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歸去》教學設計
江蘇省南通第一中學 馮興龍
文本簡析
文章第一部分是前四個小節(jié),寫自己在法國圣納塞爾訪問時的情形和感慨。第二部分寫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以及對故鄉(xiāng)這個文化概念的思考。本文的哲理性很強,但是它的哲理不是單純的說理,而是和抒情結合在一起的。這也決定了它在語言上的特色,沒有抽象的說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來表達,或者通過對一些特定場景的描寫來表達。教學重點可以定為:結合自身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自主鑒賞散文的能力。教學難點則定為:揣摩作者飽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語言。
教學目標
1.感知體會文中濃濃的思鄉(xiāng)情。
2.理解本文富有哲理的語言。
3.理解家園之思的文化內涵。
設計理念
本文屬于文本研習。自主閱讀,了解作者的情感,體會文中流露出來的濃濃的思之情。讓學生能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思考探究問題,展開多方對話,表達閱讀感受。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課前準備
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一起用心傾聽一首思鄉(xiāng)的歌曲。
【播放滿文軍演唱的的《望鄉(xiāng)》】
附歌詞:
夕陽河邊走舉目望蒼穹
渺渺炊煙飄來的是鄉(xiāng)愁
多少回朝夕枕幕思念著你喲
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淚
窗外明月光映照我臉龐
欲知故鄉(xiāng)親人是否安康
捧一盞鄉(xiāng)酒陪伴著你喲
無論我身在他鄉(xiāng)與遠方
給你我的喜與悲不止為那山與水
分不清夢與醒忘不掉是你身影
穿過歲月春與秋嘗盡世間愛與愁
何故此時別離與擁有
……
幾度芳草綠幾度霜葉紅,他鄉(xiāng)山也綠他鄉(xiāng)水也清。身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依然忍不住回頭把故鄉(xiāng)眺望。思鄉(xiāng)是一曲永恒的歌謠,盡管憂傷,卻不改燦爛。尤其是身在異鄉(xiāng)他國,這種思念更是刻骨銘心,銷魂蝕骨。著名作家韓少功,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切身之感。
【PPT出示學習目標】
1、體會作者刻骨銘心的家園之思; 2、揣摩作者飽含感情,富有哲理的語言。
二、研習文章
1、本文題目叫《我心歸去》,作者的心去了哪里?
(故鄉(xiāng))
作者寫此文時身處何地?(法國;異鄉(xiāng))
法國生活條件不好媽?(雅致奢華)身在法國的心情如何?(冷清,空虛,發(fā)瘋)如何渲染的?(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
他思念的故鄉(xiāng)是什么樣的?(貧瘠臟亂)
對家鄉(xiāng)又是什么心情?(親切,激動,幸福)
(學生可以自由回答)
2、什么力量讓他對故鄉(xiāng)魂牽夢繞?
學生可以據此再次閱讀文章,找出并總結文中重要的句子
故鄉(xiāng)讓人感到親切、溫馨和激動(場景描寫);
故鄉(xiāng)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
有親人、過去;
有你的血、淚和汗水,
故鄉(xiāng)的美中含悲,
故鄉(xiāng)意味著我們的付出。
3、問題研討:(每組一題)
【PPT顯示四組研討題】
①如何理解“故鄉(xiāng)有你的血、淚,還有汗水,故鄉(xiāng)的美麗總是悲傷的”?
有曾經的苦難,挫折,拼搏。不是每個人都在故鄉(xiāng)留下血、淚,還有汗水的。
課堂拓展:賞讀艾青《我愛這土地》:
【PPT顯示】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盡管遭踐踏受蹂躪,但依然是自己的祖國。)
② 如何理解“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
對故鄉(xiāng)的失望可能含有期望更美好的意思,即使是真的失望,也不妨礙對它的真愛。這是浸著心血、發(fā)自內心的愛,這種愛,才能引發(fā)有價值的物質與精神的創(chuàng)造。人不會對故鄉(xiāng)真正失望,勞動和奉獻會使故鄉(xiāng)繁榮富強,也就是說,對故鄉(xiāng)你可以失望得滴血,但“血沃之地將真正生長出金麥穗和趕車謠。”生長出豐收,物質上豐裕;生長出你對故鄉(xiāng)的歌,精神上充實。
這種失望也存在于很多的文學作品中,例如魯迅的《故鄉(xiāng)》中就這樣寫道:“在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點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阿!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還是那過個故鄉(xiāng),還是有圓月、沙灘、西瓜地的沙灘,只是離家之人的精神思想發(fā)生了變化而已,渴望改變故鄉(xiāng)的現(xiàn)狀。)
知識延伸:
【PPT顯示】
從長遠看,代表歷史必然要求的實踐主體雖經失敗但最終必將取得勝利,因而這種悲劇就能在悲憫和驚贊中給人以向上的感染力量,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
(劉叔成等《美學基本原理》)
③如何理解“故鄉(xiāng)意味著我們的付出……只有艱辛勞動過奉獻過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xiāng),才真正懂得古人‘游子悲故鄉(xiāng)’的情懷”?
