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2003-04-10
本報北京4月9日電(記者劉萬永)教育部部長周濟今天宣布,為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教育部正式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推出12項措施以提高高校教學質量。
周濟說,“質量工程”是教育部正在制訂的《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深化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繼續推進教授上講臺,每年評選和表彰100名國家級教學名師,鼓勵教授為學生講授大學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建設1500門精品課程,并將精品課程的教案上網,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改革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標準、手段和考試方法,推進基于計算機的個性化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的英語綜合實用能力;積極推進制度創新,改革教學評估工作,建立5年一輪的普通高等學校評估制度;建設一批基于互聯網的國家級示范教學基地和基礎課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促進并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大力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教育,促進產學研結合,培養應用性技術人才;進一步調整學科專業結構,規范專業設置管理,加強對高職高專院校專業建設與發展的宏觀指導;推動高等醫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逐步理順醫學教育體制;加強電子圖書館與教材建設以及實驗設備等優質教育資源共享;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和社會責任心教育;實施訪問教師計劃,繼續推進雙語教學和聘請國外優秀教師來華講授專業課程。
根據高等教育發展的現狀和需求,教育部決定分步實施“質量工程”。目前已開始具體實施的工作有:進行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教育部將在今年下半年按照精品課程建設標準,評選1500門精品課程,授予“國家精品課程”榮譽稱號,給予一定經費補助并向全國推廣。同時,從2003年開始,設立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每年評選表彰100名教師,授予“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榮譽稱號。并以此為契機,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教學、關注名師的良好氛圍。此外,教育部還將進行高等學校教學評估工作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