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水實驗學校初中部七語(下)備課組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
柳葉兒
課型 新授 課時 1 授課時間
撰寫人 孫同娣 交流
時間 整合時間 組長簽字
教學
目標 知識與
能力 1、 辨別形近字,掌握多音字及常用詞語。
2、 賞析品味生動的描寫。
3、 品味含義深刻、飽含感情的語句,體會“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內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過程與方法 1、設計思考題,引發同學深入思考。
2、通過比較閱讀,讓學生領會本文所表現的童年之“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從而引導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情感
態度
價值觀 讓學生領會本文所表現的童年之“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感情,從而引導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點
1.學習本文生動描寫的方法。2.體會“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內涵。
難點 體會“樂”和“苦中帶澀”的思想內涵。
突破
策略
組織同學們就提出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
課前
準備 課 件
教學設計詳案 集體交
流意見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簡介背景。
1. 導入新課,板書課題。同學們,在文人墨客的筆下,柳葉兒是一道優美的風景線,“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就是明證。然而你可曾想過,在物質生活極端艱苦的年代里,柳葉兒曾經救過很多人的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柳葉兒》這篇課文。
2. 簡介寫作背景:上世紀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初期,我國面臨著困難時期。由于剛建國不久,國力薄弱,再加上外國的經濟封鎖,主要是蘇聯的逼債,國內政治上的浮夸風,還有旱澇等自然災害,致使全國人民面臨極端困難的艱苦時代,每人每個月發一定的糧票、肉票等等,不可以多吃也不可以多用,農民的生活更是艱苦,他們的消耗的體力大,供應的更不夠吃,只好……
二、 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朗讀,讀出文章的感情基調,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
明確感情基調:“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兒”;
明確本文的線索:這篇敘事散文以“我”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為線索,敘寫“我”在饑荒歲月里的童年趣事。
2、閱讀文章第3~14小節,解決下列問題:
(1)這部分內容主要寫了幾件事情? (搶柳葉兒 吃柳葉兒)
(2)文章第8小節寫“我”童年時代的淘氣,有什么作用?
(為下文爬高摘柳葉兒作鋪墊)
(3)說說文章第10小節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濕潤、清涼、朦朧、寧靜,充滿詩情畫意)
(4)“我”把太陽看成一個鮮紅鮮紅的大櫻桃,這樣的聯想說明了什么? (說明當時的“我”非常饑餓)
(5)“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圓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吃柳葉兒是“我”童年的樂趣;“我”吃得很多;“我”非常饑餓、瘦削)
三、 合作學習,探究理解
1、 本文重點寫搶柳葉兒吃,你設身處地地感受一下,這在當時是“極苦的事”還是“最樂的事”?“樂”在何處?
2、 其實,在“我”看來柳葉兒的味道到底如何呢?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時作分析。
3、 那么童年的“我”為什么會感到“最樂”呢?
4、 作為敘事散文,并不排斥描寫。本文就有不少語句,很有生動性和感染力。請你找出有關語句,作簡要分析。
提示:可以用下面的句式來說。
我覺得( )寫得好,因為( )。或 我認為( )寫法很好,因為它表現了( )。
例句:§8“猴一樣”蹭蹭地一直爬到最高點,……才得意洋洋地溜下樹來。
§10我走過去仰頭看看,一下甩脫了鞋……通身又是一陣陰涼。
§11這時候,太陽出來了……我說:一個大櫻桃,鮮紅鮮紅,全是肉做的。
§13最好吃的當然是用它來包菜包子……薄薄的一層肚皮幾乎撐得透明。
三、討論總結課文主要內容:
本文描寫了童年時代,在那嚴重饑荒的歲月,上樹爬高、搶柳葉兒、吃柳葉兒的樂趣,抒寫了對柳葉兒的特殊感情,告誡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多媒體演示張潔《挖薺菜》的第10~13小節,與課文進行比較閱讀,思考下列問題:
1.這幾段與課文的10~14小節的內容有什么相似之處?
(都寫到了采摘的過程和吃的過程)
2.這兩部分內容給人們怎樣的啟示?
(《柳葉兒》主要告訴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挖薺菜》告訴人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時還提出了子女教育的問題)
3.體會兩段文字中景色描寫的作用。
(《柳葉兒》寫出了鄉間景色的優美,當時的“我”絲毫不覺得生活的苦澀,而讀者卻體會到“苦中略帶些澀”的滋味;《挖薺菜》寫出了“我”自由快樂的心情)
附板書設計
戀-搶-吃-贊 苦中帶澀
追憶過去的苦難歲月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課內練習 完成《補充習題》上的題目。
課后練習 仿照課文第10小節,寫一段話,描寫家鄉清晨的美景。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