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社會調查報告4篇,歡迎大家分享。
社會調查報告 篇1
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問題,在我國當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為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傮w來看,我國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狀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著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當;三是相當一部分獨生子女家庭陷入溺愛與過分管理相交織的誤區(qū)。
一、造成我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一)不能正確對待獨生而導致過分溺愛
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還較低,社會養(yǎng)老問題還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以及受多子多福等傳統
文化觀念的影響,我國人的生育愿望仍是強烈的。因此,不論生男生女,只生育一胎,對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并非出于自愿。這是我國在人口生育問題上絕大多數家庭的心理狀況和社會現實。但由于我國的國情,若不控制人口數量的大幅度增長,就會造成更嚴重的人口等社會問題,因此提倡一胎化,是我國不得不實行的國策。一胎化政策的執(zhí)行遇到了多種阻力,特別是在生產力水平低及文化水平低的農村遇到的阻力更大。十多年來,這一政策雖然在我國城市中特別是在干部、職工隊伍中得到了較認真的執(zhí)行,但是,由于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中人們的心理狀態(tài)不平衡及我國傳統文化的作用,這些獨生子女家庭便把對眾多孩子的愛和希望都集中在獨生子女這株獨苗上。這便是多數獨生子女家庭自覺不自覺地被陷入溺愛中的社會原因和家庭原因。 由于多數獨生子女自覺不自覺地被陷入了兩代六位長輩的溺愛之中,自幼嬌生慣養(yǎng),孩子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在抗拒家庭教育方面也就往往有恃無恐。因此一些家庭對其也就任其所為,使其為所欲為。再加之對其期望值普遍較高,也就導致了不少獨生子女家庭的家庭教育失常,形成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比如,不讓孩子離開自己,或者由于怕不衛(wèi)生,或者怕孩子學壞,或者怕孩子受欺侮,不讓孩子獨立活動而包辦一切。結果就出現了《中國的“小皇帝”》里所描繪的,兒子在夏令營時住在學校里,父親半夜爬到兒子床底下守著,怕兒子掉下床來。這種過度保護極不利于孩子的正常發(fā)展。
一些獨生子女的家長對獨生和獨生政策的心理反差,往往導致情感的扭曲,使對孩子的愛缺少理智過度偏愛,致使不少獨生子女家庭出現低收入高消費現象,把大部分錢花在孩子身上,盡力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許多是不合理的要求。
(二)因是獨生,家庭環(huán)境有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因素
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其幼年期的心理發(fā)育,需要一定的條件。失去了一定的客觀環(huán)境條件,孩子的健康成長特別是幼年期的心理發(fā)育便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比如說,孩子在其幼年期的心理正常發(fā)育,需要有與其年齡相仿的孩子一起生活、玩耍的生活體驗和情感交流,這樣才有利于孩子產生童心的共鳴,相互促進,保證身心的健全、健康發(fā)育。對此,國內外兒童心理學家都是共同肯定和強調的。而獨生子女由于無兄弟姐妹,在家庭中就缺少小伙伴,整天與成年人特別是年長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城市里,鄰里關系一般又不親密,來往較少或很少,特別是在高層樓房中生活的孩子更是如此,各家自立門戶,基本上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因此,就使得相當數量的城市獨生子女自幼缺少小伙伴,而整天被成年人包圍和保護著,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fā)育和健康成長的.再則,兒童的獨立性和獨立生活能力等需要在平常的生活中得到訓練和養(yǎng)成。而獨生子女由于自幼就被陷入在多位老人的過度保護之中,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衣擇其佳、飯擇其精的生活,樣樣都能順利的得到滿足,整日與各種高檔玩具相伴,因而容易養(yǎng)成獨立性差、倚賴性強、自幼好逸惡勞、追求享受、不識五谷春秋等弱點和缺陷。
(三)家庭教育水平普遍不高
從總的情況看,近些年來,我國雖然已著手對家庭教育問題的科學研究和指導,已有不少部門和教育學家、
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在越來越關心這一問題。但是,有關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還有限,普及的力度和廣度還不能適應我國這個多人口、多獨生子女國家的需要,這種狀況,從總體上決定著我國的家庭教育水平還不高。再則,不少家長不愛學習或不善于學習,更是缺乏對家庭教育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不愿在子女教育方面動腦筋、下功夫。
二、要提高我國獨生子女綜合素質,最根本的在于提高獨生子女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
(一)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主要包括:家長要掌握必備的文化知識和科學育兒知識,并能根據獨生子女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教育;獨生子女的家長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并成為孩子的楷模;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氣氛,使孩子從小就學會尊重、關心、團結、體諒他人;盡力促使其多方面良好個性的形成,為成人、成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要遵循家庭教育原則
