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范例參考
信息及其特征
一、基本說明
1、本教學設計參與人員基本信息
身份項目姓名通訊地址及郵編聯系電話(可選)E-mail
設計者XXX XXXXX 13XXXXXXXXX XXXX@XXX.com
指導者同上同上同上同上
2、教學內容
1)模塊:高中信息技術基礎
2)年級:高中一年級
3)所用教材版本:廣東教育出版社
4)所屬的章節:第一章第一節
5)學時數:40分鐘(教室授課)
二、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了解信息技術學科,知道信息技術學科的框架內容;了解信息的定義并理解信息的特征,能從具體案例中概括出信息的特征;初步感受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教學設計的模板--學習。
2、內容分析:本課是開學第一課,需要給學生介紹一下有關信息技術學科的一些基本情況;同時本節內容比較簡單,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有所深入地進行授課。
3、學情分析:高一學生,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但水平差異明顯,對信息技術學科有濃厚興趣,但對信息及信息技術學科本身的定義及應用并不很明確。
4、設計思路:本節課主要內容偏重理論,又缺乏理論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師講解就會顯得比較枯燥,因此本堂課的設計思路是從具體的案例入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最后得出基本的結論,形成一定的概念,達到理解和應用的目的。教師的主要任務在于積極引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三、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和考查
及設計意圖
課前說明
2'投影: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包括必修與選修兩個部分。
其中必修為《高中信息技術基礎》
選修包括:《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網絡技術應用》《數據庫管理技術》《人工智能初步》
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相關的兩類比賽:信息學奧賽與中小學電腦制作比賽學生了解并可提出問題課前說明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高中信息技術的課程結構有所了解,在心里形成信息技術課程整體授課框架的初步印象。
創設情境問題引入
3'投影:"某海軍陸戰隊在原始森林進行為時一個月左右的生存實驗,具體要求如下:第一,每個隊員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隨身只能帶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過二公斤;第二,隊員都是由飛機空降到半徑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帶,要求在一個月時間內從森林里走出來。問題:隊員帶哪三件物品合適?請三名同學自由組合成探究小組,在2分鐘內給出一個可能的答案。
教師:如果在沙漠又怎么辦?
通過學生的討論,教師得出結論:物質、能源、信息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三大要素。1、討論應該帶什么。才能保證自己順利的走出來。
2、學生討論生存的基本條件與基本需求是什么。3、看"感覺剝奪實驗"得出答案。這個導入參照網上教學設計的導入,因為比較容易激發學生興趣,能讓學生很快進入信息技術的課堂氛圍,而且學生在討論生存的基本條件與基本需求時有多種不同的答案,很容易導出"感覺剝奪實驗"讓學生自己得出答案。
新授:
信息的定義6'教師:同時請大家回憶一下從上課鈴響到現在為止,我們接觸到的信息有哪些?
教師:在列出了這么多信息后,請大家一起來歸納下信息的定義?注意在歸納信息的定義時不必照本宣科,應該用自己理解的語言來描述
教師:信息無時不在,無處不有。1、學生閱讀教材并討論,列出信息的例子
2、學生給出自己的定義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我們正處在信息的海洋中,同時通過歸納信息的定義以加強對信息的定義的分析理解
新授:
信息的特征15'教師:信息有哪些特征呢?下面請同學們根據給出的資料說出自己所知道的特征,教案《教學設計的模板--學習》。
投影:資料1:"朝鮮戰爭與蘭德咨詢公司故事。朝鮮戰爭前,蘭德公司向美國國防部推銷一份秘密報告,其主題詞只有7個字,要價150萬美元。美國國防部認為是敲詐,不予理睬,結果"在錯誤的時間,在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進行了一場錯誤的戰爭"。戰爭結束之后,國防部才想起那份報告,要來一看,追悔莫急。
教師:請大家想一想:是哪七個字?
教師:這條信息體現了信息具有哪些明顯的特征?
資料2:信息學奧賽初賽考試將于10月20日下午舉行。
教師:這條信息又主要體現了信息哪些特征?
