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國小娃娃聽課后感
新教師入門課已經順利地結束了,在聽了大班的社會活動《我是中國小娃娃》后,首先讓我覺得執教老師特別大方、從容,一點都沒有年輕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緊張感,其次是老師在教具的準備方面很充分,最后是整個教學活動很順利完整地進行了下來。
但我也發現了一些自認為不足的地方,如:
(1)整個教學活動過程還不是很連貫,尤其是在第二個過程和第三個過程之間,突然出現的詩歌欣賞會讓幼兒產生不明白的感覺,老師在傳授詩歌的時候,不應該是讓幼兒一句一句跟著學,我覺得這個環節只要讓幼兒感受一下詩歌的內容就可以了。
(2)在第二個過程中,老師可以把中國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吃的食物種類再多樣化一些,然后講得再透徹、深化一些,不單單是中國小朋友只吃米飯、餃子、包子,而外國小朋友只吃披薩和漢堡包,我想,如果在幼兒完全理解掌握的情況下,老師就不用在幼兒做幼兒活動材料的時候,一步一步帶領著他們去做,而是完全可以放手讓的幼兒自己去做,大班的幼兒應該能行的。
在聽課現場我一直在想,在發現了這樣的不足之后,如果是自己來設計這個教學活動我該怎么設計呢?那么,我是不是可以把中國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的外形上的不同再和幼兒討論得細化一些,
在講到中國小朋友和外國小朋友吃的食物種類上再提供得多樣化一些,然后和幼兒一起討論、研究,最后,我會在黑板上貼一個中國娃娃和一個外國娃娃,然后拿出很多混在一起的中國食物和外國食物,讓幼兒自主選擇去給中國娃娃或者外國娃娃喂食物。
但是既然參考教材把第三部分詩歌的欣賞放在教學活動中,而在目標設計的第二點中要求幼兒知道中國很大,中國人很聰明,從而萌發做中國人的自豪感。其實,這是一個情感的目標,想要讓幼兒達到這樣一個情感的共鳴,我想那就要渲染活動的氣氛,除了在讓幼兒感受中國之大之后,老師最好在念詩歌的時候配上一點音樂,與此同時,可以不斷地出示一些祖國雄偉壯觀的圖片,或是詩歌里內容的相應圖片,我想,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 相關推薦
【我是中國小娃娃聽課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戲曲藝術賞析課后感想(精選8篇)06-27
《金孔雀輕輕跳》課后教后感01-17
風娃娃 教學反思03-19
風娃娃 教學反思03-19
《圓柱的認識》課后感悟07-18
《會飛的娃娃》教學設計03-15
16風娃娃教學反思03-19
兒歌《別說我小》的教學反思09-20
《我的中國心》音樂教學反思01-05
《胖乎乎的小手》課后感想(精選11篇)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