因為只有奮斗、奉獻,才會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跡,故鄉(xiāng)也才會作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可分離,才會有感情上的不可割舍的珍惜。
④沒有故鄉(xiāng)的人一無所有。而萍飄四方的游子無論是怎樣貧困潦倒,他們聽到某支獨唱曲時突然涌出熱淚,便是他們心有所歸的無量幸福。
人是要有一個守望精神的家園的。故鄉(xiāng)是一個人的根,是一個人的心靈歸屬和寄托,是一份無價的財富。擁有故鄉(xiāng)的人才擁有心靈回歸的無限幸福。
在共同討論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適當拓寬學生的視野,聯(lián)系類似、相關的文章,輔助對文章的理解。
知識延伸:
【PPT顯示】
故鄉(xiāng)是你多年生活的地方。你曾在那里呱呱落地,跟媽媽牙牙學語,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感受過初次的激動,結識了最初的朋友,啟迪了你的智慧之窗。故鄉(xiāng)就是你的母親,她教過你,呵護過你,好好研究你的故鄉(xiāng)吧,認認真真地研究她的每條街道和她的居民吧。
(意大利阿米琪斯《馬路文明》)
(學生看文章,還可以找出自己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總結課文
《我心歸去》的哲理性很強。文章不長,但把人與故鄉(xiāng)的關系闡發(fā)得非常透徹,許多說法非常有新意,如故鄉(xiāng)不等于出生地等等。但是,它的哲理不是單純的說理,而是和抒情結合在一起的,這也決定了它在語言上的特色,沒有抽象的說教,而是把哲理藏在形象中,用富有抒情色彩的意象來表達。
有了對文章的解讀,相信大家現(xiàn)在對曾經讀過的關于思鄉(xiāng)的詩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正象文中說的一樣“有故鄉(xiāng)就是幸福”,不管我們身在何處,因為有故鄉(xiāng),我們永遠是幸福的.想想我們的家,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故鄉(xiāng),沒有理由不好好生活.當然,一個人只有離開故鄉(xiāng)之后,才能真正懂得故鄉(xiāng)。我們現(xiàn)在也許還不能深刻體會思鄉(xiāng)之情,但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成為將來的回憶和思念。這種對故鄉(xiāng)的愛,銘刻在每一個游子的心里,流淌在每一人的血夜里,無論走得多遠,總不會忘記留下你的悲傷和快樂的多情的熱土。
下面讓我們聆聽深情的男中音,在音樂中結束我們這一堂課的思鄉(xiāng)之旅。
【播放楊洪基演唱的歌曲《多情的土地》】
附歌詞:
我深深地愛著你,
這片多情的土地;
我踏過的路徑上,
陣陣花香鳥語;
我耕耘過的田野上,
一層層金黃翠綠;
我怎能離開這河叉山脊,這河叉山脊。
啊!我擁抱村口的百歲洋槐,
仿佛擁抱起媽媽的身軀。
我深深地愛著你,
這片多情的土地;
我時時都吸吮著,
大地母親的乳汁;
我天天都接受著,
你的疼愛情意;
我輕輕地走過這山路小溪,這山路小溪。
啊!我捧起黝黑的家鄉(xiāng)泥土,
仿佛捧起理想和希冀。
我深深地愛著你,
這片多情的土地。
四、布置作業(yè)
1. 閱讀兩篇文章(時間允許可以移至課上,學生簡要評價);
2. 寫一篇作文,關于家鄉(xiāng)讓你感動的景或人。(現(xiàn)實的或想像的)。
附一:板書設計
異鄉(xiāng):雅致奢華 --→ 冷清、虛空、發(fā)瘋
對比 我心歸去
故鄉(xiāng):貧瘠臟亂 --→ 親切、激動、幸福
附二:拓展閱讀兩篇
回 家
章 珺
在羈留異鄉(xiāng)的日子里,回家是一種感覺。
