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輝弟
杜甫有詩云:“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而我以為:我們班主任也要當“好雨”,充分把握機會,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以自己的模范行為讓學生效仿,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發(fā)和教育,從而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孔子子路》記述了孔子的言論:“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肯定了身教的重要性。我們教育的對象是青少年,他們單純、向上、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模仿力,可塑性大。他們每天與教師頻繁接觸,必然把教師作為觀察模仿的主要對象,教師的儀表、言談舉止、學識水平、自身修養(yǎng)等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直接影響。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身教這種教育方式比批評、訓斥效果要好得多,能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教育效果,特別在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一、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習慣真是一種頑強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向上、勤奮地學習。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平時抓紀律教育外,還應注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我班的李樹彬同學智力不錯,腦筋靈活,反應很快,但學習成績居全班中等。我認為他很有潛力可挖,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了解,發(fā)現(xiàn)他作業(yè)書寫馬虎,課堂上東張西望,精神不集中等不良學習習慣。于是,我在平時教學中注意利用身教,創(chuàng)設情境,如課堂教學中注意板書的字體和整體美觀,把目光撒向李樹彬,用目光把他拉回到課堂教學的軌道上來;下課時,我主動融入到樹彬這個角落,傾聽學生的訴說,同時目示這位學生,引起他情感上的共鳴。并注重身教后的考查和督促,久而久之,他的作業(yè)認真仔細,字跡工整,并在課堂上積極發(fā)言,學習成績躍居前列,并在鎮(zhèn)語文科競賽中獲一等獎。
二、塑造堅強的意志品質
良好的意志品質會使學生自覺抵制消極情緒,成為在學習中不斷克服困難攀登知識高峰的內驅力。班主任身教對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次課間操,由于天氣冷,北風呼呼地刮著,該做操時,有的同學半截手掌還縮在袖子里,有的同學動作不到位,只是像那么回事地“寫意”幾下,回到教室,我問同學們:“今天冷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冷。我告訴同學們:“今天老師只穿了一件襯衫,外加一件西裝,可是老師始終站在隊伍最后面,那個地方更開闊,風更大。”同學們這才發(fā)現(xiàn)老師的衣著,臉上露出了佩服的微笑。我趁熱打鐵地啟發(fā)同學們:“同學們天冷時,可以多穿一件衣服,但決不應該縮手縮腳,縮頭縮腦,那是懦弱的表現(xiàn),一個有頑強意志的人應該像張海迪姐姐一樣微笑著面對困難。”
自此以后,任寒風刮著,只要我站在隊伍最前面,同學們便將胸脯挺得高高地,那神情似乎在說:“我們是堅強的人,不怕冷。”
我不禁為之一顫:身教重于言教。只要班主任以自身模范行為去影響學生,用火一樣的熱情去幫助學生,定能塑造學生堅強的意志。
三、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為習慣,必須有正確的道德行為作為導向,班主任居于師生關系的主導方面,因此,班主任要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嚴于律己,在道德習慣各個方面做學生的表率。班主任可以創(chuàng)設一定情境,抓住有利時機,利用身教,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
有這么一件小事,一天上課前,有兩位同學遲到,為了搶先,后面的佳發(fā)推倒前面的小超一越而過,對于被撞倒在地的小超不予理睬。對此,同學們的表情各異,就是沒人主動幫忙;這時,我迎著同學們的目光親自扶起小超,問他摔傷了沒有,痛不痛。結果,同學們都面有愧色,佳發(fā)也主動認錯。學生犯錯是難免的,單憑給他們講大道理,學生可能會口服心不服。他們會認為:老師,你怎么不做?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必先自己做到,讓學生有樣可學,有鏡子可照。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學生李瓊文不幸得了闌尾炎,須住院治療。得知情況后,我親自到醫(yī)院看望她,并給她補課。全班同學在我的影響下,自發(fā)地三三兩兩結伴到醫(yī)院慰問李瓊文同學,有的贈送圖書、筆記本,有的獻上自制的小禮物,特別是幾個成績好的同學還告訴我,讓他們上醫(yī)院給她補課。這些深深地打動了她母親的心,她頗有感觸地對同學們說:“你們真是老師教育出來的好學生。”
另外,教師本身的語言文明程度,言談舉止,對學生的道德習慣也有一定的影響力,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于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進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要求學生有高尚的文明行為習慣,也要求教師在課堂及其他場合,要舉止文明,談吐文雅,這樣才能感染學生,熏陶學生,達到陶冶學生道德情操的目的。
教師,為人師表,就應該時時,事事做學生的表率,在教育工作中適時當“好雨”“潤物細無聲”,學生只有看到優(yōu)秀的品行在班主任身上活生生地體現(xiàn)出來,才會信服。但不一定能立竿見影,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的特點,需要班主任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了解學生心理,結合實際,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揭陽市揭東縣玉窖鎮(zhèn)官碩中學
電話:06633217369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