根據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殊性,在施教過程中應遵循適度原則、全面原則、一致原則、民主原則和嚴格原則。所謂適度原則,是指獨生子女的教育必須依據其身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不要因為是獨生子女而寄予過高的期望,提出過高的要求,給予過分的愛和照顧。在智力開發(fā)上不搞過度教育;在生活中,要使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能事事都由家長代勞;在物質供應上,不給過度滿足等。全面原則,是指要注意德、智、體、勞、美的全面發(fā)展,尤其要處理好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的關系。一致原則,是父母對子女教育的態(tài)度,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其的教育態(tài)度要取得一致,要注意教育的整體效應,要配合默契,協調行動,在孩子面前不出現意見分歧和沖突。民主原則,是指在家庭中要形成民主氣氛,不搞“家長制",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搞一言堂,逐步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人格。嚴格原則,是指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不能放縱,要使孩子逐步樹立起是非觀念,養(yǎng)成知錯必改的好的道德品質,只要不斷克服自身弱點,才能健康成長,才能成為有益于社會的人。
(三) 要加強對獨生子女社會化教育
由于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自幼缺少小伙伴,多數時間生活在成人之間,所以,多數獨生子女在許多方面的性格都不能很好地融合于社會之中。因此幾乎所有的有關研究和專家都認為獨生子女最明顯的缺點就是缺乏社會性。主要表現就是缺乏與周圍人交往的能力;缺乏參與社會的能力;缺乏在社會環(huán)境中應變的能力。因此強化獨生子女的社會化教育,是改善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方法之一,也是克服其在獨生的環(huán)境中容易形成的弱點的重要途徑和根本措施。要多給獨生子女提供社會生活,孩子到二、三歲時就希望有兒童伙伴,獨生子女這方面的要求就更強烈,希望進入他(她)們的“兒童社會”、“兒童世界”。如果得不到滿足,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孤僻、不合群。因此當孩子長到一定年齡的時候,就必須向孩子提供年齡接近的小朋友,給孩子提供他(她)們的社會生活。為此,可帶孩子去串門,找其他小朋友玩耍;可帶孩子到兒童樂園去游戲:也可盡早將孩子送進托兒所、幼兒園,讓孩子去廣交小朋友,擴大其社會交往。切不可把孩子一直關在家中,使其離群索居。
(四) 要培養(yǎng)獨生子女的獨立能力
家長應有意識地克服過度照顧和過度保護,凡是其能自己獨立或在指導下完成的事,讓孩子自己來干,不要包辦代替。獨立自主能力是在實踐中鍛煉出來的。應給獨生子女多創(chuàng)造鍛煉其獨立能力的機會,應盡早鼓勵其自我照顧,稍大一些,可交給孩子一些能獨立完成的任務,完成得好,要鼓勵、表揚,促使其增強自立、獨立的積極性。從小注重培養(yǎng)獨生子女的自主活動能力。所謂自主活動,就是按照他們自己的意志去活動。這種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獨生子女的勇敢精神和創(chuàng)造性。凡是不違背社會規(guī)范的孩子們的自主活動,家長們都應該盡力給以鼓勵、支持。即使失敗了,也不一定是壞事,仍可磨練孩子們的意志力,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精神,并且還會促使孩子多動腦筋,知道在世界上辦成一件事并不是容易的事,激發(fā)其刻苦學習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 要進行適度逆境教育
為了克服獨生子女的弱點,應對獨生子女進行適度的逆境教育,進行居安思危、憂患意識、勇于實踐、經受挫折、克服困難、擺脫依賴和培養(yǎng)自主自立精神的教育和鍛煉,使孩子逐步形成對困難的承受能力和對復雜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培養(yǎng)孩子不畏困難的堅強意志和毅力。
獨生子女對于千千萬萬個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只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對國家和民族來說,卻意味著整個未來,因此誰懂得怎樣更好的教育獨生子女,誰就贏得了未來,誰就能擁有美好的明天。
社會調查報告 篇2
摘要:通過本次對臨淄區(qū)各中學的學生零花錢的調查,我們小組成員親身體驗到了投身社會實踐的樂趣。以下是我組調查的過程概述及方法。
首先我們確定了問題和研究目標,即中學生零花錢現狀。其次,我們制定了收集信息的研究計劃(第一,確定所需要的信息;第二,收集有關資料,即問卷調查;第三,提交調研計劃);然后,實施研究計劃;最后,解釋并報告研究結果。于是寫下了此篇論文。
關鍵詞:中學生零花錢問卷調查研究
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生活不斷充實。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自然倍受寵愛,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零花錢狀況。面對日漸增長的零花錢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呢?學生門是如何來安排他們的零花前的呢?這些零花錢又對他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這些都是十分另社會關注的問題。因此我們小組就這一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為此,我們犧牲了不少時間,一起設計出問卷內容,并向自己認識的各所中小學校的同學分發(fā)。第一次作如此的問卷調查,不免缺乏經驗,但經過全體成員的努力,終于完成了本次活動。以下便是我們結合調查結果作的一份初步的研究報告。
問題一:零花錢的來源—94.4%的中學生零用錢來自父母
