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創新教學設計內容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樹立熱愛大自然的理想,學會觀察大自然
3.學習文章通過聯想和想像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的寫法
教學步驟:
重點:反復誦讀,整體感知課文
難點:學習文章通過聯想和想像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的寫法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合作、探究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有人說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你喜歡天上的繁星嗎?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你的心情怎樣?你產生了怎樣的遐想?我們先看一組關于星空的圖片,然后請同學們說說
(教師播放圖片)
。ㄉ伎、討論交流、舉手發言)
師:同學們的想像太豐富了,懂的也很多你們知道嗎?著名作家巴金也是一個特別喜歡看繁星的人,有他自己獨特的感受大家一定想知道他的感受與自己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吧? 好,今天我們就一起隨巴金先生去看繁星,并聽聽他的感受
二、檢查預習
1.走進巴金:
。▽W生介紹自己所知道的巴金,教師作適當補充)
巴金,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興現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巴金”是他的主要筆名建國后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
家協會副主席、主席,《收獲》主編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中篇小說《憩園》《寒夜》,散文集《隨想錄》等
2、給加點字注音:
半明半昧( ) 霎眼( ) 模糊( )
納涼( ) 搖搖欲墜( ) 靜寂( )
。ㄗ⒁饧狱c字字形:繁星 密密麻麻 螢火蟲 夢幻)
三、指導朗讀、整體感知
1、指導朗讀
朗讀一篇文章,首先要確定感情基調對每句話來說,又要初步明確所用語氣語調,是用上揚調、平直調、曲折調、下抑調中的哪一種來表情達意,在一句話中,還要確定變音及重音的讀法
。ㄒ缘谝欢螢槔處煼蹲x)
2、配樂朗讀
配舒緩的《小夜曲》,每生讀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讀后談自己這樣處理的理由讓學生盡情朗讀,以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當中對朗讀有特點的每一處地方都給予肯定,以激勵學生
3、整體感知課文
。1)課文寫了什么?
明確:作者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2)課文幾次描寫繁星美景,內在的順序是什么?
。ㄌ崾緦W生劃出看星星的時間、地點)
討論、明確:作者三次描寫繁星美景圖:第一次是“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第二次是“三年前在南京”,第三次是“如今在海上”
三次描寫繁星美景的內在順序是時間順序
四、研讀課文
1.我們在星空下會有自己的體會和感受,那么巴金在繁星下有何感受呢?請再讀課文,找出抒寫作者三次看星的情況和
感受的語句
學生討論后明確:
“望著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仿佛回到了母親的懷里似的”“使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好像他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他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他們在小聲說話”
2.對照課文仔細研讀,比較三次看星的情況和感受有什么不同,并討論回答下列問題:(課后練習第二題)
、俜謩e用一兩個詞來概括一下這種感受
、谙胂肟,這三次所表達的感情分別像是和什么人的感情
(這兩個問題比較開放,學生回答意思對即可,教師根據學生情況即時引導啟發)
第一次 如:甜蜜、溫馨 母親
第二次 如:親密、投機 伙伴
第三次 如:愜意、信賴 知心朋友
3、為什么三次看星的情況和感受會不同?
根據需要可補充介紹下列背景:
。ㄎ恼逻x自巴金的《海行雜記》1923年,19歲的巴金和三哥毅然沖破家庭的樊籠到了上海、南京學習在此期間,參加了一些社會活動,民主思想得到進一步發展1927年去法國“向西方找真理”,進一步研究歐洲的無政府主義的理論,考察歐洲的社會運動在郵船航行期間,巴金撰寫了《海行雜記》38則,《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記)
討論后明確:
作者熱愛星空,熱愛大自然,在他的心目中繁星是母親,是朋友,繁星象征著光明,在星空下,他感覺溫馨、親切、甜蜜、愜意,所以星星、星空會變得像有生命似的
這個不相同是因為隨著作者年齡的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4、作者是在赴法留學的郵船上創作的此文,看星的情況可以從第三段寫起,那么前兩個片段有什么作用?
討論后明確:前兩次為“我”表達“愛星天”情感作了鋪墊,起烘托作用
五、課堂小結
課文按時間順序,緊緊圍繞“繁星”展開描寫,狀寫了“我”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抒寫了“我”由此產生的種種感受,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美的享受
。ǹ筛鶕䦟W生學習情況從文章內容、寫法、學生情感等方面總結)
六、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第三段
2、語文活動:望星空
當你在某個夜晚面對星空時,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請用簡潔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
繁星
巴金
從前 三年前 如今
家鄉 南京 海上
母親 伙伴 知心朋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并運用聯想和想像來寫景狀物,抒發感情
2.學習并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3.養成觀察和熱愛自然的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 品析課文描寫繁星的精彩語言
難點: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描繪自然,抒情狀物
教學方法:
品讀、討論交流、練習
教學目標: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詞
(半明半昧 霎眼 模糊 納涼
搖搖欲墜 靜寂 螢火蟲 夢幻)
2.展示上堂課課后作業“望星空”語文活動成果
在全班范圍內,教師視情況可讓3~5名同學朗讀交流自己的小練筆
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二、自主學習
讀作者描寫看星空的三個片段,并將自己的描寫與巴金的描寫進行比較,從中找出自己的發現
。▽W生小組合作,交流發現)
。◣熒餐骄浚
明確:①作者在描寫對象時既寫眼前景,又由眼前景想到其他,這就是運用聯想、想像寫景狀物有的同學自己的描寫也有此特點
、谧髡咴诿鑼懯挛飼r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使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情趣,增強了感染力
(以上特點可結合具體描寫來分析)
三、擷英咀華
1、品讀課文3、4段,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理由
教師引導:從思想情感、語言表達、遣詞造句等方面去說理由
比如:
①“深藍色的天空里懸著無數半明半昧的星”這句話以一個“懸”字形象地寫出了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
、凇拔彝窃S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霎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作者以擬人的修辭手法來寫,不僅情趣盎然,而且飽含著對大自然的深深熱愛之情
③“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依次從觸覺、聽覺、幻覺的角度描寫海上之夜行中“我”產生的種種美感,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靜謐和奇妙,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感染
2、從這些描繪中你能體會到作者對星星有著怎樣的感情?
對繁星的熱愛,對光明的追求
四、課堂訓練
同學們看星空能產生諸多的聯想和想像,那么看自然界其他事物你有怎樣的感受呢?現在我們以“看大海(月亮、太陽、藍天……)”為題,看誰寫得快,寫得精彩要求學習巴金描寫事物的方法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第3段
2、預習《冰心詩四首》
- 相關推薦
【《繁星》創新教學設計內容】相關文章:
關于繁星的教學設計(通用11篇)09-16
優秀教學設計包括的內容有哪些02-27
《暮江吟》教學內容設計(通用18篇)10-11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創新教育的教學策略總結01-28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