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 青
一、導入新課
今天有幸能給同學們上堂課,心里特別高興。我這人呀,一高興就喜歡唱歌,雖然音質、音色皆不好,卻仍情不自禁地想來一曲。希望同學們給點掌聲,鼓勵一下。唱歌還要配點樂,加以潤色。
古人呢把朗誦叫吟唱,詩歌就是用來吟唱的。我給大家吟唱的是一首詩,這是一首呈給偉大母親的詩歌,它的名字叫做《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配樂朗誦全詩
謝謝大家的掌聲。
三、這首詩寫的好不好?
面對一首好詩,我們就該用心去吟唱,滿懷激情去讀,讀出其中的感情來。
四、走入課文分析、鑒賞+品讀
1、 第1--3節
1) 艾青這首詩寫的是一條河吧?他把河流當作他的保姆吧?是不是這樣?
2) 那么,“大堰河”指的是什么呢?
指的是艾青的保姆。艾青出生時母親難產,因而受到父母的歧視,認為是克父克母,被送到貧苦的大堰河家撫養,直到五歲時才被接回家。
3) 為什么他的保姆叫這個一個奇怪的名字呢?
他的保姆原沒有名字,因為她娘家在浙江省金華縣大葉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葉荷,作者在本詩中根據浙江一帶方言的諧音把大葉荷改為“大堰河”。
總結:這首詩是艾青在1932年被國民黨當局逮捕,7月12日的這個早晨,詩人在看守所的窗口望著窗外飛舞的雪花,想起了自己的根,想起了他的乳娘大堰河對他的養育之恩。
4) 大家都有名字吧?!這不是廢話嗎!你認為古代婦女有沒有自己的名字?
古代婦女都是從嫁隨夫,如:張李氏。
5)大堰河卻是無姓無名,連隨夫的姓都沒有,而是村莊的名字。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了他的地位低下,身份卑微。
5) 誰能說說什么叫童養媳?
從小被賣到別人家里做媳婦的女孩子。
6) 做童養媳的日子好不好過?
當然不好過了,和做牛做馬差不多。
總結:大堰河就是這樣一位身世凄慘的勞動婦女。詩人對這樣一位婦女有怎樣的感情呢?!我們來看第2節。
7) 我既是地主的兒子,又是大堰河的兒子,這樣說是否矛盾?詩人說自己是大堰河的兒子,對不對?
“地主的兒子”是從血統意義來說的;從血統上說,大堰河只是詩人的保姆,所以不能說是大堰河的兒子;
然而是大堰河把艾青撫養、養育大的,詩人把她當作自己的母親,所以又可以說大堰河的兒子。
8) 第3節中寫了哪些景象?
墳墓、瓦菲、園地、石椅
9) 哪些詞語是修飾這些景象的?這些修飾語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
這些景象說明保姆身世的悲苦。修飾語營造了一種悲慘、凄涼的氛圍。
朗讀節奏:在朗讀時要走進詩人懷念與痛悼的感情中去,心中想自己就是艾青,在思念自己最親愛的卻走到世界另一邊的親人。
2、第4--8節
1) 第4節中有幾個“在……之后”?
8個。搭好灶火、拍去炭灰、嘗到飯熟后、放好醬碗后、補好衣服后、包扎傷手后、掐死虱子后,拿起雞蛋后
2) 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排比
3) 找找用了哪些動詞?這些動詞可以看出了大堰河的什么性格?
動詞:搭、拍、嘗、放、補、包、掐,拿
性格:她勤勞、忙碌
4) 她做了這些活之后,她有沒有休息?又干了些什么呢?
用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
5) 說明了她對詩人怎樣的感情?
大堰河對詩人無微不至的關懷,關愛,愛我,疼我。
6)這一節還有一句話值得推敲,就是這句話“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有些羅嗦,可能是因為艾青才開始寫詩歌,語言不夠流暢。我們一定不會說“我用嘴吃東西”吧,而這句話卻加上了“厚大的手掌”,違反了語言簡練的規律,可否改為“你把我抱在懷里,撫摸我。”?
不行!這是一雙勞動者的手,是干粗重活的手掌,非常的勤勞。
朗讀技巧:這節朗讀要與前面不同。第一句要緩慢,突出“厚大“,“撫摸我”要讀得輕柔,但是卻強調。接下來連續8句的“在……之后”要讀快一點,突出工作的多和忙。最后一句再讀得恢復緩慢、深情。
6) 再來看第6節的第1句詩,我想改一改,改成“我終于回到我自己的家里”,可不可以?
不可以。兩句話表達不同的情緒。改后就變成了一種喜悅感,迫切想回家。艾青這樣寫是想表明他把保姆的家當作他自己的家,并不認同自己父母的家,不大情愿回去。這里讀的時候應該是怯生生的,很陌生的感覺。
7) 在這句話中有兩個很矛盾的詞,是拿兩個詞?
家和客
總結:誰在自己的家里做客呀?家和客本來是對立的,能做客的地方不是家。詩人在這里正是抓住了家和客的一對矛盾,表達出一種復雜的辛酸之情。
8) 往下看,仍然在這一節里,還能不能找出類似的矛盾的寫法?
A、“我呆呆地看著母親懷里的不熟識的妹妹”--既是妹妹,就應該熟識,可是作者卻不熟識;本是骨肉,卻是陌路。
B、在自己家里還忸怩不安--我與有血緣關系的家人的疏遠和隔閡。
C、“我不認得”與“天倫敘樂”的矛盾--掛著天倫敘樂,下面卻根本沒有天倫敘樂;雖認識天倫敘樂,卻沒有感受過天倫敘樂,這是強烈的對比的寫法!
9) 引申一下,這種強烈的矛盾對比的寫法、用法,是詩人、藝術家經常運用的,大家在其他地方還看到過嗎?
總結:在電影中也常有,如殿堂高處懸掛著“正大光明”、“明凈高照”,而下面的人卻貪污受賄,或畏懼權勢,干著卑鄙齷齪的勾當。艾青運用這種強烈的對比增強表達的效果,表明他對保姆深厚的感情,對保姆的眷戀和感激。
10) 來看第7節, 大堰河,為了生活,在她流盡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開始用抱過我的兩臂勞動了,她勞動的項目有哪些?
洗衣、洗菜、切蘿卜、掏豬食、扇爐子、背團箕、曬糧食
11) 她在從事這些勞動時的神情是怎樣的?
6個“含著笑”
12) 對常人來說,那樣的勞動沒有一樣能夠使人笑。到結了冰的池塘去洗菜,把結著冰屑的蘿卜切開,在那冰冷刺骨之時能夠笑嗎?面對著豬吃的麥糟,嗅著那刺鼻的餿味兒,扇著嗆人的爐煙,常人在這時能夠笑嗎?然而詩中卻始終寫大堰河“含著笑”,體會到什么?
她的勤勞和善良。苦中作樂。她生活沉重,但卻非常樂觀。對未來抱著希望,抱著憧憬,想象著艾青長大成人后,會報答她。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勞動,全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朗讀:我們在讀這一節時,能夠同樣“含著笑”來讀嗎?我們感受到一種辛酸,感受到一份沉重。
13) 那么第9節應該讀出什么樣的感情呢?
朗讀:要讀出大堰河深愛著他的乳兒的深情。
3、 第10--11節
朗讀:第10節寫的是什么?--大堰河死時,她的乳兒不在她的旁側。
傳達出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和情緒?--沉痛,悲痛,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