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孩子》全文用兒童詩的形式描寫了農村孩子的快樂生活,讀來清新舒暢,是一篇孩子樂學的詩文。別看這篇詩歌內容短小,可是要真正的做到讓學生學懂、明白,可就不太容易了。課文內容雖然短小、優美,可要仔細琢磨起來,東西還不少。教學中我以“讀”為主,在我的引導和解讀中,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鄉下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種趣事,以及他們善良、樸實、聰明和能干。創設各種不同的情況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揮各自想象,激活課堂氛圍,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突破難點,理解課文內容。例如:“曾是媽媽懷里歡唱的黃鸝,曾是爸爸背上盛開的野菊。”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自己躺在媽媽懷里是怎樣一種感覺?趴在爸爸背上去野外游玩又怎樣一種感覺?學生爭先恐后的.說“幸福、溫馨、快樂等”,也通過學習學生了解了鄉下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在這一節課我覺得課外拓展還不夠顯著,這一環節今后還得加強。
讀第二節時,抓住“捉蝴蝶”----“編故事”,“含草葉”----“吹歌曲”等詞,讓學生邊讀邊想象稍稍長大一些的“鄉下孩子”在樂趣無窮的自然中玩耍、嬉戲的情景,感受“鄉下孩子”無憂無慮的愉快心情。然后抓住“挖野菜”、“逮小魚”等詞讓學生了解又長大一些的“鄉下孩子”會在閑暇時幫父母做一些事了。通過“撐圓了”、“樂壞了”等詞感受勞動的滋味----樂在其中!這些令人充滿遐想的語句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走進教材,在層層深入地朗讀過程中意會課文用詞的貼切與精美,漸入佳境。于是我趁熱打鐵指導學生讀好最后一節:“哦/鄉下孩子/生在陽光下/長在曠野里。”通過朗讀簡潔明快、朗朗上口的詩句,學生們體會到了農村的廣闊與前途的光明。老師講得再多,也不會比課文本身更生動更形象,不如老老實實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讀美,在讀中去感悟、去學習,在讀中去欣賞,去接受潛移默化的教育,回歸到語文的本位上來。”
反思可以促進教學,可以更好的服務學生。
【小學語文《鄉下孩子》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鄉下孩子》教學反思10-03
《鄉下孩子》教學反思06-26
鄉下孩子的教學反思12-08
《鄉下孩子》教學反思06-27
鄉下的孩子教學反思05-12
《鄉下孩子》的教學反思09-05
鄉下孩子教學反思05-16
《鄉下孩子》的教學反思05-16
《鄉下孩子》教學反思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