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畫風》的教學設計內容
《畫風》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看懂圖意,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們懂得要善于觀察生活,遇到問題開動腦筋,大家互相啟發,相互合作,敢于創新。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一陣風吹來,三個小同學對畫中的景物產生聯想,真切地感受到風中景物的動態美。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 做游戲:聽字音找生字:
(1)同桌之間進行,一個同學說字音另一個同學找生字。
(2)教師說字音,請一組同桌到前面指卡片,大家當小裁判,看誰反應快。
2 看電腦畫面出示的詞語,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旗子 擦去 潔白 顯得 眨眼睛 小男孩 斜斜的雨絲
二、學習課文:
1、教師范讀:讓學生在文中標出自然段。
2、抓住重點學習課文:
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其他同學一邊讀課文一邊標出共有幾句話。
讓學生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談一談讀懂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講李衛、丹丹、小藝一起畫畫,他們用畫筆畫出了房子、太陽、大樹、小鳥。看著美麗的畫面幾位同學感到非常高興。)
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文字體會同學們高興的心情,讀出高興的語氣。
(讓學生自己練習,而后指名讀,大家進行評價。)
第二自然段——第八自然段:
(1)教師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學生一邊看插圖一邊說說圖畫的意思。
(第一幅圖:重點抓住同學們在畫畫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第二幅圖:同學們共同努力,用畫筆畫出了不同的景象。)
(2)教師:開始同學們不知道怎樣畫風,后來怎么畫出不同的景象呢?咱們一起討論討論:看看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樣開動腦筋的?
(3)小聲讀第二、三自然段:
* 邊讀邊想:這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李衛提出了問題,丹丹說誰也畫不出來) (結合學生回答的情況板書:畫不出來)
* 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想法?(讓學生大膽地談自己的感受)
* 練習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的想法。
(4)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 讓學生談談讀懂了什么?與大家交流。
* 說說小藝為什么這樣做?
* 同桌間練習朗讀。
教師小結:在問題面前,小藝沒有退讓,她開動腦筋,想出了辦法,真是一個敢于動腦筋的好孩子。在她的啟發下,同學們怎樣做的,你能認認真真地讀讀書,與大家說說嗎?
(5)讓學生讀第五自然段——第八自然段
* 讓學生在書中畫出,同學們是怎么做的。(畫出了被大樹吹彎的小樹、被風吹斜的雨絲、小男孩手中轉動的風車。)板書這些要點。
* 指名讓學生談想法,相互交流。
* 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而后指名讀,進行評價。
* 思考:同學們,想一想:大家為什么能畫出風呢?
(有小藝的啟發;大家知道通過不同的事物表現風;同學們能開動腦筋等。)
第九自然段: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邊讀邊體會:“為什么說,畫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動,一張張畫顯得更美了?”
進行交流: 一陣風吹來,三個小同學對畫中的景物產生聯想,真切地感受到風中景物的動態美。
有感情地朗讀。
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像:讓學生觀察畫面,結合畫面展開想象:如果讓你也畫一畫風,你會怎樣畫呢?如果讓你用動作表現風,你會怎樣做呢?請學生結合一個話題在小組內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大家談想法,看看誰最有創意。
三、布置作業:
1 自己開動腦筋,想想怎樣表現風,試著做一做。
2 在小組內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而后互評。
- 相關推薦
【《畫風》的教學設計內容】相關文章:
優秀教學設計包括的內容有哪些02-27
《暮江吟》教學內容設計(通用18篇)10-11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旋轉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
映山紅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