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花樣爛漫,如今自甘下賤,我們需要復活童心。曾經和顏悅色,如今啃老坑爹,我們需要復活孝心。曾經熱情純真,如今麻木不仁,我們需要復活愛心。復活節,復活的是人心,得到的是幸福!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4.16復活節短信祝福語,歡迎閱讀。
1、 復活節到了,給自己身心都放個假,讓身體輕輕松松,讓靈魂遠離喧囂,壓住貪欲與沖動,回歸自然平和從容浪漫。呵呵復活風景獨好,祝友開心快活!
2、 失敗孕育成功,汗水澆灌幼苗,辛勞培育碩果,付出引出回報,痛苦體驗幸福。復活節到了,復活你的快樂、歡笑,愿你的生活永遠美好!
3、 每一個復活節,都希望,讓生命之初里那個純粹的自我復活,讓生命之中那個堅強的自我復活,拋棄舊日的負累,就從這次復活開始,找到我們的正能量,明天更美好。
4、 大地復蘇,萬物復活,春暖花開。愿你的心情隨著回暖的天氣而明媚,愿你的快樂陪著盛開的鮮花而綻放,愿你的幸福跟著復活節的祝福而不斷重生。
5、 今天復活節,為你舉辦了一場大型祝福活動。主題:新生。內容:好運新生,快樂新生,成功新生。目的:愿你步入幸福新生活。口號:復活節快樂!
6、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新的世界展現眼前;凡心已泯脫胎換骨,極樂世界就在身邊。我們只是平常人,只能祈求平平安安。復活節到了,愿你踢開煩惱憂愁,在坎坷生活中重生,幸福的日子就會到來!
7、 當你看到這條短信時,我正在為你祈禱,祈禱你過得幸福美滿,祈禱你永遠陪在我身邊,祈禱你身體健康,祈禱你笑口常開,祈禱你不要忘記我,祈禱你在復活節內心獲得重生!
8、 復活一份快樂,十倍的幸福繞著你,復活一份吉祥,百倍的好運圍著你,復活一份如意,千倍的美好追著你,復活一份平安,萬倍的健康伴著你,復活節到,復活所有的美好,愿開心永遠伴你左右。
9、 用微笑讓快樂復活,幸福相擁每一秒;用堅強讓勇氣復活,成功相隨每一次;用真誠讓友誼復活,朋友相伴每一天。復活節來臨,愿你幸福相陪,成功相隨!
10、 復活節到,憂愁拋,復活幸福快樂;悲傷消,復活笑容綻放;煩惱趕,復活甜甜微笑;霉運除,復活好事連連;疾病棄,復活健康平安;復活節,愿你好事翻倍。
11、 復活節到了,給自己身心都放個假,讓身體輕輕松松,讓靈魂遠離喧囂,壓住貪欲與沖動,回歸自然平和從容浪漫。呵呵復活風景獨好,祝友開心快活!
12、 大地在春風中復活,碧草在溪水旁復活,經驗在沉思中復活,想念在牽掛里復活,愛戀在理解中復活,祝福在話語里復活,復活節到了,愿你生命里所有的美好和幸福統統復活,天天都是艷陽天。
13、 讓快樂重“復”,讓開心“活”躍;讓吉祥重“復”,讓如意活“躍”;讓甜蜜重“復”,讓溫馨“活”躍;讓健康重“復”,讓幸福“活”躍。復活節,讓所有美好“復活”!
14、 很久沒聯系了吧,快記不得我了吧。明天正好復活節,主告訴我這一天復活的都將永久。所以我決定今天終止我們的友誼,復活節重新開始。嘿嘿,復活節快樂!記得請我吃飯。
15、 曾經花樣爛漫,如今自甘下賤,我們需要復活童心。曾經和顏悅色,如今啃老坑爹,我們需要復活孝心。曾經熱情純真,如今麻木不仁,我們需要復活愛心。復活節,復活的是人心,得到的是幸福!
相關閱讀:復活節的習俗
英國復活節習俗
復活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被釘上十字架后死而復生的日子,在信奉基督教的國家中是僅次于圣誕節的重要節日。公元325年,羅馬帝國的一次教士會議作出了每年春分月圓后的第一個星期日為復活節的規定。英國規定,全國在復活節后的星期一放假一天。由于復活節前面的星期五“耶穌受難日”是英國的法定假日,其后的星期六和復活節星期日本來不工作,所以實際上英國人在復活節要連續休假四天。
舊時,復活節前面的四十天被稱為“四旬節”的齋期,忌食黃油、雞蛋。但是,人們又視雞蛋為生命復蘇的象征,所以染成五顏六色的雞蛋就自然地成為復活節期間人們相互饋贈的最佳禮品。當天的清晨,當地的教堂、學校和一些家庭還把煮熟的雞蛋藏放在戶外草叢、樹洞、山石的隱蔽處,讓孩子們尋找。不少英國人在復活節要食用野兔肉做成的肉餅。據說,它源于基督教傳人英國以前人們用野兔祭祀春之神的遠古傳統。原先,基督教徒都要去教堂做復活節禮拜,領用教堂牧師發給的一小塊蘸有少許紅葡萄酒的面包作為“圣餐”。如今,英國人的宗教觀念日趨淡薄,真正按照傳統參加宗教禮儀活動的人數也在逐漸減少,因而復活節逐漸變成民間的傳統喜慶節日了。在復活節期間,倫敦要舉行盛大的化裝游行。早餐之后,人們幾乎傾城出動,涌向泰晤土河南岸的帕特西公園,沿途的道路兩旁也筑起了厚厚的人墻。化裝游行在下午二時正式開始,以少女組成的吹奏著蘇格蘭民族風笛的樂隊作為先導,接著是馬戲團丑角和演員們表演的蹬高蹺、獨輪自行車隊伍及其它各種化裝游行隊伍,而扮作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皇宮衛土、澤西小姐則站在緩緩行進的花車上,向觀眾微笑著頻頻揮手致意。各種大型的動畫人物也紛紛出現在游行隊伍之中,化裝游行一直要持續兩個多小時方告結束,集聚在街頭的人群才逐漸散開,又準備同全家人共享節日的豐盛晚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