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精品教案范例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這首詩歌;
2、 體會其形象化的語言,領略詩歌的藝術魅力。
過程和方法:
1、 聯系生活實際及個人經歷,理解詩歌的主旨。
2、 品味詩歌語言的凝練、優美,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追求美好人生,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激發學生為理想而努力奮斗的進取精神。
【教學重點】:
1、朗讀,把握全詩的魅力。
2、理解詩歌蘊含的哲理。
【教學難點】:
1、 體會詩歌構思精巧、語言精美的特點。
2、 理解詩中的意象,體會詩歌的感情。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課件、電子白板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在第一單元里,我們研討過現代詩《在山的那邊》。詩人寫道:“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為什么要有理想?我們應當樹立什么樣的理想?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那我們就暫時帶著這些疑問去品讀著名詩人流沙河的哲理詩《理想》,相信這首詩同樣會“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作者:原名余勛坦,四川人,當代詩人,中國作協理事,四川作協副主席。讀中學是即開始創作,發表了不少詩歌,其中《故園六詠》獲1979~1980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新詩獎。詩集有《農村夜曲》《故園別》《游蹤》等,另有《臺灣詩人十二家》《隔海說詩》,短篇小說集《窗》等。
二.整體感知:
1、范讀,學生聽讀、欣賞,糾正音準,品味語氣、語調,把握韻律、節奏。
注意:第⑴—⑹節,注意讀出明朗堅定的語氣,要有奪人的氣勢,給人以情緒上的感染力。第⑺—⑻節,要讀出悲壯、沉思的語氣。第⑼—⑾節,要讀出勸告、警醒的語氣;最后一節要讀出歡快、奮發的語氣。
2、掌握字詞,掃清閱讀障礙
(1) 正確朗讀下列詞語,并給加點的字注音。
饑寒(jī) 綴連(zhuì) 倔強(jué jiàng) 洗濯(zhuó)
玷污(diàn) 扒竊 ( páqiè) 詛咒(zǔ zhòu) 濃陰 yīn
海天相吻 ( wěn) 浪子回頭 (làng) 碌碌終生(lù)
絕處逢生 (féng) 可望不可即 (jí) 寂寥(liáo)
(2)解釋詞語
饑寒:饑餓寒冷
離亂:戰爭、叛亂、自然災害等造成的親人分離、混社會亂的現象。
綴連:聯結。
倔強:(性情)剛強不屈。
洗濯:洗。
玷污:弄臟,比喻辱沒。
扒竊 :從別人身上偷竊(財物)。
詛咒:原指祈禱鬼神加禍于所恨的人,今指咒罵。
濃陰 :茂密的樹陰 濃郁陰密。
海天相吻:天空與海面互相連接合為一體。
浪子回頭 :二流子。不務正業的人改邪歸正。
碌碌終生:形容人事務繁雜,平庸無能地度過了一輩子。
絕處逢生:絕處:死路。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可望不可即:只能遠遠看見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觸。
3、認真閱讀課文(含單元提示、課文提示、課文、課下注釋等),整體感知課文,思考問題:
①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全詩主要贊揚理想的意義,從歷史意義,到人格意義和人生意義。開頭一節總說理想的意義,最后一節鼓舞人們樹立理想,為理想而奮斗。
② 從整體上探究詩歌的脈絡。
板書:
歷史意義(2、3)
理想的意義(1) 人格意義(4、5、6、7) 鼓勵人們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奮斗(12)人生意義(8、9、10、11)
小組討論上述問題,教師巡回指導。
三.研討與賞析(上)
①精讀:(1—7節)理解研討,領悟詩歌深刻的含義和精妙的比喻。
②課堂討論
第l節,在語言表達上有什么特點?它對于表現思想內容有什么作用?這一節在全詩中起什么作用? 四個比喻的寓意怎樣理解?
提示:采用比喻、頂針修辭方法。作用是使語言形象、生動,在形式上環環相扣,在內容上步步推進。這一節總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在全詩中起到統領的作用。
不必孤立地體會每個比喻的喻意,從石到火,從燈到路,四個比喻是連環的,這在修辭手法上又叫“頂針”。前兩個比喻為第三個比喻作鋪墊,詩意主要在后兩個比喻上。“黎明”指理想境界。漫漫黑夜里,理想指示了光明的方向。可見,這一節的意思主要是說,理想是前進的方向。
頂針,也叫聯珠,頂真。是指用前面句子結尾的詞語作為下面句子的開頭,鄰接的句子首尾蟬聯,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讀起來瑯瑯上口,而且能突出事物間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系,語意暢達。
第2節,表達了什么意思?能試著舉例說明嗎? (啟發學生舉例證明)
提示:理想具有時代性、層次性。社會不斷進步,理想也不斷提高。社會是不斷發展的,理想也是逐步提高的。一種需要滿足了,就會產生新的需要。這一節的標點值得注意,第一行,第三行,句末用分號,句號只有兩個,兩個句子是從兩個角度來說的,饑寒、溫飽、文明,是從生活狀況來說的,離亂、安定,是從社會秩序來說的。
第3節,這一節是從什么角度談理想的?談談“珍珠鏈”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提示: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理想,連綴在一起,正像“珍珠鏈”一樣,推動著歷史的前進。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精神支柱和動力。
第4節,在內容上是怎樣安排層次的?第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義?
