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和9日,是鄭州市高三學生的第一次質量預測(高考模擬考試)的日子。與其他學校不一樣的是,鄭州市回民中學的33名教師與學生一起走進了考場,在同一張卷子上比個高低。
據悉,鄭州回民中學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教師,都要和學生一起參加考試:高中部35歲以下的教師;沒有高三經驗的教師;今年新調入的高中教師。這些教師教什么課程,就考什么課程,考試的試卷和學生的一起由鄭州市教委統一批改。
據婁副校長講,這是學校組織的第一次教師考試,即使考得不好,也不會危及教師的飯碗。會考后,學校將把成績好的張榜公布,成績不好的只通知教師本人,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差距。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從來都是老師考學生,如今卻讓老師和學生一同進考場。老師們感覺如何?曾榮獲“鄭州市十佳優秀語文教師”稱號的王燕告訴記者:她教學10多年了,從未參加過學校舉行的考試,對這次考試還真的不適應。本來教高三的課程就已經夠緊張了,再參加這樣的考試,更增加了工作負擔。但她對這次考試并不害怕。她還說,可能很多學生會比她考的分數還高,因為老師考慮問題比較復雜,而學生只注重答案的選擇,另外,學生考慮問題也比較靈活。
雖然沒有打破飯碗的顧慮,但如果在同一張卷子上考不過學生,顯然會有損師道尊嚴。參加考試的教師莫不嚴陣以待。楊老師說:“以前學過的東西好多都忘了,我找了幾套高三學生的試卷練了練,做起來并沒有像想象的那樣簡單,有的考題要翻課本才能解答。如果學校多舉行一些類似的考試,肯定會促使我們不斷進步。”
該校的學生對考老師之事態度不一。張宇航同學認為,考試成績好壞,只能說明一個老師的理論水平的高低。但學生更需要的是老師的講課水平高。有的老師理論水平高,但就是講不好課,有的老師雖然理論差些,但能把知識講活,我們也會說他是稱職的老師。一位姓胡的學生則持相反的觀點。他認為,老師不應該比學生考得差。否則就證明他的水平不行,他就不可能把課教好。(記者王方杰)
(《中國青年報》200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