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學棋的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讀書學習要專心致志。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熟練地背誦。
一、導人新課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同學們愿不愿聽?今天老師講的故事的名字是《忙碌的農夫》。
有一個農夫一早起來,告訴妻子說要去耕田,當他走到田地時,卻發現耕耘機沒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豬還沒有喂,于是轉回家去;經過倉庫時,望見旁邊有幾條馬鈴薯,他想起馬鈴薯可能正在發芽,于是又走到馬鈴薯田去;路途中經過木材堆,又記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當要去取柴的時候,看見了一只生病的雞躺在地上……這樣來來回回跑了幾趟,這個農夫從早上一直到夕陽西下,油也沒有加,豬也沒有喂,田也沒耕。最后什么事也沒有做好。
聽完故事后,同學們我們來評價一下故事中的農夫,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的確故事中的農夫是一個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的人。那么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的課文中找一找有沒有想農夫這樣的人?
二、教授新課
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 第13課 學 棋 看題目應該怎樣讀?通過題目你都了解了哪些信息,你都有哪一些疑問?
教師進行總結學生都有兩個疑問:
(1)課文講的是誰跟誰學棋?學什么棋?
(2)他們都是怎樣學棋的,結果怎樣?
(一)自學生字詞
1、學生領讀
2、齊讀生字詞
教師簡單講解“專心致志、拉弓射箭等詞”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朗讀要求,1、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2、標出段號,畫出長的句子,多讀幾遍。
分段進行朗讀,自評與互評結合進行評價,最后老師進行點評。
(三)再讀課文,解決第一個疑問
帶第一個問題,快速朗讀課文,找出答案。
兩個學生向秋學習下圍棋。
“什么是圍棋?”學生講,老師講解。
圍棋在戰國時就有了,它分白子和黑子,后來圍棋又傳人日本和歐洲,現在呀,它已列人體育運動競賽項目了,很多人都愛好它。
(四)精讀課文,解決第二個問題
同學們細讀課文,然后一邊讀一遍畫出,這兩個學生分別是怎樣學下圍棋的,多讀幾遍。
交流
第一個學生是怎么學的?指名讀。
①出示:一個學生專心致志,一邊聽一邊看老師在棋盤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還要問上幾句。
②哪個詞最能概括出這位學生的學習態度? (板書:專心致志)
你們從這句中哪些表示動作的詞看出這位學生學得專心致志?
(從“聽、看、問”這三個動作中看出這位學生學得專心致志)
③講解:“一邊聽……一邊看……”這個句式表示“看”和“聽”這兩個動作是同時發生的,這位同學學得多認真呀!
另一位學生是怎么學的呢?
出示:(略)
①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他的學習態度嗎? (板書:三心二意)
②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他學得很不專心,三心二意?
(走了神兒;想著想著……不由得;又去想別的事了)
抓住三個動詞(聽、想、做)。
③指導朗讀。
同桌練習。指名讀。
這兩位學生同去拜秋為師學棋,一個專心致志,另一個呢?唉,卻是很不專心呀!學棋時的表現大不相同,結果當然也不一樣嘍,我們來看看吧。
找學生朗讀第三段,提問兩個學生的結果怎樣?
后來那個專心聽講的學生成為—— (板書:出色的棋手)
而那個老走神兒的學生,棋藝—— (板書:沒多大長進)
討論:
一位學生學得很出色,另一位學生卻是一點兒長進都沒有,這是為什么呢?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用“因為……所以……”把學習態度與學習結果連起來說說。
填空:
一個學生因為( ),所以后來成了( )的棋手;而另一個學生因為( )所以棋藝( )。看來,學習、讀書時都要( ),不能( )。
三、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講了兩個學生向圍棋能手秋學下棋的故事。雖然同時就學于同一個老師,由于他們的不同的學習態度,導致了他們截然相反的結果,從中讓我們收到了很大的教育。誰能就這篇課文,聯系自己的實際,講一講你都獲得了什么?
2.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1、用上“一邊……一邊……”寫一個句子;
2、學完課文,你都想對第二個學生說些什么,寫一寫,下一節課交流。
- 相關推薦
【二年級學棋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學看鐘表》教學設計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二年級《未來的房子》教學設計02-12
關于學戲曲的教學反思01-25
關于《為學》的教學反思03-20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