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帶妹妹種大蒜。兩歲多的她本來坐在地頭上玩手絹,玩著玩著她就爬到新翻的泥土上,學著我們的樣子,手忙腳亂地撥弄大蒜。田壟被她踩亂了,她從土里摳出一只白花花的地蟲往嘴里送。
妹妹從土里摳出過蘿卜、花生、山芋,吃得都很香甜。唯獨這次,她覺得不對,一個勁地往外吐,還皺起眉心哇哇大哭。
妹妹吃土蟲成了笑話。母親說,我們其實和妹妹一樣,打小從土里翻出什么就吃什么,困了就睡在地頭上。莊稼人的孩子,都是在泥土里滾大的。
那年妹妹生疥瘡,媽媽去河邊挖一種黑泥,裝在瓦罐里,妹妹果真被黑泥治好了。
春耕的日子,新翻的泥土散發出澀澀清香。犁地的叔叔間或會捧起一塊,湊近了鼻子聞,像奶奶聞她的酵面,很香,很陶醉。
我們總是等不到夏天,泥土才被曬暖,腳趾就不能安分了。瞞著大人,脫了鞋襪,挽起褲腳在淺灘上踩爛泥。腳巴掌使勁兒往下踩,看著水一點點長出來,長成一個小小的潭。
濕漉漉的泥巴,軟軟的從腳趾縫里鉆進鉆出,又癢又滑,仿佛泥土也有份調皮勁兒,要和我們嬉戲。
田埂上的黃昏詩意無窮,被太陽曬了一整天的大地就像一鍋蒸出香味的米飯。人們貪婪地呼吸著,享受著。
這時候往往是種子被埋進了土里,埋了種子的田野顯出奇特的美,美得莊嚴,美得神秘,像孕育的新婦。
農人們赤腳走出田野,滿懷希望和敬畏,他們從不擔心土地會欺騙他們,除非他們自己不夠殷勤,不夠專注。
媽媽騙我說,我是泥塊里蹦出來的。每次抓握泥土都會情不自禁地激動,好像它真是我的母體。我喜歡把腳埋進土里,玩那“從土里長出來”的游戲。
最快樂的是秋天,從密密麻麻的綠葉子下面找出絲瓜、豆莢,一串一串,真是滿滿的驚訝和欣喜啊。
還有茄子,清晨才拳頭大,太陽落山它就垂下來老長了,當晚奶奶就把它摘下來做茄夾吃。
韭菜地永遠香噴噴的,無須用刀,只要拿蚌殼割,咔嚓咔嚓,噴香的味道竄進你的胃,漿汁綠了你的手。那手上的清香能留好幾宿,洗是休想洗掉的。
拿耙子收芋頭、紅薯、馬鈴薯的時候可得當心,一鍬下去,搞不好會切中目標,好好的果實就被切成兩瓣。那無異于破壞,你肯定會心疼不已。
我最喜歡收花生,赤腳踩在泥土里。秋天的泥土雖然已經涼了,但豐收的喜悅讓人忽略了涼。總是等到天黑,才想起埋在花生藤下面那雙灌滿泥土和花生葉子的鞋。
年邁的根爺會吃土,像品酒師品酒,美食家嘗美食。他能吃出土地的肥瘦缺漏。根爺吃了一輩子土,偏偏牙齒很白,八十歲還把炒蠶豆吃得嘎嘣嘎嘣響。
根爺活著就把自己的墳挖好了,他在墳頭栽上樹。根爺一點也不怕他的墳,閑來會去他的墳頭抽旱煙,間或抓弄一把土,零嘴一樣吃吃。
根爺葬下去以后,那些樹呼呼地長得很快,像根爺一樣健朗。
我從未懷疑過自己是泥土生的。即便后來讀了書,懂得科學,知道生命的來歷。我仍深信我是泥土的孩子,我和泥土血脈相連。
【閱讀練習題】
1.蹦 字的表達效果
2.文中畫線句子運用了那種修辭方法?有何作用?
3.說說本文和《土地的誓言》有何相同之處?
4.結合文章內容簡要說說
【閱讀答案】
1 動作描寫,寫出我出生時的歡樂氣氛.(不確定)
2 比喻 將泥土比作我的母體,突出我對泥土有一種母親般的眷戀,不可分離,熱愛.
3 秋天,因為可以從土地收獲豐碩果實.
4 都是表達了作者對土地熱愛之情.
5文章以妹妹吃土蟲引出泥土,而后已春秋的順序寫了土地帶來的歡樂和收獲,最后以一位老人死后回歸土地而收尾,又再次重申自己對泥土的眷戀熱愛.
更多精彩閱讀答案文章推薦:
1.閱讀答案
2.第六顆鉆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