我們認為,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生活開銷一般都是依賴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于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因此,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通過打工或者兼職,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中學生的年齡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余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
問題二:零花錢的數額
初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費層次更為平均
我們認為,初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初中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ㄤN和每日車費為主。因此大多數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50元以下。相對來說,高中生各方面的開支比較多學習上的花費要明顯多于初中生,對于自己孩子在學習上的正常開銷,家長們的出手是毫不猶豫的,同時孩子們平時的生活花費和日常零用錢,也開始隨之水漲船高。
問題三:零花錢的使用情況
中學生零用錢的三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
由圖可以發(fā)現青少年的零用錢花費中,精神消費上的購書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國內的文化消費市場上針對青少年朋友的書籍還是非常的少,許多都是習題集和課內補習資料,可以填補青少年精神空間的書籍少的可憐,因此必須重視中學生的文化消費需求,挖掘中國式的精神消費內容,豐富青少年的業(yè)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46.5%的中學生朋友會把未花完的零用錢進行儲蓄,而且相當多的學生儲蓄是有明確消費目的的,是一種積攢行為。這個結果表明,勤儉節(jié)約的中華美德在當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繼承和發(fā)揚。
孩子的儲蓄行為是個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其從小養(yǎng)成善理財的好習慣。但同時也必須關心孩子的生活習慣,對于不良習慣必須堅決糾正,這也是對孩子將來負責。
另外許多青少年學生比較喜歡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開銷也占有較大的比例。
問題四:對零花錢的態(tài)度中學生普遍缺乏理財能力
我們認為: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yǎng)成于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tài)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人從小克勤克儉,長大后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的很容易,長大后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以上是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當多的在年紀尚小時便已受到了金錢的強烈沖擊,正逐漸形成獨特的金錢觀。因此,金錢教育對于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來說,已經是一個嚴峻的挑戰(zhàn)。教育者們有必要教孩子怎樣對待錢和看待錢。目前我國的中小學一般都還沒有開設專門的金錢教育課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質教育體系中也沒有明確提出具體的金錢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錢教育活動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層面,且無正規(guī)體系。問題是嚴峻的。
國外許多發(fā)達國家的家長都比較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能力,家庭經濟條件再好,學生打工掙錢、自食其力還是比較普遍的。國內在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后,家長總希望在自己的`保護傘下為孩子營造安逸舒心的成長環(huán)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在教育上可別大意了,拔苗助長不行,過于精心呵護更不可!
國外成功的教育經驗表明,對中小學生進行消費、投資等方面的理財教育將有助于孩子對經濟社會的適應性和敏感性,對他們日后的理財能力有相當影響。當然,我國目前要對中小學生進行金錢教育是一個艱巨的過程,F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孩子要啥盡量滿足,家庭優(yōu)越的條件養(yǎng)成了孩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龍到頭來卻是養(yǎng)子成蟲,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教給孩子怎樣使用零花錢則是最基本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小組就此展開了討論。最后我們設計一位高中同學了一個星期的零花錢使用方案。
以上便是我們的一些設想。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發(fā)。但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家庭、生活的實際情況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了兩點。第一,廣大中小學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錢。培養(yǎng)理財觀念。第二,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財教育。兩方面緊密結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
最后,我要向給予過我?guī)椭乃型瑢W和老師致以最崇高的謝意,謝謝你們!
