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學案設計
【課文背景知識】
(1)作家作品
瑪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俄國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父親是細木工,早逝。他由外祖母撫養成人。高爾基11歲就出外謀生,1892年發表了處女作《馬加爾楚德拉》。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母親》、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等。
(2)背景知識
《海燕》是高爾基早期創作活動中的一篇著名散文詩。就是一只鳥兒在《春天的旋律》的結尾部分所唱的歌。這種思想傾向的作品在當時是無法發表的。高爾基先把它寄給了莫斯科的《信使報》,在審查時,被書報檢查官禁發了。高爾基又把這篇作品寄給彼得堡的《生活》雜志,也被當局禁止了。但作品的結尾部分《海燕》卻被單獨發表在1901年4月的《生活》雜志上,這是審查官的疏忽造成的。事實上,作品一經發表,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沙皇當局很快就發現了“漏審的疏忽”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于是下令查封了《生活》雜志。
解詞
蒼茫:空闊遼遠;沒有邊際。
呻吟:指因痛苦而發出聲音。
膽怯:膽小;畏縮。
精靈:鬼怪。
號叫:大聲叫。
蜿蜒:蛇類爬行的樣子。
【課文結構分析】
(1)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6段),寫暴風雨將要來臨,海燕“高傲地飛翔”,以樂觀的激情和勝利的信心“渴望”著暴風雨的到來。
第二部分(7~11段),寫暴風雨逼近之時,海燕搏擊風浪,以必勝的信心迎接暴風雨的到來。
第三部分(12~14段),寫暴風雨即將來臨之時,海燕以勝利的預言家的姿態熱情呼喚著暴風雨。
【重點句子分析】
(1)全文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
全文在內容結構上層層推進,前后呼應,構成了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它以暴風雨漸次逼近為線索,按海面景象的發展變化可分為三個大的場景,海燕也被安排在暴風雨“將來”--“逼近”--“即臨”的三個場面中進行刻畫。海燕的性格隨著情節的發展逐步鮮明,海燕的形象隨著這暴風雨的漸次逼近而逐步完善。
(2)文章的末尾,為什么海燕像“勝利的預言家”在呼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為什么海燕對暴風雨充滿了渴望?“--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兩次大聲疾呼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暴風雨”象征了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一場醞釀中的推翻沙皇獨裁統治的無產階級革命,這場革命風暴具有摧枯拉朽的力量,是掃除一切障礙、使民族獲得新生的契機。所以“海燕”和苦難深重的被壓迫人民對革命充滿了渴望。“--暴風雨!暴風雨就要來啦!”反復的修辭手法強化了海燕作為“信使”的極度興奮喜悅之情,預示著黑暗的沙皇統治行將崩潰,一場人民革命行將到來,表現出無產階級革命者高度的智慧和對時代歷史劇變的敏銳的預見性。“--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祈使句的形式鼓舞人心,這是時代的戰斗的宣言,它預示著革命風暴即將來臨,鼓舞人們積極行動起來,去迎接偉大的戰斗,表達了自信豪邁的戰斗情懷和高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3)文中各種象征體的象征意義。
“海燕”象征英勇善戰、大智大勇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先驅者;“暴風雨”象征1905年俄國革命前夕一觸即發的革命形勢,一場醞釀中的推翻沙皇獨裁統治的無產階級革命;“大海”象征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海鷗”“海鴨”“企鵝”這一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會破壞他們的安樂窩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烏云”“閃電”“雷聲”“狂風”這一組意象群象征了反革命的黑暗勢力。文中兩次寫到了大海和風、云、雷、電展開了殊死搏斗,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與反革命斗爭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終戰勝烏云、閃電,象征了無產階級革命必勝的前途。
(4)對比和烘托在文中的作用
在塑造“海燕”形象的同時,文章還刻畫了象征了形形色色怯于革命、不革命和假革命者的“海鷗”“海鴨”“企鵝”的形象,它們的膽怯、自私和逃避現實,對比、烘托出了海燕勇敢、執著、不畏強暴和勇于獻身的崇高精神;正是在對暴風雨的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所形成的鮮明對照中,一個勇敢無私、樂觀堅定的海燕形象出現了。寫“風”“雷”“云”“電”也是為了反襯“海燕”矯健、勇猛的戰斗雄姿和樂觀無畏的革命豪情。高爾基正是運用形象的對比、烘托,抑惡揚善,鞭撻惡丑,褒揚美善,才塑造出“海燕”這一形象,鼓勵民眾勇敢地投入到爭取解放的斗爭中去的。
(2)中心意思
整首詩以宏偉壯麗的大自然作背景,塑造出一個“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般的“海燕”形象,來歡呼即將來臨的革命風暴,鼓舞人們積極行動起來,去迎接偉大的戰斗。
(3)寫作特點
寓情于景,借景抒懷,運用象征手法,兼用對比、反復、烘托、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具有鮮明的革命浪漫主義的特點。
