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州 園 林
葉 圣 陶
教學目的:
1. 理解說明事物的特征
2. 了解說明事物的層次
教育目標:
1. 使學生認識祖國江山壯麗、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2. 使學生認識我國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才能,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學藝術的情感
教學重點:
1. 從幾個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征
2. 總說分說的結構層次
課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 導入新課(教育重點○1)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我國擁有許多讓我們引以自豪的山川大河名勝古跡,有誰能說出幾個?-北京的長城、故宮、桂林山水……有句俗話說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以什么聞名?-西湖,那么蘇州呢?-園林,同學們也許我們未曾到過蘇州園林,那么今天就讓我們隨著葉圣陶老先生的筆,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去游覽一下蘇州園林,一飽眼福。
二. 介紹作者(教育重點○2)
葉圣陶,原名紹鈞,字圣陶,一字行,江蘇蘇州人,著名文學家,作家,教育家,編輯家,作品收在《葉圣陶集》里。
他寫自己的故鄉,表達他對故鄉的眷戀和熱愛之情,如果讓我們寫寫我們的故鄉,也會把對故鄉的熱愛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嗎?--會。
三. 生字生詞(出示小黑板)
軒榭(xuān xiè) 丘壑(hè) 嶙峋(lín xún ) 鏤空(lòu kōng) 重巒疊嶂(zhàng)
標本:保持原樣,經過特殊制作供學習、研究、參考的動物、植物、礦物。
鑒賞:鑒別,欣賞。
敗筆:寫字寫得不好的筆。
重巒疊嶂:形容層層疊疊,山連著山。
雷同:不該相同反而相同。
玲瓏:器物精巧細致。
四. 掌握單元教學要求和本文學習重點,主要結合思考題1~2完成:
重點○1:從幾個方面說明蘇州園林的特征--思考○1
重點○2:總說分說的結構層次。 --思考○2
五. 劃分層次
一.<1>介紹蘇州園林的地位--“標本”
二.<2~9>從幾個方面介紹蘇州園林的特點--處處入畫
三.<10>總結全文--回味無窮
六.分析課文
(一)分析第一部分(1):學生齊讀并思考這一部分哪個詞最能說明蘇州園林的地位。
答:“標本”。它在文中是“典范”“精品”“榜樣”的意思,這個詞說明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各個園林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問:“鑒賞”一詞為什么用的好?
答:這里有鑒別,欣賞的意思。
(二)分析第二部分(2~9)
1.第一層次(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問:蘇州園林的特點是什么?
答: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問:是怎么達到“處處如畫”的這個目的呢?
答: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蘇州園林的圖畫美就體現在一亭一榭,一草一木,各個近景遠景之中。
問:“他們”是指誰?(教育重點○3)
答:設計者和匠師們。
問:如果只有設計者或只有匠師們,行不行/
答:二者缺一不可。
2.第二層次(3):默看課文,老師提問問題。
問:這一層與上一層是什么關系?
答:是上一層說部分的分說,是第一個講究。
問:這一講究突出特點是什么?
答:不對稱。
問: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答:對比,用我國傳統建筑的對稱突出了蘇州園林的不對稱,講究自然之趣的圖畫美。
3. 第二層次(4):教師范讀,學生思考這一層主要寫什么?采用的是什么層次?
答:主要是第二個講究,用的是總起分述的結構層次。
問:寫假山主要有幾種形式?
答:兩種形式。○1層巒疊嶂○2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
問:游覽者在登山時為什么會有“只覺身在山間”,而“忘卻蘇州城市”的感覺?這是誰的功勞呢?(教育重點○4)
答:這是因為設計者和匠師們“胸中有丘壑”經驗豐富以及很深的藝術修養,才使蘇州園林的假山建造的如同真的一般,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問:寫池沼共寫了哪些景觀?你認為哪一個景最美?
答:有的池沼寬敞就作為全園的中心;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決不雷同,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玲瓏的石頭;花草;池沼里有各色金魚,鯉魚,荷花,睡蓮;最美的是“魚戲蓮葉間”一景,給人的總是“如畫圖”般的感覺。
4. 第二層次(5):學生齊讀
問:哪些地方運用了描寫和議論,有什么作用?這一講究是怎么著眼“畫意”的?
答:“古老”“盤曲嶙峋”“滿眼的珠光寶氣”描寫,說明蘇州園林的樹木講究自然,畫意(起輔助說明的作用),議論起畫龍點睛的作用。
5. 第三層次(6~9):學生分組討論○6○7○8○9四個自然段主要理清兩個問題:
○1從哪個角度突現“圖畫美”?○2結構層次怎么樣?
第一組讀○6段:主要是從花墻和廊子來寫,層次多,
景致深,景中套景,畫中套畫的藝術境界。
第二組讀○7段:主要是從各個角落的布置來寫。 圖片美
第三組讀○8段:主要是從門窗的雕琢來寫。 總起分述
第四組讀○9段:主要從色彩美來寫。
問:為什么要用淡色調?(教育重點○5)
答:可以給游覽者一種安靜閑適的感覺,因為游覽者來到這里主要是為了欣賞
美,在美的享受中得到休息,所以要意淡色為主,給人一種安靜,閑適的感覺,可見設計者和匠師們考慮的多么周全完美。
(三)分析第三部分(10):學生齊讀,思考結尾有什么好處?
答:給人以回味的余地,更加向往蘇州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