教師:請同學們分別舉出身邊的信息的例子一起來討論下信息還具備哪些特征?1、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根據例子說出信息技術的各方面特征。
2、學生自己舉例并進行說明
1、結合例子讓學生理解信息及其特征
2、學生說出自己每天所獲得的特征更能體現信息無處不在。
拓展
信息技術的應用
12'補充資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位名叫伯希爾德.雅葛布的作家發表一本長達172頁的小冊子。在這本小冊子里,詳盡地介紹了希特勒軍隊的組織、參謀部人員配備、168名指揮官姓名、各軍區情況,甚至包括新成立的一些分隊的情況。希特勒看到這本小冊子后勃然大怒,責問其情報顧問尼古拉上校這些關于國防軍隊的材料是從哪里得來的,尼古拉無言以對。后來希特勒使用特務手段逮捕了雅葛布,經過審訊,令人驚訝地發現,他的小冊子完全是從德國報紙布告、結婚告示等報道的片段材料中搜集起來的,比如:他從某某上校在某地出席某人的葬禮,推斷出某部隊駐扎到了該地,指揮官就是這位上校。事后,尼古拉不無感慨的說,雅葛布是他35年情報生涯中所見到的最杰出的情報專家,雖然他使用的工具只有一把剪刀、一瓶漿糊、一個卡片盒,但他有一個情報人員的頭腦,以及長期堅持不懈地搜集、積累、研究和整理信息的恒心。
教師:為什么伯希爾德.雅葛布發現了這些機密?而其他人沒有發現?
教師小結:對信息的決策分析才是最重要的。并且要養成善于收集信息的習慣,訓練自己的信息處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同學們不斷努力。在學習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教師上課的時候,講的都是一樣的內容,為什么大家的學習成績卻不一樣呢?同學們應常常思考:是否是自己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出了問題?哪個環節出了問題?…1、根據資料說出體會。
2、學生討論回答猜想沃爾瑪會做出什么樣的處理。
3、學生充分討論如果是自己會如何處理這則信息。
4、學生反思個人學習中的類似問題。1、根據學生的回答測測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同時該案例比較有趣,可以讓學生了解信息處理的重要性。
2、讓同學們在討論中了解到信息的受眾不同,結果也不同。同時,同學們在爭論中可以展現自己的個性。
3、讓學生在辨論中充分體會怎樣用好信息技術并結合個人學習經驗深入思考。
4、把所學內容與學生實際中碰到的問題聯系起來,學以致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提供思路,又使學生感覺信息技術課學的東西是有用的
課堂總結
2'投影:三個知識點框架
教師:請大家跟我一起來回顧本堂課學過的主要知識點學生一起回答回顧本課,對所學內容作總結,學生再回憶一遍,加深印象
四、教學反思
1、這節課可說是上得非常活躍。因為事先準備的資料比較充分,不同的學生都能從不同的角度來說明問題。例如對于第一個情境問題,學生的答案一開始五花八門,有學生說帶筆記本(估計是看我上課是用筆記本展示的),馬上有同學反駁:"怎么充電?"還有學生說用衛星定位系統等各種他們能想到的新奇的而我沒有預設的答案,結果一開始課堂的氛圍就非常熱烈。
2、本堂課雖然是在教室上的,但也因此整體紀律特別好,學生雖然一開始因為不能上機,上課時有點沮喪,但不久就融入到問題的討論中了。
3、本堂課內容較淺,由于時間問題,有些討論的地方并沒有預設的深入。其中需要完善的還有很多細節問題。
附:教學資源、學生學習過程及典型成果(可選)
【教學設計參考】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參考09-03
對數的教學設計_參考07-27
教學設計模板參考09-12
海燕教學設計參考08-03
《上下》教學設計的參考08-20
《老王》教學設計的參考07-10
《成長》教學設計參考10-10
《綠》教學設計的參考10-04
《燈》教學設計參考08-27
知錯就改教學設計參考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