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習借鑒先進地區城鄉規劃管理和新型城市化建設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學先進、找差距,借以提升我市城鄉規劃管理和新型城市化建設水平。7月5日至6 日,由市城鄉規劃局局長史斌斌同志帶隊,分管業務領導、機關各科室、編研中心、市規劃院和市測繪院等單位負責同志近20人組成的學習考察團,赴廣州、清遠兩地進行學習考察活動。在短短的兩天行程中,考察團先后參觀考察了清遠城市建設面貌,包括武廣清遠站、鳳城廣場等,XX市城鄉規劃局、XX市規劃局、廣州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和XX市自動化信息中心,并與兩地規劃部門進行了座談交流,重點了解規劃編制、審批、管理、辦公自動化、地理信息系統和電子行政審批系統開發運用等方面工作經驗。現將學習考察情況及一些請示事項報告如下:
一、考察體會
過去,梅州在城鄉規劃建設方面,探索出一些具有梅州特色的經驗,“一江兩岸”建設模式曾是全國學習的范例,清遠、河源、汕尾等地也相繼來梅學習交流規劃工作經驗。現在,通過學習考察我們清楚地看到廣州、清遠兩地通過充分發揮規劃的綜合協調作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創新管理理念,構建先進技術支撐體系,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引導和促進城市科學快速發展。梅州有自己的優勢,但也存在一定差距,廣州、清遠兩地在規劃方面的管理經驗、經營理念和具體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鑒。通過學習考察,我們有以下幾個體會:
(一)創新規劃理念,實現規劃管理全面轉型。
清遠和梅州同處山區市,城市人口、城市規模以及規劃管理人員素質等諸多方面都非常相似,但XX市近年來經濟增長和城市發展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績,實現了山區城市跨越式發展,打造出有特色的城市格局。其成功經驗主要是樹立了“規劃先行、規劃管總”的理念,大手筆規劃、大氣魄建設,通過邀請全國頂尖規劃設計單位,高起點謀劃塑造清遠城市特色,致力將清遠建設成為華南地區最適宜發展居住的山、水、城相依相親相融的休閑之都。XX市作為我省省會,廣州規劃局作為省規劃行業的老大哥,其先進的管理理念也是走在全國各大城市前列。近年來,他們樹立了“大規劃、大平臺、大管理”的理念,致力規劃轉型升級,把民生幸福作為最高追求,從具體事物性管理到宏觀統籌管理轉型、從傳統型規劃到創新型規劃轉型、從被動式管理服務到社會參與的陽光規劃轉型,在規劃理念、規劃內容、規劃方式等方面實現了全面轉型和創新。相比之下,梅州在高起點規劃、大手筆建設的氣魄和創新規劃理念上有一定差距。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實現審批工作規范高效。
在學習考察過程中,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就是兩地規劃部門管理制度方面,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規劃審批過程中實行各項技術審查、其他非審批事務和行政審批分離的做法,盡量減少審批環節。加強技術審查力度,為行政審批事項提供空間和量化測評數據。同時,他們在沿街公共變壓器設置、修建性詳細規劃審查、臨時建筑審批、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審批、規劃驗收及違法建設查處、用地規劃許可、村莊規劃編制等方面都制訂完善的制度和程序,使審批工作有法、有規、有據,真正做到了處(科)室分工明確、立案標準明確、審批流程清晰、審批程序規范和辦結效率高效。而梅州近年來在致力規范規劃管理、改變過去較為隨意和低水平的狀態、推進規劃轉型升級方面,制定了《關于加強梅州城區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梅州個人自建住宅規劃管理的通知》、《關于統一建筑面積和容積率計算辦法的通知》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但在審批工作規范、高效方面跟先進城市比較還有一定差距。
(三)構建地理信息支撐體系,實現規劃統一管理。
廣州、清遠兩地都非常重視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辦公自動化、電子行政審批和gis地理信息系統等各類電子政務系統的應用,構建地理信息支撐體系,實現規劃統一管理。XX市城鄉規劃局成立了城建規劃信息中心,承擔局機關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相關辦公軟件的開發與維護等職能,開發建成了XX市城市規劃管理系統(系統包括電子政務模塊、行政業務審批模塊和gis地理信息系統模塊),并不斷進行系統升級,為局行政審批和管理提供“一網式”技術支持;XX市規劃局也成立了城市規劃自動化信息中心,主要從事城市領域的辦公自動化、地理信息、網站建設等職能,該中心自2004年來開發建設內部運營支撐管理系統,實現了管理數字化。該局在規劃審批方面,建立了規劃地理信息系統、電子報批系統和規劃業務管理系統,同時,將電子報批系統與規劃辦公自動化系統相輔相成,共同構建出規劃管理信息系統體系框架,有效地體現出全過程數字規劃支持的理念。而梅州受經濟因素的制約,“數字規劃”建設起步較晚,利用先進技術支持規劃的能力較差,幾乎還是傳統式的人工管理,與發達地區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四)落實具體工作抓手,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