社會調查報告 篇3
20xx年春節(jié),即使沒有了鞭炮聲的不絕于耳,也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因為就在這年除夕前,國家宣布禁放煙花爆竹。這項決定使很多人失去了每年最大的樂趣。當然,也解救了這個逐漸被霧霾占領的城市,讓大家都能夠睡了個好覺。睡好覺,還不能放煙花。那要做些什么呢?恰好這個時候騰訊和阿里的搶紅包,進入了人們的視線。至此,全民掀起了一股搶紅包熱潮。坐車搶紅包,走路搶紅包,只要到了整點搶紅包的時候,頁面系統讓你再好的網速都刷不進去。據統計,春節(jié)期間,微信搶紅包風靡,據統計數據顯示,從除夕到初八,有超過800萬用戶參與了搶紅包活動,超過4000萬個紅包被領取,很多人為了搶紅包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
究其原因
明知道靠搶紅包發(fā)不了家,人們?yōu)槭裁催愛搶紅包?原因無非在于兩點:網民時間成本低;喜歡圖熱鬧還;同時,人們搶到的不僅是燒餅錢,更是晚上飯局上的談資。去年春節(jié),微信紅包突然走紅,殺了支付寶一個措手不及。今年離過年還有好遠,兩大巨頭就爭相給全民派發(fā)紅包。微信、QQ、微博、支付寶都是戰(zhàn)場,各路明星、企業(yè)家、領導、段子手紛紛參戰(zhàn)。人人各謀其利,戰(zhàn)場上一片狼藉。 有紅包搶固然爽,可眼瞅著很多人回家又要在“啥時買房”的逼問中默默找地縫,現在卻還在搶幾毛錢一個的紅包。問題來了:明知道靠搶紅包發(fā)不了家,人們?yōu)槭裁催愛搶紅包?
答案一:時間成本太低。閑著也是閑著,與其替上帝操心世界末日,替汪峰操心大舅子,不如搶點紅包買個茶葉蛋吃,回頭默默發(fā)在朋友圈,還可以低調地炫個富。
近年人們看到網絡上粉絲營銷風生水起,“耍猴技術哪家強”只是表象,其實粉絲營銷的真實基礎是億萬網民低廉的時間成本。不僅僅是幾毛錢的紅包搶得熱火朝天,任何一個轉發(fā)抽獎的微博都有無數擁躉,其他微博下邊都是罵聲一片,只有抽獎微博下面的隊伍最整齊,“抽我抽我”“樓主好人”……互聯網時代的人心最容易收買,只需要一個抽獎,一個紅包,你去看看馬云微博下有多少人認爹就知道。
當然這種人心也最易失去,抽獎前的夸獎和抽獎后的謾罵,搶紅包時的興奮和搶不到后的暴躁,轉化只在一瞬間。
答案二:圖個熱鬧。你會發(fā)現,有些分明很有錢的土豪,也熱衷于在各個群里搶紅包。他們不是葛朗臺,只是把搶紅包當成一種集體活動。
熱鬧之于國人,就像葡萄糖之于草履蟲,這種誘惑是不可以拒絕的,因為它發(fā)自本能。花錢湊熱鬧的事都有無數人愿意干,何況不花錢還有小錢賺。實踐證明,只有中國互聯網企業(yè)最懂中國人,像搶紅包這種“移動支付創(chuàng)新”,硅谷想破腦袋都想不出。
等著撲火的飛蛾太多,只要稍有火光就有大批赴湯蹈火者。目前搶紅包時尚時尚最時尚,人們搶到的不僅是燒餅錢,更是晚上飯局上的談資,不是嗎? 傳統民俗改變的益處紅包文化作為我們從古至今的文化傳承,至今,已經變味,乃至扭曲。以前送紅包,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是領導對下屬的慰問。不講究厚薄,因為禮輕情意重, 包在里面的是沉甸甸的祝愿,包在外面的依舊是祝福和感謝?墒遣恢獜暮螘r起,紅薄開始以厚薄作為區(qū)分。
恰好這時,電子紅包出現了。在電子紅包的世界,人們搶它只為好玩,好奇紅包里到底有多少,而自己能搶到多少。既然電子紅包已經發(fā)過了,那么正式見面的時候的現實紅包發(fā)的就少了,也不再是單一的求厚了,這個時候大家返璞歸真,回歸了最初始時大家的新年祝愿。據各地新聞報道顯示,今年春節(jié),各省發(fā)紅包數量與質量較往年,有明顯下降,大家都改成了電子紅包,也不再互相攀比。 此外,搶紅包作為新的春節(jié)活動,豐富了大家的生活,除夕那天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不止可以一起打麻將,還可以一起搶紅包。今年的搶紅包,在更多的人愿意坐下,一起做一件事,而不是各行其事。另外,搶紅包,好歹提高了春晚的收視率,進而促進了家庭的團圓和睦。
弊端明顯
春節(jié)的搶紅包行為,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新聞,微博微信,到處可見,因為搶紅包導致夫妻大打出手的,因為搶紅包夫妻吵架的,因為沉迷搶紅包摔壞手機的,因為搶紅包而不理老人的。更有甚者,丈夫因為不滿妻子對紅包的執(zhí)念,直言,能搶多少,直接給多少,唯一要求是讓其過一個安靜的新年。故而不少人呼吁:還老人一個安安靜靜的親情春節(jié)吧。
