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需要的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需要的作文 篇1
最深沉的愛總在內心最深處,就像最美的鉆石在地底最深處。
——題記
“這個家,我再也不回了!”她抓起書包,頭也不回地沖出家門。
天色陰沉,暮色黯淡,夕陽的余光還在山邊暈染著。憑什么?憑什么一張考卷就可以證明個人好壞?憑什么孩子一定要聽父母的?難道是孩子就必須聽家長的嗎?這不公平!難道我就想考得一個不理想的成績嗎?我的娛樂又為什么一定是考試失利的原因?
與父母大吵一架,她棄門而出,埋怨、憤怒、不甘,夾雜在心底。她就這么一直走著,她也不知道她要去哪里,就只能漫無目的地走著。前方的路那么長,那么黑,她又該去哪里?路燈一盞盞次第亮起,昏黃的燈光在漫無邊盡的黑夜里孤單地亮著,卻顯得一點沒有溫度。燈光吸引了一群群飛蛾,在燈前雜亂撲飛,讓燈光細碎的灑在路上,斑斑駁駁。她走在燈下,守著顆以為碎掉的心,繼續前行。第一次感到孤單,第一次這么害怕黑暗,好冷。
走著走著,她走進一個亭子里。亭外,一邊是流去的江水,一邊是前伸的道路。坐在亭子里,她聽著江水無情的流淌聲,此刻,這里只有一水一路,一亭一人。黑夜侵蝕著孤單的她,她想回家了。淚水一滴滴落下,順著臉頰,頭發粘在臉上,她抽噎著,卻不敢哭。
“爸,媽,我想回家了。”
嘴里喃喃著,這時才發現,她根本就離不開父母,離不開家。起身,抱著書包,一步步向家的方向走去。此刻,不再是那個叛逆的少女,她褪去了青春期少女最后的鎧甲,卸下后,只剩一顆急需溫暖的心。眼前又朦朧一片,不爭氣的淚水又流下來。她本以為她足夠堅強,結果卻也是自己那自以為是的偽裝,此時的她脆弱得不堪一擊,眼前出現了一幕又一幕:
第一次騎自行車,摔在水泥地上,膝蓋上破了好大一個口子,血汩汩的流,疼得厲害,哇哇大哭。媽媽很著急,緊皺的眉頭,嗔怪著:“你這個笨孩子,怎么這么不小心!”給她處理傷口,手小心翼翼的擺弄著,生怕弄疼了她。
第一次走進學校,很害怕,就只牽著爸爸的大手,那雙手的溫度她記得那么清晰,那么溫暖,保護著她幼小的心靈。這雙大手如此寬大厚重,保護了她那么久。每一次,爸爸的大手把她抱起,她都感到無比安全。
她往回走著,走到小區樓下,躲在樟樹下,遠遠望著家的方向,離家這么近,卻不敢上前。她想回去,但卻不知道怎么面對父母。只能躲在樟樹下。“囡囡!”“囡囡!”這是爸爸媽媽的聲音,轉頭,跑出去,一眼看見路燈下拿著手電筒的爸爸媽媽。媽媽哭得那么傷心,爸爸站在一旁,叉著腰,什么都說不出來。她跑出去,“媽!爸!”
