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武
摘要: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有許多側面和環節,板書是其中之一。板書是實現了師生雙邊活動的橋梁作用,它把教師、學生連接成“教師--板書--學生”的一種關系。圖形板書,就是根據課文提供的內容,畫出簡明的草圖再配上相應的文字說明,這種板書的好處是形象、直觀,能夠留給學生深刻印象。板書是反映課文內容的“鏡子”,是教師教學風格的凝練和濃縮,所以,每位教師都應該很好地掌握板書藝術,絕不能輕視板書的運用價值。
關鍵詞:
語文板書 圖形板書 板書藝術 審美能力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有許多側面和環節,板書是其中之一。板書是實現了師生雙邊活動的橋梁作用,它把教師、學生連接成“教師--板書--學生”的一種關系。板書是教師普遍使用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和表現形式,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的需要用黑板以凝練的文字語言或形象的圖表傳遞教學信息的教學行為方式,是師生在課堂上最簡易的利用視覺交流信息的渠道。板書是反映課文內容的“鏡子”,是教師教學風格的凝練和濃縮,所以,每位教師都應該很好地掌握板書藝術,絕不能輕視板書的運用價值。
筆者認為教師板書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長遠的。因為良好的教學板書,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是知識的高度凝聚與集中,是引導學生通往智慧的橋梁。精心設計板書是創設課堂藝術氣氛,形成師生心理相容,實現課堂最優化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如朱紹禹先生所指出:“板書能點睛指要,給人以聯想;形式多樣,給人以豐富感;結構新穎,給人以美的享受。”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視覺不僅是人類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手段,而且通過視覺獲得的信息又最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印象也較為深刻。因此教師的板書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好的板書對學生是一種直接的藝術熏陶。
語文課板書的內容,大多是教科書中沒有直接反映出來的,它往往是具體內容抽象化的結果,是對事物本質的提煉,因此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使他們得到認識上的深化與升華。語文教學的板書設計應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精練的概括性、清晰的條理性、鮮明的形象性、深刻的啟發性、顯見的直觀性。
板書的形式和教學的其他活動形式一樣,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從實際出發,恰當地運用。板書的種類很多,從語言的運用來分有提綱式(提綱挈領或提要式)、語詞式(關鍵語詞);從表現形式來分有文字式、表格式、圖示式;從內容來分有綜合式、單項式;從結構來分有總分式、對比式、分列式等。
下面筆者舉幾例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美學方法設計的圖形板書加以說明。
所謂圖形板書,就是根據課文提供的內容,畫出簡明的草圖再配上相應的文字說明,這種板書的好處是形象、直觀,能夠留給學生深刻印象。
筆者在教學文言文《捕蛇者說》時,當疏通好文字后,就根據文章的中心內容,設計以下的圖表對文章的 “對比”寫作方法加以分析。先確立《捕蛇者說》文章中心是:“賦斂之毒,甚于毒蛇之毒”。(用紅粉筆采用隸書書寫),圍繞中心作者從四個方面進行對比,即“生”與“死”,“安”與“危”,“暫危”與“常危”,“后死”與“先死”,從而揭露了社會矛盾,證實了賦斂之毒甚于毒蛇。板書按序排列了四個論據,像四方的衛士,在向主帥匯報軍情,證實了主帥的判斷完全正確。這樣既突出了中心論點,又生動有趣,一目了然。如下圖:
筆者在教學說明文《向沙漠進軍》時,設計以下的圖形對全文的內容加以概括,我們可以從圖形中清楚地看出,沙漠向人類進攻的方法是“風”和“沙”(沙是黃色的,所以用黃粉筆來表示沙的襲擊,這樣就會使學生有感性的認識及新鮮感,易于接受)。圖中用“ ”形象地說明它們的肆虐和危害,人類抵御兩種方式的進攻,所采取的方法分別是“栽防護林’’和“植林種草”(“防護林”和“草”是綠色的,所以用綠粉筆去表示),用“盾’’說明人類對付沙漠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這僅僅是守勢,人類要想徹底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用“≈≈≈≈≈≈≈≈”(藍色粉筆表示)表示,突出了水在征服沙漠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日照時,(太陽用紅粉筆表示)在圖形中人類對沙漠的進軍的箭頭用紅粉筆,表示表示進軍一定能取得勝利。(見下圖)
傳統的教學方式認為:板書以全一色白色為宜,并且不要作太多的美術加工,它以為強烈的色彩和圖象效果會影響學生的注意。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教師在板書上適當作美化加工,不但可以刺激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學習興趣,而且可以沖緩因為白色產生的鎮靜心理,調節一下情緒,重新進入興奮狀態,同時可以減少因為密密麻麻的文字造成的視覺疲勞。從另一個層次上講,這種圖象美術化的板書也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利于開拓學生的美育能力。
筆者在教學諸葛亮的《出師表》時,在熟悉課文內容時設計了以下的板書,它是由一個大“北”,一個小“伐”組成,取諸葛亮出師北伐之意。“北”字左邊是文章前一部分內容,右邊是后一部分內容。板書左右兩聯是杜甫贊頌諸葛亮的兩句詩,具有對稱和含蓄美。先板書“北”字兩豎,然后由左到右板書“北”字四橫的內容,最后板書“伐”字和兩聯。這樣的圖形板書能使學生一目了然,很有興趣的去學習文言文,更重要的是對所學的內容記憶猶新。
圖形板書是在對課文充分理解濃縮之后再利用符號、線條、色彩等加工而成的。它將抽象的學習內容具體化,使學生大腦皮層受到刺激,留下痕跡,把知識儲存起來,即使長時間過后,把文字忘了,也可憑借圖形特征,喚起再現性思維,把信息從頭腦中提取來,所以它起到了加深印象,鞏固知識的作用。它是通過線條、色彩,配以精要文字構成的一個個形式優美、新穎,引人入勝的圖形。這種板書的獨特審美價值是根據語文學科特點,充分挖掘課文的結構美、意境美、語言美等多種美的因素,利用形象化的手法,按照形式美法則精心設計而實現的。
多年來教學實踐表明,正確、巧妙的使用它,會收到激發情趣、陶冶情操、增強記憶、開拓思維、培養審美能力的良好效果。隨著新課程的普及,教學硬件的更新,教學媒體的有效利用,多媒體、實物投影儀、幻燈機等先進的教學用具紛紛搬上教室,教學板書這一教學行為越煥發出其新的生命力,在各位同仁共同探究和努力下,相信圖形板書越能發揮出其應有的光彩。
參考文獻
[1] 劉英陶編著:《教師職業技能》,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年5月版
[2] 伊道恩主編:《中學語文教學建模》,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3] 劉春彗 劉自匪主編:《板書技能 演示技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
[4]張中原編著:《語文教育實習指導》,開明出版社,2003年4月版
作者郵箱: chywn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