“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導引方向”,與第1節第三句“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都說理想使人明確方向。第1節第四句說“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黎明是必然到來的,這種理想是必然能實現的。第4節說了另一種情況:“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即,折磨著你那進取的心。”這里說的是,理想的實現,往往要經歷多次挫折和失敗,或者不像預期那樣切近,起初對長期性估計不足,越到后來越是認識其艱巨性、長期性。
第5節,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樹立遠大理想的重大意義。
提示:a.理想使人積極樂觀。b.理想使人斗志頑強。c.理想使人永遠年青。d.理想使人充滿活力。
第6節,怎樣理解“獲得”與“犧牲”?
詩人所說的理想,是崇高的社會理想,決不是什么黃金夢。一個人想發財,即便是通過正當手段發財致富,也不是詩人所說的理想,更不必說,用非法手段去攫取錢財了。為崇高的社會理想奮斗,就顧不得個人發財,也顧不得種種個人利益,他所獲得的是為理想而奮斗的幸福感,理想實現后的喜悅,犧牲的是其他個人利益。
第7節,“副產品”的本體是什么?有理想的人為什么也會“酸辛”?
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會進步、人類幸福等,決不是個人榮譽。理想的實現可能給會個人帶來榮譽,但這正像“副產品”不是主要的。在這里作者告訴我們,應當正確對待榮譽。
制造某種物品時附帶產生的物品叫副產品。理想所追求的是社會的溫飽、文明、安定、繁榮等等,而不是個人榮譽。理想實現了,社會給你榮譽,這種榮譽只不過是理想的副產品。
寂寥,就是寂靜、空曠。理想,就是要改變現狀。而尚未覺悟的人,總以為現狀是天經地義的,要改變現狀,就是大逆不道,是瘋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對他,奮斗者的處境當然陷入寂寥。
胸懷理想,為理想而奮斗的志士,處境盡管寂寥,但他享受著斗爭的歡樂,所以有“寂寥里的歡笑”。但是,他畢竟遭人誤解,被當成另類,所以歡笑里又有酸辛。
四.作業:
①抄寫并識記字詞。
②背誦這首詩歌。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二.研討與賞析(下):課堂討論(8——12節)詩歌的思想內容及語形象化語言。
第8節,你能從現實生活或個人體驗中找出實例,說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的含義嗎?什么是“大寫的人”?
提示:所謂“大寫的人”,就是真正的人,崇高的人,偉大的人。
教師引導學生舉出實例,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認識理想的人生意義。
第9節,這一節與上一節有什么關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點?作用是什么?作者列舉“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義?
提示:并列關系,都是寫理想對人生的意義。上一節是從正面寫,這一節是從反面寫。第三、四句是兩個倒裝句,分別強調“給罪人新生”和“喚浪子回頭”。典型意義是連“罪人”和“浪子”都因為有理想而改變了自己,何況是一般人呢。
第10、11節,這兩節詩歌在結構上是什么關系?
提示:層進關系。第10節從被動方面寫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應該怎么辦。第11節寫有些人因主動放棄理想而產生的后果。不能換,“蛻”是由好向壞轉化,而“變”可變好也可變壞。
第12節,這一節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
理想開花”兩句,是說為理想而不懈奮斗,必然會取得豐碩的收獲。以“理想開花”、“抽芽”、“春色正好”、“太陽正晴”等生機勃勃的景象,展現了重新獲得理想之后的歡快心情以及要為理想而奮斗的昂揚意志。整首詩回環起伏,具有動人的旋律。
“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象征大好的形勢。 總結作用。
三.拓展延伸。
對照課文,聯系自己,談談應怎樣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
四.語言運用
①語言運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詩節,寫幾句話)
愛心是風,卷來濃密的云; 愛心是云,化作及時的雨;
愛心是雨,滋潤久旱的樹; 愛心是樹,為你撐起綠陰。
②修辭訓練:指明一些事物,讓大家打比方,進行修辭訓練,看誰表達得形象生動。
這個練習難度比較大,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這段文字的結構特點,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并多給予賞識性評價。
五.小結: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陶淵明的理想,“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是李白的理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是陸游的理想,“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理想。如果說人生是海,理想便是照亮航程的燈塔;如果說人生是橋,理想便是默默支撐的橋墩;如果說人生是路,理想便是黎明開啟時的啟明星。因為有理想,人生才充實;因為有理想,人生才美好;因為有理想,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理想猶如航標燈,它指引著我們的人生之旅。愿大家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并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斗。我想,一個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精神生活很充實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
諺語摘抄
①沒有血色人蒼白,沒有理想人無采。
②彩虹,經過與雷電激戰后出現;理想,經過與困難搏斗才能誕生。
③沒有崇高的理想,青春就將枯萎;沒有偉大的志愿,生命就將暗淡無光。
④一個沒有遠大理想的人,就像一只沒有翅膀的鳥。
⑤攀登高峰要不畏艱險,實現理想要勇于斗爭。
⑥偉大的一生,就是在戰斗時實現青年時代的理想。
六.作業:完成“研討與練習”一。
- 高中理想主題班會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理想》教案】相關文章: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牧場上的家教案》經典教案設計03-20
茶花賦教案04-06
《什么蟲》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
大學教案的寫法10-05
《認識鐘表》的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