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陽一中
社會的發展對我國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適應時代的需要,構建具有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和審美性的高中語文課程,是我們國家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深化熱愛祖國語文的感情,體會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養,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也是亮點。 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具有深厚的內涵意蘊,學生往往不是通過一次閱讀就可以深入領會的。它需要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角度去一而再、再而三地理解和體驗。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組織學生的重讀,提倡從不同的角度隨機地進行閱讀理解,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下面,試就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組織開展鑒賞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談一些膚淺認識和做法。
一、發掘教材范例,點亮鑒賞之燈
教材(包括教科書、讀本和閱讀材料)是學生閱讀和鑒賞的基本材料。多數篇章閃耀著作者對社會的深刻認識之光和對人生的認識之光。善教者應從教材入手,激發學生的鑒賞興趣,引導學生踏上鑒賞之路。 這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通過組織富于美感的作品去鑒賞自然美與人性美、人情美,如《邊城》《荷塘月色》《再別康橋》等。《邊城》中,沈從文創造出閃耀著神性之光的理想人物,既體現著人性中的莊嚴、健康美麗、虔誠的一面,也同時反映了沈從文身上的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式的情懷。正如沈從文在抽象的抒情中所說:“生命在發展中,變化是常態,矛盾是常態...惟轉化的文字,為形象,為節奏,可望將生命某一種形態,某一種狀態,凝固下來,形成生命另外一種生存和延續。通過長長的時間,通過遙遙的空間,讓另外一時另外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注,無有阻隔。”二是重視發掘教材中蘊涵求異、創新意蘊的文本,并引發學生頭腦中的舊有觀念的激烈碰撞,使之在對新與舊的觀念的質疑,思索中進入鑒賞的境地。如學習《莊周買水》是鑒賞作者的巧妙構思,折射現代生活的面貌。作者借用了有關莊周的一些事情巧妙地貫穿起來,形成一個真實完整的情節。同時作者用當代人的眼光來觀照古人古事,用現代意識加以改造、生發,讓內容折射現代生活的色彩。教學實踐證明,這一鑒賞對學生的震撼是很大的。三是注意通過教材的比較閱讀,啟動學生的思維,激勵學生主動地去鑒賞。教學孫犁的《荷花淀》時,可組織學生對比閱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讓學生感受到一文在景物描寫中暗指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婦女的成長,一文在景物描寫中寄予了自己在大革命失敗時期“頗不寧靜”中偷來片刻的淡淡喜悅。
在這里,自主學習是“本”,但教師的點撥是“火種”,也不可缺少。教師應努力做到善
于引導學生為自己制作“火種”,進而培養學生燃起大火“照亮自己”的能力。
二、立足問題教學,培養鑒賞能力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鑒賞是學生、文本之間的互動對話,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鑒賞能力的培養應貫穿整個高中語文教學的始終,要切合語文學習的目的性、特征和規律,讓學生學會品味學習材料中所負載的信息,學會推求作者的寫作意圖,學會獲取與人實踐能力。事實鑒賞學習的策略,主要是要立足于問題教學。在這里,“問題”是教學的重點,需傾注極大的熱情。
首先,要精心設計鑒賞性的問題,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引領。鑒賞性學習是可以將問題作為落腳點的,因此,能夠尋求到富有鑒賞意味的問題是教學的第一步。評價“問題”質量的標準,一是能否激發學生鑒賞興趣和熱情,二是是否具有啟發性和思辨性,三是是否符合“知人論世”的原則。在問題提出方面,應努力從教師設疑布陣的“要我鑒賞”到學生自發釋疑的“我要鑒賞”。 其次,要精心組織鑒賞性的討論, 使之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題內容。教學中,應極大限度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連續不斷地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使學生一直處于自主鑒賞的積極狀態之中。 第三,要恰倒好處地驚醒總結,并留有余地,把鑒賞的熱忱延續到課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般都會對教師討論的問題進行評判,看看孰是孰非。不評判固然不對,但不把握好評判的“度”也不利于鑒賞能力的培養,更不利于鑒賞的良性發展。比較理想的評判,應是在肯定鑒賞行為的基礎上,對一些不正確的看法進行扼要的剖析,對一些還需作進一步透視的問題進行思路、方法或角度的點撥,或將鑒賞要點深入淺出地處理,同時勉勵學生在
課余時間探其精髓。
三、組織網絡教學,提高鑒賞水平
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為開展鑒賞學習創造了極為便利的條件。多媒體教學資源庫為學生的鑒賞性學習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計算機網絡學習不但實現了資源共享,而且實現了對學生鑒賞性學習的最大支持。例如:組織開展計算機網絡教學,讓學生訪問教師為開展鑒賞性學習而開設的網站,或利用已有的如,WWW.SYCNKI.COM(中國期刊網)等來查找適于開展鑒賞性學習的網頁。教師可事先制作網絡教學課件,主要內容可包括“問題探討”“名篇精鑒”“課文重讀”“鑒賞空間”“名家點評”“舊題新解”“我的園地”等。在這一環境中,學生的鑒賞熱情會得以較為充分的發揮,鑒賞的效率亦會得到增強并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進而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閱讀于鑒賞能力。網絡學習對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來說前途非常廣闊,前景極其誘人,值得我們去為之奮斗,促其發展,令其完善。可以說,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并不只是高中階段特有的任務,也不能說只有到了高中才具有培養的可能與必要,只是在高中階段,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具有特定的意義。近幾年的《考試說明》中不斷地將有關鑒賞的客觀性試題改為主觀性測試,也使鑒賞閱讀顯得尤為重要,這決不容忽視,所以我們從語文教學的角度,極力倡導培養高中生的鑒賞能力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而這一理念的擴展和延續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