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正己才能化人。以下是小編帶來的正己化人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幫助。
正己化人心得體會(一)
所謂“正”,就是確實不可改變的;所謂“化”,就是自然生成。其身行得正,不用命令,大家都愿意自覺奉行,跟著做好。三下鄉實踐到今天7月16日為止已經第四天了,可是我上了幾天課都沒有看到什么效果,自己不禁從自身找問題。從來到小學那一刻起,就打起了精神,時刻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師,經常反省自己身為人師是否做好了,不穿拖鞋、待人有禮貌、尊重他人及學生,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不敢有任何差錯,因為我深知正己才能化人,尤其是教育,更應如此。
7月16日,我跟黃老師一起給學生們上了兩節感恩課,從《弟子規》中的孝入手,給同學生們解說課件上的榜樣是如何做的,但是卻還是沒有多大效果,或許還應該從我自己,他們的老師身上給他們找找榜樣的影子,榜樣的力量。除此以外,學生跟我的接觸和相處時間太少了,除了上課,我們幾乎沒有其他的接觸,很難以我自身去感化他們。但不得不承認,正己才能化人。一個政府領導人只有正己,才能代表、建設他的國家,實現民族理想;企業領導人正己,才能領導他的團隊創造更好的業績;老師正己才能教育好他的學生。
端正自己的心,才能端正自己的行為和端正事物,心定了,萬物自然就會安定。要正己,首先要把心念調治好,抵擋外界干擾和誘惑,良心要有所發現,細心觀察自己及他人的行為,并對照自己改進,用平靜的心去體驗生活。因此,清心,正己,然后化人。
正己化人心得體會(二)
9月28日上午,“乙未年鄭州文廟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祭孔大典暨第二屆中原孔子教育頒獎儀式在鄭州文廟舉行。祭孔大典神圣、莊嚴、肅穆,來自全省各地的教育文化界代表和學生代表齊聚鄭州文廟,用三獻禮祭祀至圣先師孔子,以上香迎神、代表致辭、初獻、讀祝、誦孔子贊和唱大同文等形式祭拜至圣先師孔子。
祭孔大典現場,主辦方對40余位在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領域里踐行優秀文化并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其中,永城市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彭懷冉榮獲乙未年“中原孔子教育獎”。
“得獎后感覺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據悉,此次祭孔大典暨第二屆中原孔子教育頒獎活動由河南省儒學文化促進會、河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基礎教育工作委員會、鄭州文廟、河南省先鋒教育等共同舉辦。該活動已舉辦兩屆,每年6—7月份通過自薦、單位舉薦、媒體公薦等形式參與評選,倡導單位組織專家評委聯合評審,主要評審其師德、國學教育成績、典型教育事跡等項目,最終選出具有突出貢獻的先進個人。彭懷冉因其突出的國學教育成績和事跡榮獲第二屆中原孔子教育獎。“獲得這個獎后,我感覺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更要嚴格要求自己,按照孔老夫子所講的,按照古圣先賢所講的道德倫理去要求自己,把這些內容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看到古代人的智慧,讓更多的人不再有精神上的困惑,幫助他們找到幸福的鑰匙,幫助他們開啟幸福之門,這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談及自己獲獎的感受時,彭懷冉這樣說道。“尤其是當前我們正努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我作為市文明辦主任,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其實,文明城市建設更需要著重打造道德永城,建設道德高地。”彭懷冉對記者說道,“如何打造道德永城,鑄就道德高地,我認為應該大力弘揚儒學傳統文化。儒學傳統文化講的是道,道亦自然。在社會中,有些人之所以感覺困惑、無所適從,就是違背了自然之道,只要順其自然就可以很快樂、很輕松,例如,順其自然體現在個人交往方面,就是仁者愛人,而不是只愛自己,即與人交往不能自私。”
“言傳身教,傳播傳統文化”
所謂,正己才能化人。不論是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彭懷冉都嚴格要求自己,通過自己的力量去傳播傳統文化。在他的影響下,一些聽過他講課的人開始轉變自己的觀念,開始尋求健康的生活方式,開始轉變原來對待親人的無理態度,開始去享受生活,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所以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尋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彭主任的影響下,我正在努力戒煙,而且堅持少吃晚飯,不參加應酬。”黃口中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說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要求別人做到的,首先自己一定會做到。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傳播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幫助別人,破人生之謎,開啟人生之路。破迷開霧,就是要大家堅持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和信仰,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和信仰,就不會迷惑。”彭懷冉如是說。
因為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同時又樂于與別人分享自己在學習傳統文化中的心得體會,彭懷冉多次被邀請參加我市各單位舉辦的道德講堂活動,當問及具體宣講了多少次時,他告訴記者:“這樣的公益活動我參加了很多次,數都數不清了。”據記者了解,除了經常受邀在我市參加道德講堂活動,彭懷冉還經常在周末或假期期間受邀到外地進行公益宣講,傳播傳統文化。
“信念是人生之路的向導和指引”
記者在聆聽了由彭懷冉主講的道德講堂后發現,他多次提到“信念”“信仰”“仁愛人本”。“我們現在所倡導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造和諧社會,實際上是運用我們祖先和先賢們的智慧,讓這些經典文化融入每個人的腦海中,從小打下堅實的道德基礎,因為只有道德基礎堅定,才能找到自己正確的人生信念。”彭懷冉談及信念時如是說。
針對社會中有些人缺乏正確的人生信念,崇尚金錢的現象,彭懷冉坦言:“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擁有這種觀念的人肯定不會快樂。如果一個人擁有了自然觀、公眾觀等,那么,他就會把金錢和名利看得淡薄,就很容易找到快樂,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把不對的事看得很重。所以,信念是人生之路的向導和指引,擁有什么樣的信念,就選擇了什么樣的道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個字,具有豐富的內涵,是我們國家要達到的一個目標,是社會發展的目標,也是我們每個人的目標,‘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我們勾繪出一個國家的價值內涵、一個社會的共同理想、億萬國民的精神家園。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造道德永城,就是要深入踐行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個人層面成為我們每個人的人生信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彭懷冉最后說道。
更多熱門文章:
1.黨員干部正己化人心得體會
2.學習正己化人心得體會
4.正己化人心得體會
5.黨員學習正己化人心得體會