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趣的形體組合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
一、教材分析
1、本課是建立在線描畫的基礎上的造型活動,是學習立體造型的基礎和過渡,具有承上而啟下地位
2、是學習造型設計及創作表現的必要手段。
3、能促進和培養概括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和表現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對物體形體的感受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學習興趣
2、初步學習簡單物體結構的表現方法。
3、加深對物體基本形體組合的理解,并懂得遷移。
三、重點:理解立體和空間概念,掌握組合變化規律。
難點:正確地用結構分析法表現物體的形體。
四、教學過程:
播放空間快速多樣變換的科幻VCD片,引起興趣,輕松氣氛。
1、課的導入(請兩位學生玩積木,激發興趣并啟發學生提出對堆積木組合法的理解。)
★問題:同學們,通過玩積木,你們發現了什么?
(讓學生發表各自的`發現)
板題:《有趣的形體組合》
2、認識分析:
★問題:這種用積木堆積法做成的物體能在自然界和生活中找到嗎?
(學生舉例、播放錄像)
①基本形體:
(展示:有關實物和四個幾何石膏模型)
②構成方法:如何理解物體的組合構成?
方法:以軸心回旋構成穿插組合切挖組合不規則組合
(展示實物以及印刷品掛圖)
3、表現方法:直觀介紹結構畫法
①、播放物體結構的分析和畫法錄像。
②、師生共同演示表現物體。
(在講臺前快速放置兩個畫架,一個結構簡單的油漆桶。老師和學生現場分別進行寫生演示)
★問題:師生畫法有何不一樣?效果如何(學生分析評述)
我的方法介紹:(我作畫時已注意了什么?)
1、構圖定位(位置安排,比例特征,線條用筆)
2、基本形體概括表現(形體和不可見的線表現)
3、調整特征與形體(強化物體前面及可見部分線條)
4、實踐要求:
運用線條表現物體結構和體積,選擇一個進行物體描繪。
要求:
①寫生(兩人畫一個積木或選擇臺上物體)
②畫出不可見的結構線
③注意構圖大小、位置和對象特征
5、實踐表現:教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鼓勵學生、展示作品。
★指導要點:表現角度;作畫習慣;描繪方法;特征比較;自我批判、自我調整。
6、作品
結束語(
同學們,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非常出色,學得開心,學得認真、畫得不錯、評得更棒;別小看這些小小的基本形體,他們可是一切設計造型的基礎哦,希望同學們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努力,美好的生活、宏偉的建設藍圖還要靠你們來描繪和創造。
五、教學反思(略)
【有趣的形體組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美術形體組合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