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月亮 遲子建
①太陽是不大懂得養生的,只要它出來,永遠圓圓的臉,沒心沒肺地笑。它笑得適度時,花兒開得繁盛,莊稼長勢喜人,人們是不厭棄它的;而有的時候它熱情過分了,弄得天下大旱,農人們就會嫌它不體恤人,對它罵幾聲。看來過于光明了,也是不好。月亮呢,它修行有道,該圓滿時圓滿著,該虧的時候則虧。它的圓滿,總是由大虧小虧換來的。所以虧并不一定是壞事,它往往是為著燦爛時刻而養精蓄銳。
②故鄉的夜晚,一本書,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會給我帶來踏實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圓的日子,情況就大不一樣。穿窗而過的月光,會拿出主子的做派,進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條條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來的那個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動著,閃爍著,一會兒伸出手撫撫我的睫毛,將幾縷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會兒又揉揉我的鼻子,將月華的芳菲再送進來。被月光這樣撩撥著,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③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樣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帶著股綠意,有一種說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飽滿,豐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結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盡鉛華的氣質,安詳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遠,清寂;冬天的月光雖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情形就不一樣了,雪地上的月光新鮮明媚得像剛印刷出來的年畫。
④春天,一個滿月的日子,故鄉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晚飯后,我回到自己的住處時,月亮已經升起來了。微醺的緣故,未及望月,我就熄燈睡了。凌晨三點來鐘的樣子吧,我被渴醒了。室內似明非明,我起身取水杯的時候,發現杯壁上晃動著迎春枝條般的鵝黃光影。心想月光大約太喜歡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畫。喝過那杯被月光點化過的水,無比暢快。我有意無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時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啦,月亮怎么掉到樹叢中了?我見過的明月,不是東升時蓬勃跳躍在山頂上的,就是夜半時高高吊在中天的,我還從沒見過棲息在林中的月亮。那團月亮也許因為走了一夜,被磨蝕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盞掛在樹梢的燈。那些還未發芽的樹,原本一派蕭瑟之氣,可是掖在林間的月亮,把它們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樹木一夜之間回春了。
⑤看過了這樣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時,又怎能不被美給驚著呢!雖然我接著睡了,可是往往瞇上二三十分鐘的樣子,又惦記著什么似的,醒來了。
只要睜開眼,朦朧中會望一眼窗外——啊,月亮還在林間,只不過更低了些。再睡,再醒來,再望,也不知循環往復了多少次,月亮終于沉在林地上,由燈的形態,變幻成篝火了。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給我的最后印象。 ‘⑥第二天徹底醒過來時,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還有滿月時的圣景。消盡了白雪而又沒有返青的樹,看上去是那么的單調。雖然尋不見月亮的蹤跡,但我知道它因為昨夜那一場熱烈的燃燒,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兒療傷去了。因為它燃燒得太忘我了,動了元氣,所以不管怎么調理,此后的半個月,它將一點點地虧下去。待它枯槁成彎彎的月牙兒,才會真正復蘇,把虧的地方,再一點點地盈滿。它圓滿后,不會因為一次次地虧過,就不燃燒了。因為月亮懂得,沒有燃燒,就不會有灰燼;而灰燼,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養料。
⑦我怎么能想到,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賞月時節,卻看見了上天把月亮拋在凡塵的情景呢。在那個時刻,那團月亮無疑成了千家萬戶共同擁有的一盞燈。假使我徹頭徹尾醒著,這樣的風景即使入了眼,也不會攝人心魄。正因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與黑夜之間,在半夢半醒之間,那團月亮,才美得奪目。
(節選自《思維與智慧》2012. 10,有改動)1.仔細閱讀第①段,回答:
(1)聯系上下文,“看來過于光明了,也是不好”
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談談你對“虧并不一定是壞事,它往往是為著燦爛時刻而養精蓄銳”這句話的理解。
2.請賞析“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動著,閃爍著,一會兒伸出手撫撫我的睫毛,將幾縷月光送入我的眼底”這句話。
3.仔細閱讀第⑦段,“那團月亮”為什么會“美得奪目”?___________________
4.從全文來看,標題中的“燃燒”一詞有哪些含義?
5.研讀全文,結合自身實際,談談你的感悟。
【答案】
1.過渡作用(承上啟下),暗示月亮的有圓有虧才是恰到好處的。
2.①該圓時就要圓,該虧時就得虧,盈虧交替才能體現生命的張力。②圓是由虧換來的,虧損是為圓滿做準備的,沒有低谷何談巔峰,沒有奉獻哪來生命的繁茂。(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3.示例: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月光的動態之美,賦予月亮以人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月亮的喜愛之情。(答到—個方面,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4.示例:①因為那一刻,它成了千家萬戶共同擁有的一盞燈。②我是在黎明與黑夜之間,在半夢半醒之間,看到這一切的。
5.示例:①春夜棲息在林中的滿月,把蕭瑟的樹林照得流光溢彩;②它沉到林地上,由燈變幻成篝火,熱烈地燃燒。③燃燒就是奉獻;④沒有燃燒,生命就會缺少養料。(每點意思相近即可得分)6.示例:①“美得奪目”的月亮是在“故鄉”感悟到的,所以要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②“燃燒的月亮”美得奪目,所以要用心發現生活中的美。③盈虧交替,恰到好處,所以要理性對待生活中的起伏盈虧。④“圓滿,總是由大虧小虧換來的”,所以“虧”時要充滿希望、樂觀向上,“盈”時要關愛眾生,綻放生命的精彩。⑤燃燒才有灰燼,而灰燼是生命必不可少的養料,人生因付出而精彩,生活因造福他人而美妙。(每點1分,答對三點就可得滿分。言之成理即可,鼓勵有創意的回答)【方法總縮】品味語言(1)字詞含義:
原文給一個詞語的拼音,讓你根據語境和拼音寫出詞語并結合語境解釋詞語的含義。
答題思路:①考慮文章或段落的主題,結合主題來答詞語的含義;②根據該詞語前后語句的內容、含義來推斷。注意:如果知道該詞語的原始意義解釋,一定不要忽略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
(2)詞語妙用:
考題形式:品評加點詞語作用(妙用)或加點詞語能否刪除。
答題思路:①解釋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②表達作用。詞語的表達作用,要結合語境或主題思想來回答,要答該詞語對表達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題思想的作用,有時也可以考慮詞語對景物描寫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③體現詞語的準確性或生動性。
(3)哲理性語句的深層含義:
這樣的題,往往結合發展性考題來考。有時,也會單純考哲理性語句的含義,這樣的考題,關鍵要抓住中心詞,要體會詞語的深層含義和雙關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