她一頭鉆進媽媽的懷抱,再也止不住的悲情一涌而出,在媽媽肩頭哭得一塌糊涂。到頭來,她卻只敢在父母的肩上大哭,只敢在父母懷里宣泄。“媽媽,我才發現你們多愛我。”“傻孩子,出去這么久,是不是餓了,家里的晚飯還沒動過。可能涼了,回去媽媽給你熱了吃。你怎么隨便就離家出走呢?不知道媽媽會擔心你嗎?”她望著媽媽的臉,是隨著淚水而花掉的'臉龐。
又牽起爸爸的手,還是那樣溫暖的溫度,暖到心里。三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上的星子照常閃著,夜變得不再那么黑了,因為心里都有一盞家里的燈在亮著。
晚上,她在日記本上寫下了一段話:叛逆的少女卸去堅強倔強的外表,心里藏著的是對家的依戀。父母愛著我,雖然從來沒有說過,但我知道;雖然會對我的成績責罵,但我現在知道,愛,有時是不需要言說的。
合上日記本,她對著窗外一笑,青春的少女懂得了愛。明星閃動,在黑夜里讓孤單的人兒知道,會有光一直照著他們。
需要的作文 篇2
如今的文化,已經擺脫了封建舊思想的束縛,在新思潮的影響下,開始變得逐漸新穎起來,慢慢變得時尚了。
文化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么枯燥無味,其實文化也有時尚的一面。
像央視推出的《漢字英雄》在喧嘩中突圍而出,收視率一路突飛猛進,并成功地殺進全國收視率的前七,“零差評”更是網絡上引起一波文化浪潮,造出了不小的風波,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更是以一種非常單純、簡樸的方式吸引觀眾在電視機前同步,在游戲中學習知識,領略漢字之美。《超級演說家》不必唱的好,而是要將說的功夫拿出來過過手,要選出“中國最會說話的人”。也讓那些一直聽歌都快要聽到吐的觀眾找回了一絲新鮮感。
這說明什么?不要總去追什么流行的音樂啊,歌星啊什么的,有時也應該去關注關注那些所謂時尚的文化。多了解一些文化沒什么不好的,它可以讓我們的視野更加的開闊,只是也可以從中得到一定的積累和沉淀。所以說,了解一些時尚文化并不是一件壞事,所以平常我們應該多關注一些像了解中國文化這方面的節目,這會讓我們獲益匪淺。
所謂的時尚文化,就是從前人那里傳下來的有些價值的文化和流行的時尚元素相結合而產生的新型文化,這種文化既有利于我們學習到好的文化思想,也可以從中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我們的學習熱情。從而讓我們的思想日漸成熟、活躍。所以我們有必要看一些關于這種時尚文化所涉及到的內容。也許,我們會驚奇的發現,原來時尚文化的`內容是如此的豐富,也可以從中獲得巨大的財富,也有利于我們理解對人生的價值以及如何完成我們的遠大目標等等。關鍵其實還在于我們,只要我們的思想足夠開放、活躍,很容易就可以接受時尚的文化,也可以好好利用從中獲取的知識。所以,我們應該對時尚文化樹立一種正確的對待方式。這樣才有利于我們更好地了解時尚文化。
文化在時尚,我們的思想也應該與時俱進,讓時尚文化很好地為我所用。
需要的作文 篇3
山人之心縈繞在心間。
孔子曾言:“智者樂水,仁者樂山。”身為居住在水鄉的人,我也從小便向往崇敬著那些居住于山中,寧靜自守的隱士,殊不知他們也正仰望著水鄉的人們,仰望著水的流變與通達。
暑假,終于進了山,與心中所想的不同,繁蕪叢雜,給人一種無法言說的壓抑,平整的臺階周圍,便是密密麻麻的樹林,目光也到不了樹林的深處,與江南水鄉的開闊澄澈有很大的差異。
“難道這就是我所向往仰望的山中生活嗎?”我不禁疑惑。
到達了最終的目的地——敬業寺,這里是終南山的深處最聞名的廟宇,身處山中,百年都未變,象征著歷史的無窮定力和恒心。這與江南水鄉的任何一座古剎相比,都有著獨特的魅力。
跨進寺廟,院墻周圍都是綠樹覆蓋的群山,似乎正是我一直所向往的山中的景致。
然而,似乎總是少了點什么,是的,少了一種連于遠近的柔軟,山中的相對閉塞,使得敬業寺的人們雖安享了一份寧靜的堅忍,卻也感受到了山中的靜謐與安詳,然而這份閉塞也正是他們無法回避的,對于這些選擇居于山中的寺僧,雖已四大皆空,但對于佛法中的流通輪轉,想必他們對水邊的生活也定時贊口不絕的吧。
或許這就是水邊居住的人們對山中生活的真正的認識,山中的隱士們也想在水邊體會那種韌性與開闊,向往著居住在水邊的人們。人生的戲劇性,豈不在此?