茫茫人海,鱗次櫛比的樓群,無意間聽到的一個聲音,或是偶然間瞥見的沒有別人注意到的情景,讓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在燈火闌珊處,驀然回首。
我們突然間感到很孤獨,又突然間知道自己不是孤身一人,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上,我們來去匆匆,卻不會無影無蹤。那一刻,我們是那么的不堪一擊,又是那么的堅韌無比。
那是一種沒有來由的觸動,既可以讓人喜極而泣,又可以讓人欲哭無淚。如果它能發(fā)出聲音,那聲音一定是微弱而固執(zhí)的;如果它能行走,那步履一定是蹣跚而執(zhí)著的。可是它無聲無息,短暫的刺痛,還沒有傷口,就被異鄉(xiāng)的聲音和風景撫平。
雖然,我們早已屬于他鄉(xiāng)。在異鄉(xiāng)人的眼里,我們早已屬于這里。我們跟他們一樣,操著同樣的語音,追逐著同樣的時尚。我們甚至比他們更像這里的主人,因為我們更關注這里的變化,小心翼翼地藏匿起外鄉(xiāng)人的痕跡。在他鄉(xiāng)我們又有了另外一個家,漂亮的房子,富足的生活,想到自己曾背井離鄉(xiāng)的時候,慶幸也許遠遠多于傷感。可是被我們淡化了甚至遺棄了的故鄉(xiāng),又注定會在某一天清晰無比。我們曾經用生命的第一聲啼哭和稚拙的童音呼喚過的土地,又注定會在某一時刻穿透時間和空間,呼喚著我們回家。
于是,我們回家。背著沉甸甸的行囊,和已經疲憊的心,一起回家。無論我們早已功成名就,還是我們正為生計奔波,當我們踏上回家的歸途,我們會有著同樣的沖動和期望。也許我們需要蜷縮在擁擠不堪的車廂里,也許我們要跋山涉水遠渡重洋,只有在回家的那一天才發(fā)現(xiàn),我們離開家已經走得太遠。
我們回到了這里,我們和我們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纖細的秋雨,細碎地敲打著破舊的古箏,我們聽到了久違的鄉(xiāng)音。塵封的窗戶,卻打開了遙遠的記憶。我們曾站在這扇窗下,夢想著外面的世界。我們生在這里,卻命中注定要離開這里,這是我們的幸運還是不幸?
我們用心觸摸這里的一切。在遙遠的他鄉(xiāng),我們曾用音符去編織她;我們曾用淚水去打磨她;她的每條小路應該鋪滿紅葉,燃燒著詩情畫意;她的空氣理應該彌漫著醉人的酒香,浸染著離愁別緒。我們本來可以自然而然地走到她的面前,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學會了刻意地尋找她感受她。可是,樸素的土地沒有那么多的鄉(xiāng)愁,對于那些依舊生活在這里的人們來說,他們甚至已經忘記了這里是他們的故鄉(xiāng)。
我們與我們的故鄉(xiāng)之間,已經有了那么多格格不入的東西。在那么一天,一路風塵之后,倚在故鄉(xiāng)的門檻邊,也許會傷心地告訴自己:我離開了這里,再也無法回到這里。我們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輕輕的一聲嘆息,卻沉重得讓人無法喘息。
我們在茫然中再次告別故鄉(xiāng)。沒有太多的依依不舍,我們甚至已經巴望著盡快離去。我們還未實現(xiàn)的夢想,被我們留在了他鄉(xiāng),還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等著我們歸去。
可是當車輪啟動的時候,我們便開始籌劃起下一次回家的行程。回家的感覺,又不知不覺涌上心頭。故鄉(xiāng)的景色還近在眼前,我們不知道,我們是舍不得離開這里,還是在盼望著再次回到這里?我們回家,畢竟不僅僅是為了成全那種感覺。
什么時候,對故鄉(xiāng)的回憶里,夾雜了苦澀和痛楚,可是想起故鄉(xiāng)時,我們還會有割舍不斷的感動。也許在某一天,我們在故鄉(xiāng)埋葬了最后一個親人,我們不再有理由回到那里。可是在不經意間,我們還會拾起那種感覺。回家的感覺,細碎的、溫暖的、潮濕的感覺,穿透了我們已經麻木而冷漠的心。回家不再是一種行動,它越來越虛化成為一種感覺。細膩而綿長的感覺,連綴著我們的一生一世。
