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型:誦讀理解課
教學目標:1、熟練誦讀課文,理解句子含義。
2、理解課文內容,欣賞三峽的壯麗風光。
3、體會簡練、生動的語言。
4、動靜結合,有張有弛的寫法。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欣賞三峽的壯麗風光。
教學難點:動靜結合,有張有弛的寫法。
課前準備:誦讀李白的《早發白帝城》
詩人急欲東歸的心情,洋溢于詩的明快節奏中。
教學設想:一、反復誦讀,文言文最大的教學難點在于閱讀,因為不理解文章的意思,所以在閱讀時,會出現字詞、句讀方面的錯誤。(指導朗讀,著重指出應注意的地方。)
二、創設氛圍,讓學生自己動手掃除文字障礙,理解字意、詞義,可通過討論交流互相幫助,共同學習。塑造一種積極探究的氛圍。
三、體驗感悟,通過課件展示三峽的壯麗風光,欣賞同時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四、課外拓展,欣賞同類文章,改寫課文,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五、整體主導“學習課本--走出課本--回到課本”的教學思想。
課時安排:三課時
學習過程:誦讀 欣賞 拓展 應用
一、導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數梨花開。”說出這句詩描寫的景象,它是哪位詩人的作品?你知道全詩內容嗎?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同學們說的都很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著名的地理學家、散文家酈道元寫的一篇寫景散文《三峽》
。出示作者及《水經注》簡介。
學習第一階段:誦讀
一、 快速默讀,利用工具書掌握生字(出示:生字生詞 請同學們觀看默記。)
二、 教師范讀,指導學生掌握朗讀方法(注意句讀、句子語速、讀出感情)
三、 學生練習朗讀,作出相應評價。
四、 將課文讀熟的同時,讀出感情。大體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第二階段:理解欣賞
一、 復習上節內容,檢查朗讀,檢查生字生詞掌握情況。
二、 小組討論交流,將文言文變成現代文,教師巡回指導。
三、 疏通文意,掌握文章內容。
四、 出示三峽圖片,配合自己的理解,欣賞三峽風光。寫感受。
學習第三階段:欣賞 拓展 應用
一、 回顧上節內容
二、 在上節課基礎上錘煉句子語言。請同學們找出喜歡的句子并做相應評價,教師小結。如:寫山高峻的句子“重巖疊嶂,隱天蔽日。”寫夏季江水迅疾的句子“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寫春冬江水靜的句子“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寫秋季悲涼的氛圍“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等。
三、 知識拓展
1、由“朝發白帝,暮到江陵。”你想到哪位詩人的哪首詩?能背誦一下嗎?有什麼相似之處?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李白的《朝發白帝城》,相似之處:水流迅疾。
2、“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一句中的“三”不是指確數,你能寫出三個這種用法的成語嗎?
如:三番五次 三長兩短 三教九流 三人行,必有我師等。
3、欣賞毛澤東的《水調歌頭游泳》
四、教學第四階段:復習應用
將《三峽》改寫成現代文,力求生動形象,與作者感情基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