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雷雨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作者及戲劇的有關知識
2、分析這兩場戲的主要矛盾沖突。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語言的個性特征和豐富的內涵。
2、揣摩潛臺詞的含義。
3、引導學生根據戲劇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發展學習語文的興趣,樂于探究問題,從而更好的把握文本。
2、感受戲劇表演,獲得鑒賞戲劇的技能,學習鑒賞戲劇的方法。
重難點:領會個性化的戲劇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模式:小組任務式(布置任務——分組討論——合作發言——師生總結)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簡介戲劇的有關知識。
2、作者曹禺及有關《雷雨》介紹。
3、梳理節選部分的情節。
4、分析這兩場戲的主要矛盾沖突。
周樸園與魯侍萍的矛盾焦點——三十年生死恩怨(愛情的糾葛)
周樸園與魯大海的矛盾焦點——不工作與反不工作的尖銳矛盾(階級斗爭)
第二課時:1、領會作品個性化的語言對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分析有關的人物形象。
2、歸納主題,認清具有濃厚封建性的資產階級家族的腐朽,揭示這種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罪惡。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入
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而人物語言的主要特點是:高度個性化、富有動作性和豐富的潛臺詞。
個性化語言是指人物的語言符合并表現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說什么話;聽其聲則知其人。動作性指人物的語言富有強烈的動作性,不僅展示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而且能夠引起他們的外部動作。潛臺詞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潛”,是隱藏的意思。即語言的表層意思之內還含有別的不愿說或不便說意思。潛臺詞往往是與語言的個性化與動作性聯系在一起。
二、任務一:找出課文中個性化、動作性的人物語言和潛臺詞并做簡單分析。
活動一:領會個性化的戲劇語言,分析人物形象
1、各小組自主選擇其中一種人物語言進行分析。
2、小組成員必須分工合作,進行分析、整理與發言。
3、發言者應聲音洪亮,語言簡練。
例:
第一、高度個性化
周樸園(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魯侍萍 不是我要來的。
周樸園 誰指使你來的?
魯侍萍 (悲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來的!
剛才還是一個溫情脈脈,儼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紗,露出了冷酷的本質;因為以周樸園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聲和利益的威脅。這個轉變完全是人的本質使然,語言無法掩飾得了。
周樸園 那么,我們就這樣解決了。我叫他下來,你看一看他,以后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到周家來。
魯侍萍 我希望這一生不要再見你。
周樸園(由內衣取出支票,簽好)很好,這是一張五千塊錢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彌補我一點罪過。
無情又無義,再也偽裝不下去了,便化為語言,絕!擺架子,樹威性,即使在不是自家人面前,也無法自持。既封建,又資本家;錢是可以解決一切的,他本能的以為。在這里,語言是靈魂的直裸。
人物語言不需經過修飾,本質而又本能,非他莫屬,這就是高度個性化。
魯大海的語言是他倔強、魯莽、幼稚的個性的寫照:
魯大海 可是你們完全錯了。??
魯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們三個人簽了字???
魯大海(如夢初醒)這三個沒有骨頭的東西!??
個性化語言的好處是:作家通過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讀者通過它直觀(實際上是“直聽”)人物的性格,生動可感,真實可信。
第二、生動的動作性
戲劇人物中的語言也是一種動作,不僅是外形的,而且是內心的動作,展示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人物語言間的交流和交鋒,起著推動或暗示故事情節發展的左右。能否讀懂戲劇語言的動作性,也就是能不能從劇本“看到”演員怎么演出的,是提高戲劇欣賞水平的重要方法。
(例子見教學參考P94頁)
第三、豐富的潛臺詞(朗讀以體會潛臺詞)
周樸園 (汗涔涔地)哦。
魯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無錫周公館梅媽的女兒,她叫侍萍。
周樸園 (抬起頭來)你姓什么?“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這么多? 魯侍萍 我姓魯,老爺。
下面的潛臺詞,魯侍萍同時扮演著兩個角色,一實一虛,一口一心,很有意味:
魯侍萍老爺問這些閑事干什么?①①她現在與你已經沒有什么關系了。
周樸園這個人跟我們有點親戚。
魯侍萍親戚?②②根本就無所謂什么親戚。
周樸園嗯,——我們想把她的墳墓修一修。
魯侍萍哦,——那用不著了。③③她沒有死,現在就立在你面前。
周樸園怎么?
魯侍萍這個人現在還活著。④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活動二:戲劇表演某一個片段,進一步體會人物的性格特征,大家一起分析他們的表演是否到位。
三、任務二:觀看戲劇片段,并進一步討論:周樸園對魯侍萍有沒有真感情?他是個怎樣的人?(魯侍萍對周還有沒有懷念之情?曾經美好——難忘初戀——沒有掉頭就走。周對大海有沒有父子情?一絲)正反推波助瀾
要求:
1、小組成員必須分工合作,進行分析、整理與發言。
2、表述觀點必須有戲劇語言做依據。
3、發言者應聲音洪亮,語言簡練。
愛
保持舊擺設
記得生日
保留舊習慣
“??為的是不忘你,彌補我的罪過。”
不愛:
(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
這么大年紀,我們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從前的舊恩怨,過了幾十年,又何必再提?
我看過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
(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現在要多少錢?
我們就這樣解決了。??以后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到周家來。
“他自以為是好丈夫、好父親、正人君子,其實是一個在外殺人如麻、在家專制橫暴的魔王。他這個人永遠覺得自己是正確的,當三十年后侍萍又來到他家見到周萍時,他讓周萍跪下,說:不要以為她出身低下,卻是你生身之母,不要忘了??哆么冠冕堂皇!他竟沒有部愧自疚。他對侍萍的懷念可能是真的。因為他自和侍萍分別后,結過兩次婚,第一個是個闊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和繁峙。兩次婚姻都不上。意。他對待萍的思戀、懷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經常咀嚼的一種感情了。這既可填補他那丑惡空虛的心靈,又可顯示他的多倩、高貴。” 曹禹談《雷雨》————懷念帶來的欣慰,遠遠比不上切身利益。
虛偽、狡詐、陰險、自私、偽善、冷酷、殘忍
四、 歸納主旨
《雷雨》以20年代初的中國社會為背景,通過一個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資產階級家庭內部的尖銳沖突,以及周、魯兩家復雜的矛盾糾葛,生動的展開了具有典型意義的剝削階級家庭的罪惡歷史,對舊社會人吃人的現象,對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沒落的內幕做了深刻而細致的揭露。從這個家庭的崩潰,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罪惡與黑暗以及它必然滅亡的命運
五、 課堂小結
通過任務使我們一方面加深對作品人物的認識,另一方面體會到戲劇語言的特點和魅力,希望能夠自覺的運用到對文學作品中人物的分析與寫作中去,提高我們的閱讀鑒賞與寫作水平。
六、布置課外作業:寫作練習
寫出下列兩組人物不同的語言:
(1)、做教師的父親和沒有文化的媽媽希望你認真讀書,他們分別對你說---父親說:只有知識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母親說:讀書以后才有飯吃。
(2)、高考落榜,悲觀者和樂觀者的神情和語言:
【雷雨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二語文《雷雨》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24
話劇雷雨教學反思03-19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