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品味小說細節,體會小說主旨;
通過細節的品味,提高學生閱讀鑒賞小說的能力;
感受小說所體現的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學習主人公面對艱難毫不屈服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吃過陽春面嗎?這是怎樣的一種面呢?一碗清湯、一把面條,撒上一小撮蔥花,澆上幾滴麻油,就是這么一種非常普通的面食。吃陽春面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如果在大年夜,一家人特地趕到面館,只要那么“一碗”陽春面時,就不由得不讓人引起強烈的關注了。日本的北海亭面館就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大年夜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一個母親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日本作家栗良平為我們捧出的《一碗陽春面》。
二、梳理情節:
1、提問:
⑴本文一共寫了幾次吃面的情景?
⑵由一碗到三碗的數量變化說明了什么?
⑶小說的情節安排有何特點?
明確:
⑴第一次吃面
母子三人為什么合吃一碗面?孩子的父親為什么沒有來?
這一情節使讀者的好奇心頓起。
⑵第二次吃面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三個人,同樣的打扮,同樣的行為,更讓人好奇,這母子三人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呢?
這一情節進一步激發了讀者的好奇心,使讀者迫切地想知道事情的原委,這從小說的構思的角度來說,就叫蓄勢。
⑶第三次吃面
讀者終于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可“去脈”如何呢?這可敬的母子三人通過積極奮斗會換來美好的明天嗎?人們對母子三人的命運由好奇轉為同情、關注,可在以后的十多年里,這母子三人始終未再出現。那么,他們究竟到哪里去了呢?他們還會來嗎?
小說至此再一次蓄勢,為第四次吃面--高潮的出現作好了充分的鋪墊。
⑷第四次吃面
母子三人終于重返北海亭面館,這時他們已經完全戰勝了厄運。小說在歡笑的高潮中戛然而止。
2、小結:
本文以母子三人吃陽春面為線索,將各部分貫穿起來,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在小說的每一部分作者都精心構置了懸念,不斷激發讀者的好奇心,當讀者的好奇心被撩撥到按捺不住時,小說恰到好處地道出了原委,同時又引起了讀者的同情,更加關注母子三人的命運,從而又造成了懸念,再一次蓄勢,最后母子三人終于完全戰勝了厄運。因此,全文情節可以說是懸念迭起,扣人心弦。
三、品味細節
1、教師引發討論
從小說的情節中,我們感到這篇小說敘述的的確是一個非常感人的故事。我記得一位劇作家曾經說過:故事好編,細節難尋。有時候一個動作、一種神情都能傳達出非常豐富的內容。優秀的作品猶如美酒、香茗,可以讓人細細品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交流品味一下這篇小說的細節描寫。
2、引導學生從以下幾點進行品味:
(1)、“母親”的衣著打扮
“不合時令的斜格子短大衣”泄露了女人家境的窘迫,然而與孩子“嶄新”衣服的對比,則突出了“母親”的愛心。
(2)、“母親”要陽春面時的語言和神情
母親四次要面的語言描寫:
……唔……陽春面……一碗……可以嗎?
……唔……一碗陽春面……可以嗎?
……唔……陽春面兩碗……可以嗎?
唔……三碗陽春面,可以嗎?
分析:
吞吞吐吐的語言及“怯生生”的神情將人物猶豫、歉疚的心態表現了出來:深夜光顧,三人只要一碗面,而且又是極其便宜的陽春面,給店家帶來了“麻煩”。
(3)、關于面的份量
盡管在第一次的相遇中,店主夫婦并不知曉母子三人的境遇,但他們憑借善良的天性很自然地想幫助母子三人,老板在一碗面中多放了半碗的份量。是否太吝嗇了?不然,他怕過多的份量引起母子三人的懷疑,使他們“尷尬”,這也是對母子三人人格的尊重。由此我們可以感悟到,作者這一系列的細節描寫是要傳達出這樣一個人生看法:對身處逆境的人,同情固然重要,但對他們人格的尊重則更加可貴。
(4)、關于二號桌
老板娘第一次見到衣著單薄的母子三人,就特意把他們領到“靠近暖氣的二號桌”。第二年依然如故。第三年的大年夜,二號桌上早已“擺好了‘預約席’的牌子”。這些舉動無疑體現了店主夫婦對母子三人的同情和關注,然而不僅僅如此。從老板娘在“把他們領到二號桌,若無其事地將那塊‘預約席’的牌子藏了起來”的細節中,可以感受到店主夫婦對母子三人尊重。他們想幫助母子三人,但又不愿讓母子三人背上沉重的感情負擔,他們希望讓母子三人在輕松的環境中安然就餐。
[討論] 二號桌為什么成了“幸福的桌子”?
[結論] 母子三人幾次在二號桌上吃面。人們從二號桌的母子身上看到不向逆境低頭的勇氣,齊心協力、艱苦奮斗的精神。人們都被深深地打動了, 并且認識到擁有了這種精神就能夠成為生活的強者,去把握真正的幸福。
3、 教師歸納:
從剛才的分析中,我們發現在往往容易忽略的細節中可以品味出如此豐富的內容。在細節的品味中,我們加深了對母子三人團結、樂觀、堅強等美好品質的體會,更深刻地感受到店主夫婦對母子三人的同情、關注和尊重。在此基礎上,大家是否可以更進一步的思考:這篇小說的主旨究竟是什么?
四、體會主旨
提示:
使母子三人戰勝厄運的因素有哪些?
明確:
(1)母子三人:團結奮進
(2)老板夫婦:同情尊重
(3) 顧 客 :理解贊賞
小結:
母子三人之所以能戰勝厄運,不僅在于他們的可貴品質以及自強不息的精神,還在于他們生活在一個同樣充滿溫情的社會環境里,可以說,母子三人的美滿結果是與老板夫婦、顧客等人的同情、理解、支持、尊重分不開的。這碗里盛的不僅僅是熱騰騰的陽春面,還有濃濃的人間溫情--母親的愛子情、兒子的敬母情、兄弟的團結情、社會的關愛情。因此,本文可以說是一曲美好人性的頌歌。這就是小說的主旨。
五、德育滲透:
請用一句話談談你學習這篇文章的感悟。
(提示:人生之不如意常十之八九,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你的家庭突然遭受了不幸,你將怎樣去面對生活的挑戰呢?
當今社會,企業形勢嚴峻,許多工人被迫下崗,生活非常艱難,那么下崗工人應如何對待自己的命運?而社會則應對他們盡一份什么樣的責任?)
六、教師總結:
相對于母子三人而言,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幸運的,我們離那種窘迫無依的生活很遙遠。但是,“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面對生活的磨難,人生的挫折,我們要挺起胸膛,勇于奮爭;同時,要善待遭遇不幸的人們。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心,這個世界就會變成一個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