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其教學的內容是語言文化,其運行的形式也是語言文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詩歌閱讀及答案:夢中作,歡迎大家閱讀!
【詩歌閱讀及答案:夢中作】
夢中作閱讀答案:《夢中作》
夢中作①
歐陽修
夜涼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
棋罷不知人換世②,酒闌③無奈客思家。
【注】
①本詩約作于皇祐元年(1049),當時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貶謫到潁州。
②傳說晉時有一人進山砍柴,見兩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觀,等一盤棋結束,斧已爛掉,回家后發現早已換了人間。
③酒闌:酒盡。
①本許寫于詩人謫官期間。②棋罷:《述異記》中有個故事說王質進山采樵觀二童下棋,等下完一局棋,見斧柄已爛,回到村中,沒人認識他了,一問才知道人間已過了幾百年。
【試題一】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
(3)本詩句句寫夢,句句含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如何借夢中之景抒發復雜的思想感情。(6分)
【試題二】
(1)這首詩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有什么特色?
【參考答案】
【答案一】
(1)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的心情。
(2)一句一個場景;擬景寫情,情景交融;對仗十分工巧。
(3)前兩句點寫秋色靜夜的夢境,營造一種縹緲凄迷的氛圍,表達詩人仕途失意的凄涼;第三句用王質觀棋故事,表達詩人對悠閑生活的渴盼,第四句寫夢中醉酒之景,表達詩人客居他鄉的無奈之情。全詩借(夢)景抒情,表達了詩人仕途失意、客居思家的情感。
【答案二】
(1)①因仕途失意而對前途憂慮和無可奈何的心情;
②希望脫離官場返回家鄉的心情。
(2)一句一個場景;擬景寫情,情景交融;對仗十分工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