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人有前世今生,輪回轉世,生生不息。
后來不知何時起,這輪回轉世的交接處,安排了一位中國傳說中的人物出場,孟婆。為了避免當時世人知曉前世而泄露天機,上天特命孟婆為幽冥之神,并為她造筑醧臺,為每一個前往下一世的人送上孟婆湯,徹底隔斷與前世的因緣。
看過無數的故事橋段,惡人、癡人、善人,不管是憎惡前世還是留戀前世,總有一些人掙扎在喝湯的時刻。對這外力強迫遺忘的抗拒,可能是人對強迫性行為本能的反抗,也許又是人對通曉前因后果激烈渴望與追求。
可是想一想,為什么中國人會在這樣一個新舊交接的環節里設置這樣一個人物,扮演這個不討好的角色?《金剛經》上講:過去心不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有來,想它干什么。孟婆這樣一個人物的設置,或者說這樣一個動作的增加,的確是充滿了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如果不忘掉前生的人與事,下一世一定是沒有辦法活下去的。這種人生體驗,如果不是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支撐,很難感同身受并認可。多少人當世之事,幾乎類似為前世與今生的距離,我們錯過的'事,經歷過而不再相見的人,就是消失并不可逆回的前世因緣。
所以為什么要那么執著去記清過去,去渴望預知未來呢?不能遺忘,就永遠沉迷在過往中而無法走進新的生活;清晰了解未來的樣子,當下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所以只知當下,該遺忘的遺忘,該無知的無知,才是生活的最大智慧。
對于人來說,只知當世,實在是上天設計給人類的絕佳局面。
所以我們所享有到的每一個當下的狀態,其實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雜文隨筆】相關文章:
一切都是最好安排作文02-25
讀書的雜文隨筆01-23
讓的雜文隨筆12-06
成績雜文隨筆04-17
公車雜文隨筆04-02
生命雜文隨筆03-15
書店雜文隨筆02-25
消愁雜文隨筆08-27
夜讀雜文隨筆08-21
信馬由韁雜文隨筆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