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公開課《扣包子》教學設計
喜歡玩沙子,學習扣饅頭的技能。以下是應屆畢業生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公開課教案《扣包子》,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活動目標】
1、喜歡探索,發現、感知扣饅頭與沙子干濕的關系,體驗玩沙子的樂趣。
2、喜歡玩沙子,學習扣饅頭的技能。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水、扣饅頭的碗、杯子、毛巾和玩沙子的工具。
2、經驗準備:幼兒積累了豐富的玩沙子經驗后,攥在手里容易漏下來等特性,和孩子們一起制作了沙漏的玩具。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扣饅頭用沙的濕度要適宜,加水過度扣不出饅頭。
難點:扣饅頭的方法——沙子盛到容器里要滿、平,扣下時速度要z快,拿起時動作要輕,輕輕拍打一下碗,“饅頭”落下來。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出話題,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幼兒觀察老師先用濕沙子扣好的大小不同的饅頭。
教師:“這是老師用沙子做出的饅頭,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呀?”鼓勵幼兒動手嘗試。
2、請幼兒選擇材料親自動手操作,到沙坑用沙子進行嘗試。
教師交代注意事項:用沙子時不要灑到沙坑外邊。老師以間接指導方式端著盆(盆里盛著濕度適中的濕沙子)在一旁動手操作扣饅頭。
(1)幼兒分別選擇了碗、盆,并往里裝著沙子進行嘗試。
幼兒:“老師,你看,不行。”“老師,看,我的也不行。”孩子們嘗試失敗后紛紛叫喊起來。
(2)失敗之后,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探尋失敗的原因。
一名幼兒站了起來:“老師我想用你盆里的沙子試一試。”
教師:“為什么用我的沙子呢?我盆里的沙子和沙地里的沙子有什么不一樣啊?”
幼兒:“老師,也許我用你盆里的沙子就能夠成功,因為我發現你的沙子是濕的。”其他幼兒也跟著響應起來。
3、幼兒自己探索、嘗試給干沙子加水,再次扣饅頭。
孩子們用瓶取來水往沙子里倒水再次進行嘗試。過了一會兒,一名幼兒就喊起來:“老師,我這個還是不行。”只見沙子不但淤出了水,而且灘倒了下來。“我的水太多了。”他自言自語反思自己的失誤。
教師:“要幫忙嗎?”
幼兒:“我再多弄些沙子吧。”他擺擺手,把沙坑里其他地方的干沙子摻進一些,又將沙子重新裝在大碗里,然后將碗翻過來,一邊喊著“一、二、三”,一下子扣下,輕輕一拍碗底,再輕輕地把碗拿了起來。
“噢,我成功了,老師你看,我的大饅頭做好了。”我豎起大拇指及時表揚了他。
然后我請成功的幼兒談談自己成功的經驗,并與旁邊的小朋友交流經驗和分享成功的喜悅,鼓勵其他幼兒進行再次嘗試。在此過程中,教師進行個別指導,指導那些始終沒能成功的幼兒如何用濕沙扣饅頭的方法。鼓勵他們大膽嘗試,盡量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將相應的紙船貼到集體記錄表中。
教師:請小朋友們觀察我們的集體記錄表,你們發現了什么?
幼兒:用宣紙做的小船第一個就沉下去了。
幼兒:畫畫紙在水面上堅持的時間最長。
教師:通過今天的實驗我們發現哪種紙最適合做小船?為什么?
幼兒:畫畫紙比較適合做小船,因為它堅持的時間長。
幼兒:畫畫紙適合做小船,因為畫畫紙吸水慢。
5、經驗遷移,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教師:今天我們通過小船的實驗發現有的紙吸水快,有的紙吸水慢。
我給你們出一道難題:地板上灑了好多水,旁邊沒有抹布,只有報紙、宣紙和畫畫紙這三團廢紙,我們用哪種紙能把水最快吸干凈?為什么?
幾乎所有的幼兒都能夠回答出:“宣紙能把水最快吸干凈,因為宣紙吸水快。”
【活動延伸】
請幼兒用同樣的實驗方法在活動區里尋找比宣紙吸水快的紙,比畫畫紙吸水慢的紙。
- 相關推薦
【小班科學公開課《扣包子》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班科學教學計劃范文04-05
科學下冊《水結冰了》教學設計09-06
小班音樂《小鴨小雞》教學活動設計01-16
小班寶寶找朋友活動教學設計03-20
什么時間的小班教學活動設計(精選12篇)03-02
五年級科學《溶解與分離》教學設計02-2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公開課教學設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