XX市在新型城市化建設中,通過科學規劃引領,完成《XX市城市總體規劃》及《XX市湖城水系與景觀規劃》等其他專項規劃修編工作,引大項目、建休閑新城,打造宜居宜業的城鄉環境;通過做足山水文章,大手筆建設水環境,改善城市生態環境,顯現“湖城”和“水城”特色。廣州規劃局堅持以“六個規劃抓手”為工作重點,通過抓城市總體規劃、一區三城四繁四線產業規劃同步推進轉型升級、進行美麗鄉村規劃、完善兩個公共服務體系、嶺南文化集中展示和完善規劃編制及動態中心技術手段等等,凸顯嶺南文化特色,全力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而梅州在城市規劃建設中,缺乏一批能體現客都特色、具有代表性的地標性建筑,缺乏具有梅州特色的城市群(城市新區)。
(五)規劃院定位明確,制度健全,重視人才培養。
這次學習考察的規劃設計單位,既有和梅州類似城市的XX市城鄉規劃設計院,也有人才眾多、技術力量雄厚的大型規劃設計單位廣州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他們在定位方面都非常明確,XX市城鄉規劃設計院的定位是“服務政府、服務社會、服務本地”,廣州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的定位是“服務政府、服務社會、面向全國”;在制度建設方面,廣州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在2005年就完成了制度改革,按照“該簡化的簡化、該強化的強化”的原則,一方面加強制度建設,另一方面根據生產發展的需要進行優化調整,健全的制度使該院實現了科學健康發展;在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兩地規劃院都將技術服務能力作為競爭力的體現,始終堅持以人才引進、人才培養和長期的技術積累為依托,大力引進優秀人才,優化人才結構,不斷提高團隊整體水平。而梅州本地規劃院,缺乏與頂尖設計團隊競爭的技術力量,并面臨著人才緊缺的窘況,在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加強基礎管理能力、人才引進機制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二、考察后工作打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后,全市規劃人將進一步統一思想,與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規劃思路和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同心同步同向,認真借鑒廣州、清遠經驗,緊緊圍繞市委六屆二次全會提出的“全力加快綠色的經濟崛起、建設富庶美麗幸福新梅州”的核心任務,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服務“一園兩特帶動一精” 產業發展戰略,扎扎實實干事,干成更多的事,逐步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創新規劃思路與理念,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全力推進梅州特色宜居城鄉建設和新型城市化建設步伐。
(一)強化規劃引領,進一步發揮規劃“龍頭”作用。
將城鄉規劃工作放在“龍頭”地位,樹立“三比三不比”理念,樹立強烈的規劃意識,突出規劃引領作用。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加快推進《梅州城市總體規劃》第三次修編工作,高質量完成江南新區、豐順新區和雁洋綜合服務區三大項目的城市設計,積極推進重點區域、重要項目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全力推進控規全覆蓋和1:500地形圖全覆蓋,指導各縣完XX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和鎮村規劃任務。通過高水平、高質量完成各項規劃編制任務,為梅州特色宜居城鄉建設、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區建設和新型城市化建設提供科學依據,真正讓規劃龍頭“舞動”起來,加快形成梅州特色鮮明的宜居城鄉發展格局。同時,全力扶持本地規劃院的發展,不斷提高競爭力,打造高素質的規劃團隊,立足梅州打造地方品牌,并努力向國內國際市場擴展。參照廣州的做法,抓住市委、市政府引進高素質人才的契機,加強我市編研中心技術力量,努力解決缺人才問題。
(二)完善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規劃管理水平。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借鑒兩地在管理制度建設和程序規范方面的先進經驗,近期內通過制訂和完善業務審批制度、議事制度、辦公管理制度,并匯編成冊,讓制度管人、管事,做到依法依規按程序審批,確保管理和審批工作的順暢、快捷、高效。科學統籌城鄉發展,全面落實《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城鄉規劃工作的意見》,盡快出臺《關于加強XX市區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制訂《XX市規范農村建房工作方案》,指導農村規范建房。
(三)建立數字規劃信息平臺,進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
