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諾夫卡蘋果》1
伊凡·蒲寧生于俄國中部波羅涅日市一破落貴族世家。由于家境貧困,中學未畢業就步入社會,做過校對員、圖書管理員、助理編輯等。曾受教于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等作家,并為高爾基主辦的知識出版社撰過稿。1909年被選為科學院名譽院士。十月革命爆發后,他持敵對立場,于1920年流亡國外、僑居法國直到去世。
在《安東諾夫卡蘋果》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作者仍對貴族生活充滿留戀和幻想,他仍幻想一切能回到過去。文章的開頭用回憶的口吻,將我們徐徐帶入已經逝去的田園夢境中,在對昔日美好的深情緬懷,抒發著他對過去生活的留戀,對時世變遷的惆悵感傷,這也正是作為一名知識分子的他為什么會在十月革命持敵對立場。(.)
“安東諾夫卡蘋果”象征著幸福、豐收、甜美的生活。出身于落破貴族的他也許一生已注定不會有太多變化。貴族的身份讓他驕傲,雖然落破但也是一個貴族,這個身份束縛了他。即使他曾受教于托爾斯泰等名人,他身上的血液也讓他無法忘記那曾經珍貴的一切,也無法讓他放棄心中的幻想。身份等級的`觀念讓他厭惡任何打破“理想化”社會平衡的革命,而“理想化”社會正是他意識中那與世無爭、相安無事的農莊生活,正是《安東諾夫卡蘋果》中的一切一切。
文章中,作者極力描繪農村當時的富庶,人們的長壽、富足,心態平和,在細膩的敘事之后又曲突入虛,將自我納入了那幅生活的圖景中,想象自己作為一個莊主的生活。家境貧困的他沒有享受過什么貴族所應享受的生活,而作為貴族的他心里也一定渴望能過那種無憂甜美的生活。現實中他得不到、做不到、滿足不了,那么就讓他在文中享受一切吧。
《安東諾夫卡蘋果》2
貴族這個詞,對我來說仿佛只在小說中出現過。這個財富與權力的代名詞,如今已在中國消失,在一些保留君主的國家中也是一年不如一年。然而在我心里,很難將這個詞同銅臭和腐朽連在一起。真正的貴族,應是擁有高貴的氣質和良好的修養,僅此而已。
《安東諾夫卡蘋果》中貴族式的田園生活深深打動了我。沒有剝削,沒有壓榨,有的只是爽朗的天氣,溢滿果香的莊園,炊煙裊裊的農舍,以及一群勤勞善良的人。老派而安寧的鄉居生活,猶如一條小溪,潺潺細流,又不失歡快。莊園里總是其樂融融。果園主大度地讓農夫吃蘋果,少年少女們蜂擁往來,入夜以后的漫天星辰。坐擁良辰美景的.貴族,當真如此愜意!
貴族總是高貴的,即便走向沒落,那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也能令人折服。在蒲寧的敘說中,貴族們狩獵、讀書、聚餐,悠然自得。即便貴族成了地主,果園日益蕭條,但貴族的精神卻仍有強大的生命力。生命像一首歌,而生活卻像一首詩。一個逐漸衰亡的階層,讓我明白了高貴在墜落時依然堅持的尊嚴。
蒲寧曾是一個地主,卻變成了一個平民。仿佛神仙落入凡塵,個中滋味非常人所堪。他一直懷念著過去養尊處優的生活,就像亞當夏娃想回到伊甸園。這有什么錯呢?革命的血腥讓他厭惡。換了統治者又有什么分別?廣大平民仍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他堅持民主,嫌棄資本主義,又對十月革命無法接受。他所堅持的,僅僅是一個出身高貴的人應有的善良與同情。他的作品,組合在一起就是一首挽歌,為衰敗的貴族、貧苦的農民而寫,其中只有對階級沖突而流血的悲憐。然而,那群槍桿子里出政權的人對他卻不待見,致使蒲寧不得不流亡法國。這只能說是造化弄人了。
《安東諾夫卡蘋果》有很強的時間跨越性,貴族的地位在文章的娓娓道來中逐漸沒落。然而,從其中不難看出,蒲寧的貴族精神一直在支撐著這篇小說。隨著結尾的那首歌,昔日的光彩就從此寫下了一道悲壯的挽聯。貴族階層最終還是沒落了。
現在,所謂的貴族精神早已不復存在。但看了這篇文章,一定會有許多人心中震顫,只因那高貴的沒落,在沒落中顯得更加高貴。
《安東諾夫卡蘋果》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蒲寧小說散文化的特點。
2、能說出“安東諾夫卡蘋果”的象征意義。
3、能分析了解風景描寫在課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能說出“安東諾夫卡蘋果”的象征意義。
2、能分析了解風景描寫在課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3、順暢地閱讀全文。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思維練習。
桌上放置一個蘋果。它讓你想到什么?