還有的是:過年期間,大小商家、親朋好友爭相發(fā)紅包,大家紛紛埋頭戳手機,有市民搶紅包太過投入,引發(fā)腱鞘炎。中南醫(yī)院康復科廖維靖教授解釋,搶“紅包”時拇指需要不斷點擊手機屏幕,重復的動作會引起手部肌腱之間的持續(xù)過度摩擦,容易誘發(fā)肌腱和腱鞘的損傷性炎癥和水腫。
總結
春節(ji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jié)日,全國人民在辛勤工作了一年之后都從四面八方趕回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在這闔家歡樂的時候,大家喜歡用發(fā)紅包來表達祝福,這也是很多人對春節(jié)的美好回憶之一。若是問今年與往年的最大區(qū)別,“搶紅包”自然是最熱門的了。這項由現代信息科技和傳統文化相結合產生的新式活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變化的同時也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
大年三十除夕夜,很多人一直注意力集中的盯著手機,手不停的在手機屏幕上點擊。他們不是在發(fā)新年祝福短信,而是在等待著時時刻刻會出現的手機紅包;很多人拿著手機不停的搖動,他不是在尋找附近的人,而是希望能搖中手機里的紅包。“搶紅包”是一種傳統與現代的結合,刷新、升級,乃至顛覆了傳統的“紅包文化”,身在兩地的人,即使遠隔千里,也可以互發(fā)“紅包”!皳尲t包”在某種角度上來說是大大的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一個紅包可以把祝福送到千里之外的朋友那里,可以把自己的祝福和喜悅分享給更多的人。但與此同時,“搶紅包”也疏遠了我們與身邊親人的距離。大年三十除夕夜本來是和家人在一起團聚交流的時候,而此時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卻全部都用在了“搶紅包”上面,忘記了和爸媽多說幾句話,忘了和愛人孩子多交流。春節(jié)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的溫馨時刻被紅包搶走,讓有的人不能容忍。比如某男子看不慣妻子瘋狂搶紅包,“你到底要搶多少錢,我一次性付給你!倍嗟娜嗽诿鎸σ恢钡椭^搶紅包的親人只有選擇了妥協。這樣對于我們節(jié)日的團聚真正是一個很大的沖擊,破壞了節(jié)日團聚喜慶的氣氛。
“搶紅包”是現代信息科技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它在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和新鮮的同時必然會有很多的負面影響。為搶紅包冷落家人、淡薄親情是買櫝還珠。正確對待數字通訊化時代的網絡新事物,珍惜親人相聚時的美好時光,用親切的交談和笑容維系美好的情感,當真誠交流和手機紅包相輔相成,人間的親情日漸緊密而不被紅包稀釋,主次分明而不是本末倒置,才能消弭親情的距離,感受新春的溫暖和力量。
社會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目的
當今的大學生是新新人類,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加上大學生青春陽光、追求時尚的心理特點,而網絡購物的時尚性和快捷性正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為了了解當今青年大學生的網上消費的情況,更好的發(fā)展大學生良好健康的消費觀念,以及了解大學生網購行為以及他們對網購的看法,對在校大一到大三的大學生進行了網購情況調查。
二、調查結果分析
1、本次調查共發(fā)出4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0份。其中女生26人,男生xx人。相關數據顯示:其中大一學生中有9人進行網購,比例為22.5%;大二的有15人,占37.5%;大三的有11人,占27.5%。只有5人從沒有過網購經歷,占12.5%。