有人說,臨水而居是為了體味脫離長輩懷抱的遠行刺激,而靠山而居則是回歸祖先居住的厚味。而遠行過后的'倦怠,使得像我這樣的人也漸漸向往著山中的生活,回頭卻發現,山中的人們也在回歸后的閉塞和落后,無疑也使阿門漸漸向往著水邊的通達,然而當雙方相互進入相互的生活,或許會發現還是習慣于昔日生活的格調,發現自己正在被對方仰視著。
走出敬業寺,心中的那份人在的仰望一絲也沒有削減,知識內心漸漸安于自身,安于現在的自己,讓那份仰望靜靜地流淌于心間。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山水有何異?不必仰望。
需要的作文 篇4
一紙暗黃,墨色盡染。
鑒賞冊里,周昉的《簪花仕女圖》靜靜鋪陳。一直仰望著吳道子繪畫的神似灑脫,一回頭周昉才發現自己細膩的筆觸為他人所仰望。
發現珍視自己的好處,向著他人追逐學習,如此,終成他“琴絲描”的技法。 我的目光于和暖午后,輕撫過吳道子粗筆勾勒的飛天,邂逅了周昉那一紙婀娜的宮女。
朱紅暈面,粗短秀眉,髻插步搖,額綴花子,流蘇曳曳。打首女子豐腴嬌美,紫色罩紗輕籠。
我不由回憶起他早期畫作,吳家樣畫作打前,周昉的作品里亦有極力靠攏灑脫神似的粗筆勾勒的痕跡。但他畫的是婉約宮女,筆法亦是細膩的,于是仰望而不得,畫作亦不出彩。
我輕嘆。再瞧向畫卷,渾然不似徒然仰望的舊作,這作品雖任懷著對神似的崇尚的'仰望,卻舍棄粗筆,著重自己擅長的琴絲細描。
白鶴靜立,花團簇簇,“圓鬟垂鬢椎髻樣,斜紅不暈赭面妝”,圓潤的臉頰上,一雙微睞鳳睞相嵌。那仕女回身斜倚,輕頷螓首。面色淡淡,眼神寥遠空矇,不知落在哪個去路。一點落花飛起,伴著她目中愁思飛離深院,杳杳無蹤。
我醉心于中,不能自拔。
其細膩也若此!不只盲從先人,既有傳承仰望的神似,更有被他人如韓干所仰望著的獨有的細膩描摹!
我想起那個歷為人稱道的故事。周昉與韓干同為趙家兒郎作畫,得一句“最佳”之贊,得一句形貌神態俱佳的艷羨美稱。
正是那一次回頭,才讓周昉猛然驚覺自己亦為他人仰望,琴絲細描的細膩方為他所長的吧!
