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父親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一碗蛋臥上邊,一碗上邊無蛋。端上桌,父親問兒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一碗!”兒子指著臥蛋的那碗。“讓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親說,“孔融七歲能讓梨,你10歲啦,該讓蛋吧!”“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讓!”兒子態度堅決。“真不讓?”“真不讓!”兒子一口就把蛋給咬了一半。“別后悔?”“不后悔!”兒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兒子吃完,父親才開始吃。當然,父親碗里藏了兩個荷包蛋,兒子看得分明。
“記住,想占別人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親指著碗里的兩個荷包蛋告誡兒子。兒子顯出一臉的無奈。
第二次,那是個星期天的上午,父親又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一碗蛋臥上面,一碗上面無蛋。端上桌,問兒子:“吃哪碗?”
“孔融讓梨,我讓蛋!”兒子笑著端起了上面無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兒子說得堅決。兒子吃到底也不見一個蛋。父親的碗里上臥一個,下藏一個,兒子看得分明。
“記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虧!”父親指著蛋教訓兒子說。
第三次,父親又做了兩碗荷包蛋面條。還是一碗蛋臥上面,一碗上面無蛋。父親問兒子:“吃哪碗?”
“孔融讓梨,兒子讓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兒子手一揮,做“紳士”狀。“那就不客氣啦!”父親端過上面臥蛋的那碗,兒子發現自己碗里面藏臥著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染,生活也不會讓你吃虧!”父親意味深長地對兒子說。
1、根據短文內容,按要求天空。
短文寫了父子三次吃兩碗荷包蛋的經過。三次吃面過程都由“( )——詢問吃哪碗面——( )——總結吃面的事”這幾層組成。(2分)
2、選擇正確答案,將序號填入括號內。(2分)
父親借用“孔融讓梨”這一典故的用意是( )
①教育兒子像孔融一樣學會讓“面”。
②教育兒子學習孔融的謙讓精神,不要一心貪便宜。
③教育兒子要有寬廣胸懷,不要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一點小利。
3、結合短文內容,回答問題。(6分)
①第一次吃面時,兒子“態度堅決”和兩口就吃掉一只荷包蛋表明兒子
②第二次吃面時,兒子“笑著端起”表明兒子
③第三次吃面時,兒子“兒子一揮手做‘紳士’狀”,表明兒子
4、第二次吃面時,父親針對兒子吃虧上當后的心情,制造假象,是進一步考驗兒子的什么?(3分)
5、這篇短文主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3分)
【閱讀答案】
1、, , :“, 。”
2、擬人
3、不久,這個孩子發現了這孤孤單單的杏樹。
“嘻,這是什么樹苗,把它的尖兒掐了,看它能長成什么怪模樣!嘻嘻!”
“這是什么東西?怎么到墻角下來了!”孩子的父親覺得奇怪,不由分說,用斧頭從根部砍斷杏樹。
當它到了開花的年齡的時候,孩子的爺爺又覺得礙眼,便鋸去了幾個樹杈。
4、希望和信念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