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膠州三中 張守衛(wèi)
教學目標:
1、閱讀: 選取兩種類型的2007年山東高考優(yōu)秀作文,引導學生賞析,在比較閱讀中感受文章的不同特點。
2、寫作:由以上范文的啟發(fā),自己也動動筆,嘗試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找一找曾經(jīng)是那么熟悉但現(xiàn)在卻感到生疏了的寫作文的感覺。
教學重點:目標一
教學難點:目標二
教學時間:8月7日
執(zhí)教人:張守衛(wèi)
教學過程:
一、賞析2007年山東高考優(yōu)秀作文。
第一篇 時間使記憶開出花
草長鶯飛的季節(jié),淙淙流水傍勢而下,撫摸過我的腳丫。回頭看看她,陽光把溫柔慈祥傾斜在她折有皺紋的臉上,銀色的白發(fā)在光下閃閃發(fā)亮。我飛奔過去,濺起一片浪花。她卻微笑著擺手,離去。醒來,夢中的記憶和幻覺,讓我禁不住淚如雨下。(首段寫一個夢境,下面寫的都是夢醒后的回憶文字。)
這位離開的老人,是我的奶奶,在離開我的一年后的今天,我心中的思念,同與她在一起的記憶一樣,像泉眼出涌的泉水一樣連續(xù)不斷。記憶是風,揮之不去,一直在我的腦海中盤旋。
冬天的早晨寒冷,盡管陽光射進院子,卻依舊融化不了鐵桶內(nèi)的寒冰。我在堂屋的板凳上,乖乖地等著奶奶把我“放進手心”。六歲的孩童,對于奶奶的信任和依賴,山重海深。我的奶奶,穿著深灰色的大棉襖,慈愛地撫摸過我的腦袋。她的手大而厚,被時間打下了艱辛生活的烙印,一道道,卻是她的自豪與驕傲。奶奶說到做到,用紅線套住我的耳洞,從此把我放進了她的手心。我快樂時,她知道;我難過時,她亦明了。一根紅線,牽住的,是我一生對她的想念和眷戀。(事件一:回憶童年,冬天的早晨。記敘文嘛,得記事。)
記憶那么多,怎么能被一顆心容納?時間不緊不慢地走,記憶卻在生根、發(fā)芽。童年逝去,伴著奶奶年齡的毫不客氣地增勢。我對她說,您一定會活過一百歲。奶奶哈哈地笑,幸福而滿足。說這話的時候,我一拳一拳地捶她的肩、她的腰。我在成長,而她在老去。她的頭發(fā)之中,白色的發(fā)絲壓抑著茍殘的黑發(fā)。我很想將它們拔下,似乎那樣,時間就會停下。(事件二:步入青年時候的事情。)
當沉重的學業(yè)限制了我去探望她的次數(shù)的時候,我渾然不知這會使我后悔我的選擇。我記得奶奶身體健康,雖然他一生都在勞累和艱辛中度過,然而我的奶奶,是要成為百歲老人的啊!(事件三:高三時)
人類不是時間的主人,時光暫停一秒,我的大腦隨著她的離開,一片空白。隨后而來的,是無數(shù)的記憶。
我的奶奶做刨冰給我解熱;我的奶奶說我是她最疼愛的孩子;我的奶奶最愛吃桂圓;我對奶奶說女孩子要自立自強;我的奶奶……我的奶奶,我一生之中唯一的阿奶,離開了,只剩下記憶。(事件四:一些瑣事的回憶)
淚水被擦拭之后,時間履行它的職責,風干心中的痛苦。然而,記憶頑強地生長,即使被時間碾過,卻一定要生根發(fā)芽。
一剎那,記憶生根發(fā)芽,開出美麗的花,無數(shù)的花瓣輕輕搖曳,承載著我的思念。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卻讓它開出了花。
師生交流,然后老師總結(jié)評析:這是一篇寫懷念親人(奶奶)的文章。此類文章恐怕占了考生中的大多數(shù)(80--90%),如寫自己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爸爸媽媽、叔叔阿姨、舅舅姑姑等不一而足。也有寫老師同學朋友等所占也不在少數(shù)。立意大多是:雖然時間已經(jīng)過去多年,但對親人朋友的懷念不減。如此簡單的立意有點類似小學初中時候?qū)戇^的“最難忘的一個人”、“最難忘的一件事”等,只是這題目“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有點文縐縐的,語言理解較差的個別考生可能會因此跑題或偏題。要想在如此眾多類似文章中出色,寫得出采,引起閱卷者的注意,從而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就要依靠語言取勝。要文筆優(yōu)美、生動形象、感情真摯才行。
上文不算最佳,但相對來說還屬于中等偏上,45---48分估計問題不大,也可能會更高些。文章結(jié)構(gòu)簡單,模仿較易。
第二篇 當記憶流經(jīng)奧斯威辛
當歷史的年輪壓過奧斯威辛,聽到的是男人的怒吼與女人的尖叫,看到的是母親的哭泣與孩子的驚恐。而今,奧斯威辛的天空湛藍而且透明,一排排高聳的建筑直插云霄,似要打破這里的寧靜。(首段回想過去,聯(lián)系現(xiàn)在,給人以時空交錯感。注意:帶下劃線的四個詞語兩兩對應,不要顛倒。)
難道時間已將歷史風化,堅忍的猶太民族已似“一笑泯恩仇” ?(用一個疑問句,承上啟下,引出話題和要寫作的對象之一-------猶太人,妙!)