隨著形勢發展,推行規劃工作信息化、數字化是大勢所趨,盡快建立數字規劃信息平臺已顯得非常重要。我局將高度重視地理信息支撐體系的構建,迅速制訂《XX市城鄉規劃局數字規劃信息化建設工作方案》,請廣州規劃局大力支持幫助,盡快建立我市的數字規劃信息平臺,包括辦公自動化、電子報批和地理信息系統,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將業務人員從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實現規劃審批“一張圖”、“一網式”,進一步提高我局運用先進信息技術和科學規劃決策的能力。
(四)打造梅州特色的新型城市,進一步彰顯世界客都特色。
推進梅州新型城市化,在規劃理念上要避免“千城一面”的現象,堅持統籌城鄉、以城帶鄉,城是鄉的宜居區,鄉是城的后公園,建設森林里的宜居城鄉。通過重點推進江南新區、豐順新區和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區雁洋綜合服務區規劃建設,把梅州打造成有特色、有個性、讓人記得住的新型城市;在城市整體形象設計時,力求傳承客家建筑文化,充分提煉吸收客家建筑元素和符號,使各類建筑的體量、造型、色彩、風格與自然環境相協調,打造一批既符合歷史文化傳統、又體現客家特色、具有鮮明時代氣息的特色建筑,重點將世界客商會館規劃建設成為梅州的地標性建筑;在鄉村規劃建設中,全面落實鄉村規劃許可制度,盡快制訂出臺相關激勵政策,指導和鼓勵農民按標準建房。大力挖掘歷史文化資源,打造一批具有客家特色的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三、近期推進的具體工作
(一)規劃編制工作。
一是總規修編工作。計劃向省住建廳申請在7月底前召開《XX市城市總體規劃(1993-2015)》實施評估專家評審會,盡快批復同意我市總規修編;同時,督促編制單位中規院在7月25日前按我局反饋的意見對方案進行修改完善,月底到我局匯報方案;計劃8月上旬召開專家研討會,中旬向市委市政府請示召開方案匯報會,月底前向省住建廳申請總規綱要評審。二是三大國際招標項目城市設計。江南新區和雁洋綜合服務區城市設計,7月下旬前完成對優化方案的修改完善,月底向市委市政府和專家匯報優化方案;豐順新區概念規劃及城市設計,8月中旬完成方案調整優化,月底向市委市政府請示召開三大國際招標項目設計優化方案審定會。三大國際招標項目的設計方案確定后,將在相關媒體、網站等進行公示公告。三是實現梅州城區控規全覆蓋。為保障城市規劃的有效實施,需對土地使用性質、使用強度、道路工程管線和配套設施以及空間環境等提出控制要求,盡快實現梅州城區控規全覆蓋。7月下旬向市政府提交梅州城區控規編制工作方案,優先編制重點區域控規及城市設計。
(二)建立健全制度。
根據國家相關技術規范,結合我市實際,在8月底前制訂完善XX市城鄉規劃委員會章程、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城市規劃審批管理準則、城鄉規劃設計招標投標管理規定、議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等一整套完善的規范性文件和技術標準,使規劃管理制度化、法制化,更好地維護規劃的嚴肅性。
(三)建立辦公自動化、電子報批和地理信息系統。
計劃采取單一來源采購方式、投入500多萬元,委托XX市城市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在今年下半年,組織建立包括標準規范化建設、數據數字庫建設、城市基礎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的多源共享動態更新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并在廣州自動化中心支持下,增加“報建通”、“修詳通”、“驗收通”等電子審查功能,全面銜接辦公自動化oa系統,實現無紙化網絡辦公、電子行政審批。
(四)開展地下管線普查和建立地下管線信息系統。
根據國家住建部《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市在2012年下半年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我局計劃盡快開展此項工作,準確查明梅州中心城區地下管線現狀和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建立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完善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重要基礎資料,盡早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五)開展“嶺南近現代建筑”資料冊編輯工作。
為落實汪洋書記關于保護好廣東嶺南近現代建筑的指示精神,按照省住建廳《關于組織開展‘嶺南近現代建筑’資料冊編輯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對全市有代表性的嶺南近現代建筑進行收集、整理、匯集成冊,現已完成圖片的拍攝和圖樣測繪工作,下一步將根據資料編輯要求,進行初步的圖冊排版,計劃在7月底將初步整理好《廣東省嶺南近現代建筑圖集》(梅州分冊)初稿報送省住建廳,引導社會在城市建設中,保護嶺南特色,弘揚嶺南建筑文化。
- 相關推薦
【赴廣州清遠城鄉規劃的考察報告】相關文章:
赴日本豆類考察報告05-04
赴新加坡學習考察報告05-05
赴西歐高速公路考察報告04-25
赴日本考察果業有感_考察報告05-08
赴菲律賓農機技術交流與合作考察報告05-27
赴外地計生服務站參觀考察報告08-11
范各莊鄉赴華南學習考察報告范文04-26
赴江蘇省部分初中名校參觀考察報告05-01
赴某地考察歸來寫的感謝信_考察報告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