用抽象思維來想,可能首先會想到這是一個名詞。然后想到“蘋果”的酸度、甜度,進而想到它的品牌、產地等等。
用形象思維來想,則可能完全是另一種情形:
一只蘋果就放在淡黃的、由樹的年輪天然形成的圖案裝飾的臺桌上。陽光斜斜地灑進透亮的窗戶,灑在那只蘋果上,蘋果變得鮮活起來,好像一個調皮的小女孩頑皮地對你做著鬼臉,我的心狐朋有了被刺痛的感覺,它把我的思緒帶回到那個灰蒙蒙的早上……
(我的心忽然被刺痛,思緒緩緩飄飛到那個已經逝去的田園夢境中……)
采用形象思維想到的東西,描寫下來,往往是故事、圖景、情緒,感受等等。俄羅斯作家伊凡·蒲寧的小說《安東諾夫卡蘋果》描寫的就是一個已經逝去的田園夢境。
2、簡介作者
伊凡·蒲寧(1870—1953)俄國作家。出身貴族。由于家道中落,中學未畢業就步入社會。做過校對員、圖書館管理員、助理編輯等。曾受教于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等作家,并為高爾基主辦的知識出版社撰過稿。1909年被選為科學院名譽院士。十月革命爆發后,他持敵對立志,于1920年流亡國外,僑居法國直到去世。
蒲寧的創作成就主要是中短篇小說。早期作品主要描寫貴族莊園生活,批判貴族階級精神上的貧困、墮落,又為其沒落唱挽歌,如短篇小說《田間》(1892)、《安東諾夫卡蘋果》(1900)等。1910年,中篇小說《鄉村》問世,標志蒲寧的創作視野有了新的變化,由狹窄的貴族莊園轉向廣闊的社會,更加關心農民和俄羅斯的命運。這部作品使他成為俄國文壇上的第一流作家。1933年,由于他“嚴謹的藝術才能,使俄羅斯古典傳統在散文中得到繼承”,蒲寧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二)場景分析。
課文分四部分。沒有貫穿始終的情節,有的只是一個個畫面。靠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畫面來組織推進,很有一點像散文。
(俄羅斯文學沒有小說和散文的分類,只有散文和詩歌的分類,小說等一切非韻文文體都歸入散文。)
板書:
第一部分:蘋果成熟
第二部分:田野豐收
第三部分:深秋狩獵
第四部分:貴族破落
1、閱讀課文,切分場景。
按時間推移的順序,可切分出三個場景:果園清晨、果園入暮和果園夜深。
2、閱讀鑒賞“果園清晨”。
(1)(朗讀第1、2段)哪句話把我們帶入清晨的果園?
“我至今還記得那涼絲絲的靜謐的清晨……”——作者在加快過去的情景。
(2)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回憶這“涼絲絲的靜謐的'清晨”的?
調動多種感官,全方位地感知并且描述。
視覺:金黃、稀稀落落
嗅覺:落葉的幽香,蘋果、蜂蜜和秋涼的芬芳
聽覺:嘰嘰嘎嘎的車輪聲、果園主的語言
(3)“吃吧,吃個飽,——不吃才傻呢!哪個割蜜的不吃幾口蜂蜜。”從這句話中,你聽出了什么?
豐收的喜悅、人們在豐年的樂善好施、田園生活的人情美。
以上是對“蘋果成熟季節果園”場景的概述。這個場景有色澤,有聲音,有氣味,將我們一下子帶入了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氛圍當中。這樣的場景描寫,為小說定下了歡快的、明朗的、清新的格調。
(4)(朗讀第3、4、5段)蒲寧是懂得繪畫技巧的高手,他是怎么具體描繪“果園清晨”的圖景的呢?
背景:大窩棚。“樹木后面不時地閃過鮮紅的衣裙”,這為果園的綠色色調增添了些許鮮活的色彩。
前景:人物。而中心人物是“村長年輕的妻子”(由外而內地描寫這個典型的俄羅斯農村婦女形象),其他人物包括“小家碧玉”“公子哥兒”和在一旁做買賣的人。
基調:熱烈、歡快,充滿豐收的喜悅。
3、閱讀鑒賞“果園入暮”。
(1)(朗讀第6段)這個場景中的主角是誰?
也許有人會答“篝火”,有人則答“烤火人”,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肯定。關鍵是要理解篝火、人、影三者之間的關系。
(2)你怎么認識“在黑魆魆的果園深處,出現了一幅童話般的畫面,那情景就好似在地獄的一角一般”?