沒有!不但猶太人沒有忘記那曾經(jīng)的苦難,德國人民也沒有忘記。每當猶太人紀念日那天,德國總理總是跪在營前,默默悔過。男兒跪地驚天動地,何況總理,而這又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沒有忘記。(承上的文字,要寫作的對象之二-------德國人也引出。這“男兒跪地驚天動地”一語給人震撼,因為傳統(tǒng)觀念認為男人膝下有黃金,只跪天、跪地、跪父母。)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任時間長河滾滾不息,他們沒有忘記。猶太人沒有忘記,因為他們知道知恥而后勇,于是在諾貝爾獎面前,他們經(jīng)常是勝利者。德國人沒有忘記,因為他們把昨日的罪過,當作今日的教訓,防止明日的錯誤。全世界的人民都不會忘記,因為和平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渴望。(在兩相對照著寫猶太人、德國人的不忘記歷史的同時,捎帶一筆引出“全世界的人民”。由國家民族到世界,思維一下子擴大了,視野也寬廣了,在中心立意上也上了一個層次。)
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誰都不想讓奧斯威辛的哥特式建筑真正打破世界的寧靜,但這也不會影響到我們記憶中的傷痕,它只會作為我們的一個和平的標志,以示警鐘長鳴。現(xiàn)在猶太民族早已得到了公正的對待,但他們也未曾將自己的歷史忘掉,即使那是一段令人不堪回首的記憶。(有了以上內(nèi)容的鋪墊,恰似水到渠成,文章至此鄭重地提出“時間不會使記憶風化”這一話題,強化了中心,突出了立意。)
古人云“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佩乎塞蒼溟”。猶太人正是憑著這一股浩然之氣,將心中的憤怒轉(zhuǎn)化為一股復興民族的決心。不要以為不聲不語的他們已將歷史忘卻,時間永遠不會使有些記憶風化,就像葉延濱永遠不會將荒野無燈的感觸忘記一樣,奧斯威辛也永不會將屈辱的歷史遺忘,即使時間不斷輪回。(前文寫猶太人、德國人乃至全世界人都不忘記戰(zhàn)爭、屠殺,從而表達出愛好和平的主題。到此段末,巧妙地引用現(xiàn)代文閱讀(一)中葉延濱《燈火的溫情》里荒野無燈的內(nèi)容,“拿來主義”為我所用。“善假于物也”。 而“奧斯威辛也永不會將屈辱的歷史遺忘”一句擬人手法用得也恰倒好處。)
那天,奧斯威辛警鐘長鳴;那天,猶太人民飽含熱淚;那天,記憶流經(jīng)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極端的功力者和道貌岸然的戰(zhàn)爭者宣判:勝利的鐘聲會在和平者的心中響徹整個胸膛。
時間永遠不會將奧斯威辛風化在記憶底層!(結(jié)尾兩段,呼應開頭,再次強化了中心。)
師生交流,然后老師總結(jié)評析:如果把上篇文章比做“小家碧玉”的話,那此篇可稱為“大氣磅礴”之作。作者著眼于“二戰(zhàn)”中發(fā)生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大屠殺作為寫作背景和相關(guān)素材,從而進行相關(guān)的思索-------關(guān)于戰(zhàn)爭,關(guān)于屠殺,關(guān)于承擔歷史責任(不像日本不承認戰(zhàn)爭罪行)等等從而表達出勿忘歷史愛好和平的主題。作者沒有像上文那樣局限于身邊的小事,而是把目光投放到國家、民族和世界的大事件上,視野遠大,胸襟開闊。足可看出作者的大胸懷。相對于上文而言,這樣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以上操作大約用時15-20分。余下時間進行課堂訓練。
二、課堂練習:由以上范文的啟發(fā),自己也動動筆,依此話題,嘗試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找一找曾經(jīng)是那么熟悉但現(xiàn)在卻感到生疏了的寫作文的感覺。(注意:不要簡單地重復高考所寫,要有所創(chuàng)新。)
作者郵箱: zhangshouwei@qingda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