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四年級第9周教案(11.23—11.27)整理人:李愛萍
- 周學習內容:《中華民族的最強音》、《月光曲》
- 周學習重難點:
- 生字:一類字30個、二類字12個。
2.積累: (1)、唱國歌,“感受中華民族的最強音”的深刻內涵。
(2)、通過課文的閱讀、交流,體會,《義勇軍進行曲》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現實意義。
3.作文:請把你在升旗儀式上聽到國歌,唱起國歌時的內心感受寫下來。
三. 周學科融合:本單元體裁各異的課文和豐富的音樂與欣賞、描述、傳唱、寫作等多項語文實踐組合,形成了一個交流、感悟、開放互動的音樂空間。
四.周學情分析:音樂,來源于上生活,是情感的奔流,是流淌的詩歌,是雨后的彩虹。美好的音樂能陶冶情操、升華思想、鼓舞斗志、凝聚人心。意在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美好情感和感悟能力,使學生認識到音樂感染人、愉悅人、熏陶人、鼓舞人的神氣功能,領悟到音樂所包含的文化內涵。
中華民族的最強音 授課時間:周﹍﹍ | |||
整 體 設 計 | 個 性 設 計 | ||
教 材 分析 | 本文記敘了《義勇軍進行曲》的創作經過和被定為國歌的經過,喚醒世人勿忘國恥、報效祖國的強烈心愿。。 |
| |
學法 | 教師導法 | 情景設計法,自讀理解法 | |
學生學法 | 唱國歌,體味歌詞的含意,感受國歌的內涵。 | ||
學習目標 | 1.理解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積累目標:簡陋、傾注、嫉恨、豁然開朗、居安思危。 3.生字目標:奴 隸 陋 譜 催 亡 協 政薦 豁 拋。 | ||
學習重點 | 1.初讀感知點:(1)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2)找出讀懂和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 | ||
2.細讀感悟點:1.默讀全文,思考:為什么說這是中華民族的最強音?為什么將《義勇軍進行曲》定為國歌? 2.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感悟我們整個中華民族、每一個中國人對國歌所特有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國歌、熱愛祖國,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斗的感情。 | |||
3.能力訓練點:品味賞讀,背誦積累 (2).和小組內的同學比一比,看誰讀得有感情。 | |||
4.拓展延伸點:(1).把你搜集的與本課有關的其他資料和同學交流交流。 | |||
板書設計 | 中華民族最強音 | ||
課后反思 | |||
《月光曲》授課時間:周﹍﹍ | |||
整 體 設 計 | 個 性 設 計 | ||
教 材 分析 | 《月光曲》是一首世界著名的鋼琴獨奏曲,具有清新、激越的意境和優美、和諧的曲調。本文生動地記敘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的經過。從中我們也不難體會出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心。 |
| |
學法 | 教師導法 | ||
學生學法 | |||
學習目標 | 1.理解目標:理解課文內容,初步學會分辨事物和聯想。 2.積累目標:幽靜、純熟、陶醉、斷斷續續、水天相接、記錄、微波粼粼。 3.生字目標:芬、券、盲、純、洶。 | ||
學習重點 | 1.初讀感知點:創設情境,聆聽曲之美。 | ||
2.細讀感悟點:精讀課文,領略文之美。 (1)指導學生抓住“水田相接”、“波光粼粼”等詞句:“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月光曲》是怎樣譜成的?貝多芬又是怎樣一個人? | |||
3.能力訓練點:(1)理清脈絡,概括段意。 | |||
4.拓展延伸點:用一段話寫一個實實在在的事物并展開聯想。 | |||
板書設計 | 月光曲 | ||
課后反思 | |||
- 相關推薦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小學四年級語文第九周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句子復習教案03-25
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表格式集體備課語文1~3單元03-19
小學四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教案02-19
S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五教案設計03-19
S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一教案設計03-19
S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七教案設計03-19
S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四教案設計03-19
S版小學四年級上冊語文百花園二教案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