這“地獄的一角”是“童話般的畫面”,并不帶給人恐怖、詭異的心理感受,相反,蒲寧把人影投映在蘋果樹上的情形寫得十分逼真而富有生活氣息,讓人覺得很有情趣。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寫道“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由于下文緊接著寫“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在這樣的語境中,提到“鬼”并不讓人想到“地獄”的可怕,而是讓人想到月下荷塘的可愛。蒲寧在這里寫“地獄的一角”,也不會讓人聯想鬼魅的恐怖,而是讓人想起“童話般的畫面”的神奇。
4、閱讀鑒賞“果園夜深”。
(1)先朗讀下列兩段文字,說說這個場景寫聲音的特點和作用。
①我倆久久地側耳傾聽著,感覺到土地在顫抖。繼而,顫抖變成隆隆的響聲,由遠而近,轉眼之間,車輪好像就在果園的墻外敲打起喧鬧的節拍了:列車發出鏗嚓鏗嚓的轟鳴,風馳電掣般奔來……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聲音也就越來越響,越來越怒氣沖沖……可是突然間,聲音輕下去了,靜息了,仿佛消失在地底下了。
②我舉起沉得像鐵棍似的單管獵 槍,冒冒失失地朝天開了一槍,隨著砰的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一道紅光直沖云霄,一瞬間,耀得眼睛發花,星星失色,而四周響起的嘹亮的回聲,則沿著地平線隆隆地向前滾去,直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才消失在潔凈的、對聲音十分敏感的空氣中。
特點:動靜相宜,出神入化。作用:寫出了平常生活場景的詩意。
(2)“我”“朝天開了一槍”為什么?果園主說“嘿!真棒!”又為什么?
“我”開槍是“冒冒失失地”,也許是想聽聽深夜果園的聲音,而“果園主”卻以為“我”開槍,是為了嚇唬糟蹋豐收的果實的人:“少爺再嚇唬他們一下,再嚇唬一下,要不可夠嗆!他們又會爬到圍墻上來把梨全都搖落下來……”這誤會,本來就很富有生活情趣。
5、遙想“果園場景”。
現在請你閉上眼睛想想清晨、入暮、夜深三個階段的“果園場景”,果園中的色彩、味道、聲音,你感受到了嗎?作者對過去的田園生活的沉醉和迷戀,你感受到了嗎?
(三)領會“安東諾夫卡蘋果”的象征意義。
“安東諾夫卡蘋果”又有什么象征含義呢?
“安東諾夫卡蘋果”,象征著豐收、甜美、富足的鄉村生活。
(四)作業
細讀第二部分中描寫安娜·格拉西莫芙娜姑母家老宅的文字,說說老宅的象征意義。(200—300字)
“老宅”聽其言而觀其行就是作者心目中貴族生活的理想形象:古老、堅固,富有生命力,永遠不會有傾圮之日。“門廊的山墻上沒有一刻不安詳地停著好些吃得肥肥的鴿子”和“數以千計的麻雀卻像陣陣急雨,由一個屋頂傾瀉到另一個屋頂”,給這個靜寂的景象增添了活潑的動感,表現出動靜的完美平衡。宅第內部物質空間的揭示了所有人的性格、身份、生活情趣,貴族的華貴、矜持、整潔、氣派和排場。在這個背景下,姑母是場景的主角,結實硬朗、傲岸而又和藹——這正是貴族氣度的典型,而豐盛的晚餐則是貴族奢華氣派的最好詮釋。
(五)板書設計
安東諾夫卡蘋果
蒲 寧
蘋果成熟——歡快清新
田野豐收——心態平和
深秋狩獵——粗獷溫馨
貴族破落——憂郁悲戚
“安東諾夫卡蘋果”:豐收、甜美、富足的鄉村生活。
綜合運用多種感官,動靜結合;表達對往日生活的留戀和對貴族衰落現實的不滿。
- 相關推薦
【《安東諾夫卡蘋果》】相關文章:
《心愿卡》教學設計02-21
《凡卡》教案反思07-07
蘋果和橘子主題活動教案設計(精選5篇)11-17
砰砰計劃翻轉控制龍牧卡組詳細介紹03-19
砰砰計劃藍白奧秘獵卡組詳細介紹03-19
爐石傳說砰砰計劃雜交德卡組攻略03-20
爐石傳說砰砰計劃火機牧卡組攻略03-20
爐石傳說砰砰計劃魚人法卡組攻略03-20
爐石傳說砰砰計劃魔王偶數騎卡組介紹03-19
砰砰計劃任務臟牧斬殺卡組的詳細介紹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