【課文寫作特色】
1.象征手法,豐富深刻。
2.對比烘托,突出海燕。
3.修辭手法,生動形象。
【課本習題提示】
一、借助朗讀,領會本文激情洋溢、音韻鏗鏘的特點。
二、海燕是勇猛堅強、樂觀自信、富于獻身精神的無產階級革命先驅者的形象。作者在文中贊美的是像“海燕”一樣的無產階級戰士,鞭撻的是“海鷗”“海鴨”“企鵝”式的形形色色自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烏云”“狂風”為代表的反革命勢力,表現了作者抑惡揚善、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
三、海燕的心理活動應包括這樣幾點:1.歡樂,與其他海鳥的恐懼形成鮮明對比;2.對暴風雨的熱情和渴望;3.無畏和對戰勝暴風雨的信心。它與海鷗、海鴨、企鵝的對話應該突出它們截然不同的精神狀態,形成對比和沖突,表現出海燕對怯懦者蔑視的情感態度。具體表述可自由發揮。
四、略。
【同步達綱練習】
(1)給加粗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卷集( ) 翅膀( ) 飛竄( )
膽qiè( ) shēn yín( ) 懸yá( )
fěi翠( ) 號叫( ) 蜿yán( )
(2)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語。
①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呻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它笑那些烏云,它因為歡樂而號叫。
號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
膽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下列句子使用修辭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①海燕像黑色的閃電。
②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跟狂風爭鳴。
③它深信,烏云是遮不住太陽的,--是的,遮不住的!
④大海抓住閃電的箭光,把它們熄滅在自己的深淵里。
A.比喻 比喻 反復 擬人
B.比喻 擬人 反復 擬人
C.擬人 擬人 擬人 比喻
D.比喻 比喻 擬人 擬人
(4)請給下面的語段標出標點。
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5)破折號的用法有以下幾種:a.解釋說明 b.插說 c.話題轉換 d.聲音的延長。請寫出下列句中破折號的用法。
①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
②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雨的精靈,--它在大笑,它又在號叫……( )
(6)填空。
《海燕》是____________在1901年3月寫的“幻想曲”____________的結尾部分,原題為____________。
(7)閱讀下面的語段,回答下列問題。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
一會兒翅膀碰著波浪,一會兒箭一般地直沖向烏云,它叫喊著,--就在這鳥兒勇敢的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歡樂。
在這叫喊聲里--充滿著對暴風雨的渴望!在這叫喊聲里,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
海鷗在暴風雨來臨之前呻吟著,--呻吟著,它們在大海上飛竄,想把自己對暴風雨的恐懼,掩藏到大海深處。
海鴨也在呻吟著,--它們這些海鴨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戰斗的歡樂:轟隆隆的雷聲就把它們嚇壞了。
蠢笨的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體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
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一部分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填空。(用語段中的原話)
____________寫出了暴風雨即將來臨;____________點明海燕所處的環境;____________比喻了海燕矯健高傲、銳不可當的雄姿;____________總寫海燕的行動。
③“烏云聽出了憤怒的力量、熱情的火焰和勝利的信心”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寫“海鷗”“海鴨”“企鵝”有什么目的?是從哪些方面進行刻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海鷗”“海鴨”“企鵝”象征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同步達綱練習】
(1)juǎn chì cuàn 怯 呻吟 崖 翡 háo 蜒 (2)①指因痛苦而發出聲音。 ②大聲叫。 ③膽小畏縮。 (3)B (4)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5)①a ②b (6)高爾基 《春天的旋律》 “海燕之歌” (7)①暴風雨將要來臨,海燕“高傲地飛翔”,以樂觀的激情和勝利的信心“渴望”著暴風雨的到來。 ②“狂風卷集著烏云” “在烏云和大海之間” “黑色的閃電” “高傲地飛翔”。 ③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渲染了海燕朝氣蓬勃、斗志昂揚的氣概。 ④寫其他海鳥,是為了和海燕形成鮮明的對比,通過寫它們驚恐萬狀的丑態,反襯出海燕非凡的勇氣和威猛的形象。是抓住它們的聲音、行動、情態去刻畫的。 ⑤象征了當時現實環境中形形色色明哲保身、怯于革命的不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