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習作四》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級上冊習作四是寫一處秋景,經過兩次修改,定下了以下教學目標:
1、對照插圖讀懂例文《山坡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說說小作者在山坡上看見哪些景物,明白寫好一處景物的要領:留心觀察景物的特點,有動有靜地寫。
2、初步培養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3、走出戶外,實地觀察,發現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或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仿照例文寫一處景物。
教學重難點: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用心觀察,用情描寫。
為達到以上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處理的:
1、分層次教學:通過讀例文,明白寫好一處景物要留心觀察景物的特點,動靜結合地寫,指導學生把一段話寫具體詳細;通過學生小組說、自己寫,鼓勵學生用好詞好句把文章寫生動;通過展示下水文,激勵程度好的學生寫成
2、考慮到學生語言的平淡,積累語言的需要,設計了課前談話,看圖說詞說句的練習。
3、為了文章的內容充實,布置學生利用雙休日選擇一處景物認真觀察,充分利用眼、耳、鼻、口等多種感官,全身心地感受秋天,擁抱大自然。
設想雖好,但課上下來,心情卻不舒暢,原因是:
1、因關注學生不夠,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他們太拘謹,課堂氣氛很沉悶。若他們能輕松一些,應該能說得更生動流暢。
2、指導說景時,如果能指導學生充分說自己用眼耳口鼻等感官感受到的秋天,可能他們筆下的秋天就能更豐富全面。
3、受邱成立老師的評課提示,如果能聯系第三單元指導,學生對有順序地寫,具體地動靜結合地寫景可能會更熟練些。因為第三單元是看圖寫話,要求有順序、具體、動靜結合寫一處景物,而且針對怎樣把動物寫具體指導得分量重些。
4、可能是從五年級剛剛下來,對三年級學生的
上完課后,我傾聽了各位
邱成立:習作三和習作四的寫景是否有所區別,能否把二者的聯系之處給學生點出來;把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的要求過高了;比喻、擬人、詩句用在
李衛:習作指導是注重方法技巧的指導,還是注重學生的真實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
姜慧燕:課前談話干巴巴的,寫到黑板上的詞語沒有運用到
田東英:指導
郭海霞:在指導完例文后,如果能出示幾張很美的菊花圖片,然后引導孩子描述一下,把菊花的美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然后出示下水文,肯定對孩子有一定的震撼,也避免了賣弄之嫌,這時再讓學生寫,學生會有大踏步的提高。
徐助理做了
教師在指導習作時,不要給學生劃框框,框架式
收獲很多,觸動很大,習作指導的能力仍需修煉。
【《習作四》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2.習作教學反思
3.習作教學反思
4.習作4教學反思
7.習作3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