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清
莫頓亨特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詞語
2,理解作者從“脫險”經歷中感悟到的生活哲理。
3,學習多角度探究課文內容的閱讀方法,培養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教學方法:
1,朗讀復述法。2,設疑研討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語
1, 讓一個同學讀課文中的“導語”部分。
2, 教師補充:“導語”中說“寫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既然是“脫險”,那么,是什么“險”呢?,怎么會陷入險境的呢?又是怎么能脫險的呢?時隔57年,65歲的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次經歷呢?說“其中蘊涵著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
二, 默讀
默讀要注意速度,要從每分鐘300字提高到500字。本文大約1500字,要求4分半鐘看完,看完后要會復述故事情節。
1, 就故事情節要素搶答:
①,故事發生在美國的哪個城市? 費城
②,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七月里一個悶熱的日子
③,爬懸崖的一共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是哪兩個?
5個,內德,杰利。
④,那座懸崖有多高?巖石架有多高? 約20米高; 約7米。
2, 由此,故事可分為“冒險”與“脫險”兩部分,指名學生分別復述兩部分的內容,師生共同評議復述中的得失。
3, 學生輕聲朗讀課文,解決閱讀障礙。
補充:聳立(高高地直立); 顫抖(哆嗦,發抖); 迂回(回旋,環繞)屢次(每一次); 凝視(集中注意力看)
4,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有感情朗讀,注意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
三, 研討主旨
1,從課文內容看,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明確:無論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解開來,分解為一小步一小步,困難就不大了。
2, 在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明確:“你只要想著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地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難也可以闖過來。
3, 一個巨大的困難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明確:關鍵是化整為零。大困難是由小困難組成的,小困難是不難戰勝的,一步一步戰勝了小困難,最后就是戰勝了大困難。當然,重要的還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堅持不懈地走下去。
4, 為什么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
明確: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對困難,“走一步,再走一步”這種人生經驗,給人以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
5, 我們從中悟出怎樣的生活哲理?
明確: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對怎樣的艱難險阻,只要把大困難分解為小困難,一個一個地認真解決小困難,終將戰勝巨大的困難,贏得最后的勝利。
四, 多角度閱讀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從不同角度閱讀文章,就會有不同的發現,關鍵在于確定角度。
1, 評論父親的做法:作為家長,當孩子遇到困難與挫折時,要給予指導和鼓勵,不能包辦代替,路要讓孩子自己走,在走的過程中不斷地成長、成熟起來。
2, 作為孩子,路要自己走,不能老師讓大人抱著走,在自己走的過程中,要從大人那里接受經驗。
3, 杰利的做法:富于友情。
五, 課堂小結
作者從一件往事,感悟到一個人生哲理,成為一筆精神財富。這給我們一個啟示,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從事件中悟到道理。善于感悟,人就會變得聰明起來的。
六,板書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頓亨特
一, 復述: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二, 感悟:
三, 多角度閱讀
作者郵箱: 68111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