我感慨與贊嘆齊溢于心,再細品出,六位宮女在他的慧筆下,一肌一容,盡態極妍。“披羅衣之璀璨 ,珥瑤碧之華琚。”風韻綺羅,曼妙姿儀,豐肌膩膚,盡數展現。
無論作畫,為人亦若此。
我們總是仰望艷羨他人之所長,盲目追求不適合自己的東西,卻忘卻自身優勢特點,也為他人所仰望。
但當珍惜發揮自身優處,向他人借鑒學習,方得獨到之功成。
暗黃流轉,仕女美目顧盼。
需要的作文 篇5
在我們居住的這幢樓里,每天在樓梯間都能見到一個蒼老的背影,那是一位老爺爺的,他每天早出晚歸地清理著每一樓層的垃圾……
我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只是叫他“超人爺爺”,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他有一個特別的愛好。
一天我很早就出門上學了,在樓梯間我看到了那位爺爺,當時他的手上提著三、四個黑色垃圾袋,袋子里還散發著難聞的氣味。這時,他突然將惡臭的垃圾袋舉過頭頂,做了一個標準的投籃動作,然后用力一“投”,垃圾袋就在空中劃過了一條美麗的弧線,正好落在離老爺爺有7米開外的垃圾收納箱里。我連聲叫好,他也回過頭來向自己豎起了大拇指。隨后的每一天他都這么做,所以我也改口叫他“超人爺爺”了。
超人爺爺還是一位做事一絲不茍的人呢!瞧,每清理一個樓層,他不單單只是簡簡單單地掃一遍,而是掃完后還認真地拖一遍,就連拖把也是他自己買的呢!拖完地后他便清理公共垃圾桶里的垃圾,經常是搞一個樓層用半個多小時。我總是問他為什么不在家里享清福,而是要早出晚歸地當一個清潔工,但得到的卻只有一個答案:為大眾服務,為你們服務就是我的福氣!聽了這句話,我的心頭不禁怦然一震,老人那蒼老的身影,在晨曦微亮的`樓梯間,那標準的投“籃”弧線,都深深地定格在了我的腦海里再也揮之不去。
當今社會,不正需要老爺爺這樣的人嗎?他們,把工作當成樂趣,不怕苦不嫌累,每天都一絲不茍地工作,還把為人民服務當做是自己的福氣,我們需要這樣的人!
需要的作文 篇6
奶奶,感謝您多年來對我的精心照顧與無微不至的呵護。但是我想說,大人和小孩的心靈是一方不同的天地。因為平時我們缺少溝通,所以你不知我心中的痛苦。今天,我要以寫的方式和您說說心里話,請您別生氣。奶奶,每個人的智力是有差異的.。我就是我,請不要把我和我的同學相提并論。
無休止的比較,會讓我對學習日漸失去信心。我可以理解您望子成龍、望女成風的迫切愿望。可誰生下來就是天才呢?沒有血汗的付出,哪會有甘甜的果子?我一出錯,您就喋喋不休時,我的心在哭泣;當您拿我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比較時,我的自信在痛苦中掙扎……奶奶,我的學習之路才剛剛起步,我得一步步去奮斗。
這條路可能會有許多挫折,我會努力在一次次小小的比賽中穩步前進。您可不可以多給我一些鼓勵,少一些打擊。如果您不顧我心中的感受,只會讓我越來越自卑。也許我太喜歡玩,所以學習不太好。可玩也是我們小孩子的天性呀。奶奶,希望您能給我一片自由的藍天,一些需要的愛。
需要的作文 篇7
朋友,再一次聽到你抱怨學習太累、太苦,甚至產生了停下腳步的念頭。之前,我只會用一些毫無用處的話語來安慰你,但是現在,我知道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了。
你需要一個娛樂的空間。
我去你家時,發現你的書桌、床邊都堆著大大小小的書,或許,在夜深人靜時,你還會強打起精神學習吧。學習是需勞逸結合的,經常聽聽音樂,或者上會兒網,其實并無害處。記得我對你說的話嗎?“我們最大的不同,是我會花更多的時間娛樂,而你會花更多的時間學習。”
你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
有一句話我很喜歡:“活在哪里都比活在父母的期望里好。”你說你的身上背負了太多的期望,為了不辜負這些人的'期望,你必須要一刻不停地學習。可是,急于求成的你幻想著通過一夜的努力就取得好成績。但,這是不可能的。學習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跑。你應該擁有自己的理想,并朝著這個理想去奮斗。你總是習慣于聽從父母,他們仿佛成了你生活的導演,而你,只是一個演員。所以,你應該學著自己導演自己的人生。
你需要一個自然的空間。
無論外邊陽光多么明媚,你都在沒有陽光的書房里學習。你應該到戶外走走,你會發現,原來自然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此時,若駐足欣賞天空,你會明白,天空一直都是藍色的,而不是灰色的。灰色的,只是你的心情而已吧。
其實,你只是需要一個更大的空間。生活并不只有學習,偶爾歇歇腳,欣賞美妙的世界,你就會置身于那個向往的空間,生活也會變得豐富多彩。
需要的作文 篇8
最近有一種說法頗為流行——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詞出自某教授的一次演講:一位學生為了得到該教授的留學推薦信,在他的選修課上,積極主動,下課與他討論學術問題,卻在出國后不再聯系,使教授感到被人利用了。其實,我們心知肚明,世上不乏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人們漸漸有走向效率至上的道路的趨勢。何為效率?在最短的時間中取得最大的收益,若無收益則不付出。就像那位學生,用盡辦法取得老師的推薦,在目標達成后一走了之。就像人們只用手機去處理需要解決的問題,手機怎樣運行并不被關心。的確,效率作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讓我們完成了許多任務,可是在效率之外,我們生活還有什么其它的呢?
