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達到背誦默寫。
在朗讀中體味感悟現代詩歌的特點。
結合背景體會并理解作者的強烈情感。
學習重難點:結合背景體會并理解作者的強烈情感。
學習過程:
自主學習
學習任務一、自由朗讀詩歌,把握詩歌節奏(提示:畫斜線的地方要稍作停頓,帶點的字要稍稍重讀)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學習任務二、細讀全詩,思考,作者一開始把自己比作了什么?他為誰而歌唱?是怎樣歌唱的?
、合作共建
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種較為普遍的意義,這種表現手法叫象征。本詩寫于1938年,日本侵略者連續攻占了華北華南華東的廣大地區,所到之處瘋狂肆虐,試圖摧毀中國人的反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存亡的關頭,滿懷對祖國的深沉的愛和對日本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詩。
閱讀以上材料后,朗讀詩歌思考:
1、反復朗讀詩歌說說在你腦海中出現了怎么樣的一個畫面?
2、詩中的土地、河流、風和黎明象征了什么?
3、詩人對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的描寫,蘊含了怎么樣的思想感情?
4、詩中哪兩句直接抒發了我對土地的熱愛之情?
系統總結:
聯系詩歌的內容,對照意象象征意義,概括全詩主旨。
診斷評價
1、“用嘶啞的喉嚨歌唱”中“嘶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果用嘹亮好嗎?
“假如我是一只鳥,我也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然后我死了,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詩的?
默寫全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