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目標
1.在掌握消息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
2.領會本文對戰爭的獨特表現。
3.品味本文語言準確、凝練,富有表現力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比較探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表達反對戰爭,渴望和平的意愿。
4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
教學難點:(1)品味本文語言準確、凝練,富有表現力的特點。(2)側面描寫來表現戰爭的殘酷。
5教學過程
1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來重溫一場殘酷的戰爭。這場戰爭是二戰中前蘇聯衛國戰爭的主要轉折點,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和規模最大的戰役之一
(板書課題《漫談斯大林格勒之戰》)
2感受戰爭
二、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視頻。請問你對戰爭有何感受,請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戰爭?
3介紹文體
三、由學生的回答得出“這就是戰爭的真相”的結論,真相就是事實,報告文學就是報告事實用文學的表現手法。(就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塑造藝術形象,及時反映現實生活的文學體裁)。因而報告文學與新聞一樣具有真實性、時效性、文學性。但文字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
(板書報告文學)
4作者簡介
伊利亞愛倫堡(1891---1967),蘇聯記者、作家、社會活動家。著有長篇小說《巴黎的陷落》(獲1942年度斯大林獎金)、《暴風雨》和《九級浪》等。用五年時間寫成的《人歲月生活》被譽為蘇聯“解凍文學”的開山巨作和“歐洲的文藝史詩”。
5導學探究:
1、活動一:速讀課文,回答問題:作者為我們報導了一個怎樣的事實?
討論后明確:希特勒的潰敗。
2、活動二:思考、合作、探究:
(1)作者是如果將“德國法西斯必敗”這一觀點傳遞給我們的?請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合作探究,再分別展示。)
教師點評:德軍:食物減少,逃兵增多,飛機被毀,機場被占,節節敗退。蘇軍:團結一致,共同殺敵,步步為營,不斷勝利。通過對比的手法,表現了法西斯德國的不得人心,必將滅亡。 (注意:在此處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本157頁空軍上士奧斯卡 鮑烏斯特的事例。)
(2)本文對戰爭的描寫與我們剛才看到的視頻對戰爭的表現有何不同?
本文采用了小中見大的手法,從側面描述德軍的窘況(德軍被蘇軍包圍后陷入困境,連食物都無法保證,更談不上戰斗力。)從中可看出德軍必敗、蘇軍必勝的趨勢。同時告訴我們侵略者發動不義戰爭的悲慘下場。
(3).試概括本文的主旨。 提示:這篇文章描寫了……,表現了……,表達了……。(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按照主題概括方法,對文章進行主題概括。然后小組討論,展示。)
教師點評:這篇報告文學描寫了陷入絕境之中的德國侵略者的艱難處境,從側面表現了蘇聯人民的英勇抗戰,表達了作者對法西斯主義必然失敗的堅強信念。
3、活動三:探究文學表現手法:
在《漫談斯大林格勒之戰》敘述中,你覺得作者的表達有什么獨特之處,他如何使敘述變得生動起來?
----用了多種修辭手法 ----加入了作者的情感 ----引用了很多人的話,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從多角度敘述 ----幽默風趣、富有調侃的語言
小結:本文用文學的表現手法為我們描寫了一場殘酷的戰爭。表現了反對戰爭,法四斯必敗的主題。讓我們銘記過去,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好好學習,好好生活。
6作業布置
請將本文改寫成一則消息。
譚義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