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閱讀可以分成四種情況。第一種是信息式閱讀法。這類閱讀的目的只是為了了解情況。下面語文迷小編整理的家鄉的春天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參考!
【家鄉的春天閱讀答案】
按照湖北省宜昌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冬至就開始了。
冬至前后,人們便把雞、鴨和鵝用籠子關起來,以減少它們的活動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養。到了過年時,家禽就長得又大又肥。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傳統的“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灶臺打掃干凈,殺雞宰鴨來祭“灶神”。
臘月二十五日前后,人們選擇吉日把家里打掃的一塵不染,干干凈凈迎新年。這時,千家萬戶都忙碌起來,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吶!家家戶戶趕做年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春聯;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除此之外,大家還在房間門口貼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日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和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大年初一是春節的最高潮。這天,人們不許殺生。早上,要互相講吉利話祝賀,給小孩和老人們壓歲錢。從初一到十五,人們都不許講不吉利的話。吃罷早飯,人們就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頭。同時,各種慶祝活動也相繼舉行,舞獅、籃球賽、唱歌、跳舞、下棋、射擊……內容可豐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圍在慶典活動旁邊觀看,耳邊不時響起如雷鳴般的掌聲、喝彩聲。
正月初二這天開始,人們便要到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開門掃地,把掃成堆的鞭炮紙燒掉。“人日”、“人勝節”和“七元日”都指這天——正月初七,傳說這天是女媧造人的日子。湯圓一上市,春節便接近了尾聲。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這天晚上,有張燈結彩、猜謎踏歌的活動,突出了一個“鬧”字,人們還要吃湯圓,預示著新的一年快樂吉祥。過了這天,春節也就過完了。農民們開始準備春耕,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1.讀下面的詞,注意加點字的特色,照樣子寫詞語。
人山人海 惟秒惟肖 半信半疑 不卑不亢 礙手礙腳 畢恭畢敬 百依百順
四面八方十全十美 三心二意 一五一十
張燈結彩 興國安邦 翻山越嶺 爭名奪利 斬釘截鐵
2.課文按時間順序記敘,從冬至前后、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臘月二十五日前后、除夕、大年初一、正月初二、上元節可以看出來,其中詳寫的是除夕和元宵節,略寫的是臘月二十五日前后和正月初二、初三,這樣寫的好處是詳略得當。
3、結合《北京的春天》一課說說北京人過春節與廣西人過春節有哪些不同?
北京人: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廣西人:春節從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殺雞宰鴨,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燒肉等。除夕的米飯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飯桌上要有白斬雞,有老人的家庭,還要燉豬腳和燉整雞。粽子是壯族春節必不可少的食品。
4、咱們這兒過春節有什么習俗,簡要寫寫。
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從春節到元宵燈節,有耍龍燈的習俗。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吃年糕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頂碗少年閱讀答案
2.我的老師閱讀答案
5.《看樹》閱讀答案
6.西雙版納閱讀答案
8.風雨中的菊花閱讀答案
9.變閱讀答案
10.儲蓄人生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