我們回家,獨自一人,或者帶上我們浩浩蕩蕩的子孫。也許是在夢里,風雨飄零,我們又踏上了沒有盡頭的歸途。
后現(xiàn)代鄉(xiāng)愁
周國文
城市不是鄉(xiāng)愁的產地,城市只是埋葬鄉(xiāng)愁的墳場。我們周游在后現(xiàn)代的工業(yè)城市,難覓經典永恒的鄉(xiāng)愁。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還有令人一見傾心的鄉(xiāng)愁,那它一定是逃離了都會,偷偷生長在被現(xiàn)代人遺忘的高山之巔的鄉(xiāng)舍與內陸深處的村莊。因為鄉(xiāng)愁萌芽在樸素的地方,鄉(xiāng)愁生發(fā)在遼闊的原野。
我們習慣了艷遇的邂逅,我們熟悉熱鬧的表情,我們喜愛虛榮的狂歡,我們熱吻時尚的盛宴。我們滿足于坐在摩天大樓的落地玻璃窗后面欣賞街市摩肩擦踵的人流,我們愉快的目睹霓虹燈隨著夜幕中買醉的俊男靚女的一聲聲歡歌把明天統(tǒng)統(tǒng)照亮。我們已經多久沒有欣賞過日出的壯觀了,猜測下一次雪花飄飄的迷亂又會是多么玄奧的幸福。
數(shù)字化時代,我們的理想還能透過那把青春期的木吉它唱出年輕時的浪漫與激情嗎?我們大學殿堂的草稿紙還留有純真的溫度,而那把磨損了筆尖的鋼筆還能題下愛的允諾與告白嗎?我們足以自豪的曉風殘月似乎已被燈紅酒綠的夜生活撕碎了,我們漫步憑吊的陽光故道還會有英雄出關的回眸嗎?才子死了,佳人也不知流落到何方,只剩傷心的故事還依稀在流傳,可堪玩味的心情之物是否也越變越孤獨。
回到故鄉(xiāng),去采擷你多年不見的信物吧!桃花幾朵,柳枝一段,荷葉片片,野菊滿園。我們的性情就像第一封情書初綻露出快樂的現(xiàn)場版,那時的感覺一定美麗極了。可惜農村是愈加的回不去了,不是路途遙遠行程不便,而是城市的點點滴滴讓你我越來越忘了回家的路。
鄉(xiāng)愁被不可救藥的當成商品出賣,旅游線路圖明確標示了鄉(xiāng)愁的方向嗎?擺在超市貨架上的家鄉(xiāng)米釀有少年離家那一晚的甘醇嗎?站在橋頭日復一日等待的小芳會迎來情歌的傳唱卻永遠等不來遠走的愛人。農家飯莊的田園美食醉倒城里人卻絲毫無助于我們對知青生活的爽朗回憶,因為這一切都是用等價交換的金錢換來的。
鄉(xiāng)愁,或許是兒時越飛越高的風箏,或許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或許是長河秋月落日余暉,或許是征人此去憶君長安。別樣的曠味,一樣的離愁別緒,它是在自我感悟中步步提升的一種直面人生的書寫。它不應該最終淪為城市博物館里供人賞玩的歷史珍藏。它是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的交織共鳴,就像一條綿延在人類記憶里的河流穿越歷史的煙塵而來,那樣的奇詭,那樣的卓絕。
鄉(xiāng)愁是對現(xiàn)實主義的一種反動,是在世俗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上的一種浪漫出逃。也許我們可以說鄉(xiāng)愁就是一匹羅曼諦克的思想駿馬在故鄉(xiāng)與他鄉(xiāng)之間的賽跑。它是“馬佇塞外雄關,望天山懷張騫”。“車過河北高陽,臨易水追荊軻”的別樣思緒。畢竟鄉(xiāng)愁的存在,是一種幸福的燃燒,是甘甜的燭光照亮腳下的路。
就像在萬千的地名中上蒼獨獨讓我選擇了故鄉(xiāng)一樣,鄉(xiāng)愁不老,鄉(xiāng)愁馨香,我們“懷著鄉(xiāng)愁尋找家園”不正是永續(xù)不滅的精神歸依?鄉(xiāng)愁,讓你我在沉思的瞬間總會想起夢中縈繞千回呼喚千回的那個芳名。這是人世間最不朽的綠葉,它驕傲的立足,盡管憂傷,卻不改燦爛。風吹云動中,永留有“我思故我在”的魅力。
教學反思
本教案轉載自蘇教版高中語文教學網:http//:www.oldq.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