第二句,過渡到對偉大人格的分析。
馬克思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贏得了人們對他的尊敬和愛戴,因此他的逝世對人類是一大損失。關于這一點,恩格斯在文中有一句話對他逝世作了高度的歸納。是哪一句?請找出來。--“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死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
師:如何理解尤其是“空白”這個詞的含義?
生:沒有人能夠代替馬克思,他的功績是不可替代,他的地位無與倫比,世界上只有馬克思一個。
五、結語
師:大家知道,在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中,馬克思從早到晚勤奮工作,最后竟在他的座位下留下了凹陷的腳印。有一次管理員好奇地問他:“馬克思先生,難道您可以同時研究五十門學問嗎?”馬克思笑著說:“管理員先生,難道您愿意只在一塊草地上賞花嗎?”為什么馬克思總是不知疲倦地進行工作?
馬克思的之所以成為偉人,來源年輕時的人生目標。出示:“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我們就不會被任何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