2、本次調查中,同學們的網購消費水平數據顯示,每月一次的有9個,占總數的25.7%,有19個的同學每季網購一次,占54.3%,每年一次的同學有5個,占xx.3%。還有2個,5.7%的網購達人平均每周一次。每次購物的平均交易金額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間的人數都占總數的45%,其他金額范圍分布較少。
3、經調查,大學生網購商品中,服裝產品位居榜首,占到總消費的37.5%,其次是數碼產品27.5%,在網上買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占到總數的19.5%。相比之下,由于食品的特殊性(保鮮等問題),卻幾乎無人在網上購買食品。
4、在沒有在網上購物的同學中,有近60%的同學認為網購不安全,而在有過網購行為的同學中,所有同學都覺得網購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80%的人以后會嘗試網購。
6、在網購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其中主要困難是商品描述不清楚,達到45%,其次是商品數目繁多和網站太多,網上市場太雜亂,有些商品質量較差,占30%。
7、同學們網購為了安全性考慮,付款方式一般都采用支付寶,占比例的60%,貨到付款占22.9%,網上支付占17.1%。
三、大學生選擇網購的原因:
1、大學生的追求時尚性,他們跟隨時代趨勢。而且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網上購物使大學生尋求更便捷的生活方式。
2、大學生一般沒有過多的閑置資金,所以總想在網上淘到物美價廉的商品,而且網購的價格一般比市場上親自買要便宜;
3、網上賣家更多,選擇余地更大,能夠貨比三家選擇性價比高的商品;4、大學生大多熟練使用計算機,對網購容易接受,而且引導潮流,如今網購就是時尚的潮流;5、網購方便,不去自己花太多時間逛商場,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四、網上購物存在的問題
1、網絡是個虛擬的世界,網上購物平臺存在一定的風險性,這就使得同學們在網上購物時容易被欺騙,有時候會買到假貨,得不償失。
2、大學生的金錢大部分都來自于父母,由于網上購物的便捷性和時尚性,使有的同學花更多的錢更頻繁去網上購物,甚至形成“網購癮”,造成生活費的高度開銷。
3、網絡上的商品有可能描述不清楚,當事人不能夠親身了解商品的質量,當買到的商品與自己期望的不一致時,較容易形成心理落差。
五、對策分析
1、大學生要學會理性購物,網絡是個虛擬的世界,里面的信息不一定是真實的,當在網上購物平臺購物時要細心謹慎,注意對商品的真假鑒定,防止被騙。
2、在網上購物時,要貨比三家,了解每一個細節(jié),購買性價比最高的網絡商品;當購買比較貴重的數碼產品時,應當去實體店購買。
3、網上購物平臺管理方也應該加強對網絡購物環(huán)境的整理,營造一個安全可靠的購物環(huán)境,讓廣大買家更能安心淘寶。
六、調查結果總結
通過上述的調查報告,說明大學生在網上購物已經形成一種流行趨勢。只有一小部分的大學生不選擇網上購物。阻礙他們開始網購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們認為網購值得信任了,網購的方便、省時、商品齊群等優(yōu)點一定會吸引大多數的人開始網購。青年大學生具有追求時尚和容易從眾的心理特點,而網上購物的快捷性、時尚性,又與大學生的心理特點相適應,這就使得大部分的在校大學生選擇在網上購物。但是由于網絡本身存在的弊端,網上購物存在安全隱患是不可忽視的,若操作不當或遇到非法分子,就會受到欺騙,造成經濟上的損失。
【【實用】社會調查報告4篇】相關文章:
【實用】社會調查報告八篇10-02
【實用】社會調查報告范文9篇11-01
【實用】社會調查報告匯總五篇10-30
實用的社會調查報告10篇10-26
【實用】社會調查報告匯總八篇10-22
【實用】社會調查報告匯編9篇10-13
實用的社會調查報告3篇10-06
【實用】社會調查報告集錦6篇09-28
實用的社會調查報告集錦八篇11-02
【實用】社會調查報告錦集5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