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對象
1 、高一年級學生
2 、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操作能力
3 、對photoshop有一點基本的操作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利用選區工具在某張圖片中選取特定對象;
2、讓學生掌握由多個圖層合成一張新的圖片;
3、體驗創意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
準確剪切對象,使合成后的作品逼真
教學難點
如何使合成的作品有創意
教學用時
1課時
教學過程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情境導入
播放一組圖片
播放由這組圖片中不同的圖片合成新的有創意的圖片效果圖
欣賞作品
激發學生的興趣
問題的提出
提問:
1、從剛才的播放的一系列圖片中你們對哪一張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2 、你知道它是利用什么工具怎樣做出來的嗎?
學生回答問題
讓學生產生問題,是啊“這是怎么做出來的?我能想到能做到嗎?”剖析問題
作品妙在由兩張毫不關聯的圖片經過摳選合并加工讓人產生了新意,有靈光一現的感覺,它是由我們上次課學習的photoshop軟件合成的。同學們想不想讓自己的靈光一現也變成現實啊?
學生互動
觀察學生,看他們對解決問題的興趣程度實例演示
選擇學生較感興趣的一張效果圖分析;
根據選取對象的特點選擇摳圖工具摳選對象
矩形工具:選取相對較規則的對象時選用
套索工具:選取不規則對象時選用
魔術棒工具:選取對象與背景色有較大差別時選用
利用移動工具或復制粘貼的方法把摳選的對象移植到另一張圖片上
添加文字,提升效果圖的創意
保存效果圖
學生觀看
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操作步驟設置任務學習實踐
提供圖片資源,允許上網查找自己喜歡的圖片
由一張或多張圖片合成一張有創意的.效果圖
保存作品到教師機本班的文件夾下
學生上機練習
發散學生的思維
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作品評價
提出問題:誰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與同學共享的請舉手,然后播放舉手學生的作品
適當點評作品
同學之間互評
作品創作者對創意的解釋
讓學生體驗他人的思維飛躍
學會欣賞他人的作品小結
歸納這次課主要學習的知識點,肯定學生的能力,希望他們能做得更好
【數字化圖象的合成】相關文章:
3.圖象的意思及造句
9.波的圖象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