曾有人問哲學大師羅素,生命的意義在于什么。羅素回答: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同情,作為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美德,是指對他人的處境感同身受,痛苦他人的痛苦,憐憫別人的不幸,同情顯然是出于人道而非效率。同樣一塊面包,自己吃了可以果腹,但是送給比自己更饑餓的人,就有了同情,有了善意和感激。而喪失同情心,再高的效益和效率都只是欲望。
我特別欣賞畢飛宇先生說的一句話:人就是這樣,一旦有了信仰,他就有決心和毅力浪費時光。其中“浪費”一詞尤其說得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難以成功也要義無反顧地去費時費力,這又是與效率背道而馳的做法。人類之所以這樣不顧一切,是因為信仰。伽利略用近十年計算思考,提出日心說,絕非為了人們的敬佩與崇拜,而是他相信科學;達芬奇用了三年只為畫好蒙娜麗莎的嘴唇,絕非單單為了完成一幅畫,更是他對于藝術的追求。還有許許多多的普通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信仰,或成功或失敗。我相信,無論如何,他們的生活一定是充實而幸福。
前文提到,效率是為了讓我們更快更多地完成任務,但是,我們是否想過,人這一生完成這些任務是為了什么?如果只是為了名次而學習,大概永遠也無法有所突破;如果只是為了利益而奮斗,你收獲的利益如何安放?面對這么多利益,你又選擇哪一條?事實上,一開始人們就是先有信仰來明確方向,再用努力和奮斗去實現它。這個過程中,人們爆發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是驚人的`,于是人們獲得了許多成果。而后來迷茫而倦于思考的人,他們看見了這些成果,便盲目追求。或許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樣追求是為了什么,也正因為他們的盲目與茫然,終難以成就大業。
蘋果公司總裁說,我不擔心人工智能會讓計算機像人類一樣思考,我更擔心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了價值觀和同情心,罔顧后果。我想,若把人生比作一條漫漫長路,是同情心讓我們的旅途不再孤獨,讓我們的交往,不再都是利益權衡;又是信仰,為我們撥云見日,像明燈一樣為我們指引方向。當我們擁有這兩樣,我們不被利益左右,我們成了利益的主人,這也正是人與機器的不同之處。
在這個效率至上的世界里,或許漸漸被人們遺忘的東西才真正左右人類的結局。我們需要同情與信仰,有了它們,上帝也會為我們讓路。
【需要的作文】相關文章:
需要作文:生活需要勇氣01-21
需要作文:我需要朋友01-22
需要作文:成長需要朋友01-27
需要作文:成功需要等待01-23
需要的作文08-17
需要的作文08-28
被需要的作文09-26
被需要作文02-08
人生需要努力成功需要奮斗作文01-29
生活需要付出需要真誠作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